分享

工农红军第六军团的长征(1)

 兰州家长 2023-03-04 发布于甘肃

#历史开讲#1934年7月23日,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转战近5年的红军第六军团接到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的命令:由于局势日益恶化,红六军团继续留在该地区,将有被敌人层层封锁和紧缩包围的危险,因此必须撤出根据地,以最大限度保存红六军团的有生力量,并运用游击战争破坏湘敌逐渐紧缩湘赣苏区的计划及辅助中央苏区作战。

接到命令之后的红六军团开始准备突围。1934年8月7日,红六军团开始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突围。突围时,红军携带了根据地的一切物品:兵工厂的老虎钳子、石印刷机、所有的医疗设备、发电机、磨面机等等!

红六军团的战士绝大部分战士来自湖南,平均年龄不到20岁,还包括十几名女战士,总兵力7000多人。国民党军队为了封锁红色革命根据地,修建了密密麻麻的碉堡群。开始突围的红六军团在突围的前几天,不停地在敌人的碉堡群中穿梭,终于到达红六军团第一个集结地点——寨前圩。

在寨前圩,红六军团建立了正式的指挥系统,并宣布了军团领导名单:军团长萧克,军团参谋长李达,军团政治委员王震,军团政治部主任张子意,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任弼时。军团辖两个师,17师师长萧克兼任,18师师长龙云。

红六军团预定的第二个集结点是湘江。敌人在湘江沿线布置极其严密,并从各个方向对红六军团实施大兵力夹击。

8月23日,红六军团到达位于湘江东岸的蔡家埠渡口,但渡口对岸已布满了严阵以待的敌人,渡过湘江已不可能。红六军团只能在湘江东岸不停地与进行夹击的敌人兜着圈子,放弃渡江,掉头往回走,进入广东与湖南交界的阳明山,但阳明山极其贫瘠,根本不具备建立根据地的条件。

红六军团只有继续突围,寻找可以生存下去的根据地。红六军团先向北转移绕过敌人,然后突然向南,几天后又折向西,再次接近湘江。红六军团瞅准一个机会,终于在9月4日以一场恶战在重围中撕开一个口子渡过湘江。

渡过湘江后,红六军团接到中革军委的命令,要求红六军团在武冈山地区坚持到9月20日,然后向北与红三军团联系。

当红六军团按照命令向北转移时,国民党军迅速调整部署包围上来。数次交战后,红六军团在广西、湖南、贵州三省交界处陷入危机。

9月25日,湘军第22旅和55旅猛烈对红六军团进行阻击,桂军和黔军也火速自南向北包抄,红六军团被迫绕行广西边界的大山中。

26日,红六军团发现他们绕到了敌人的阻击阵地前。红六军团没有退路,他们迎着桂军24师的枪林弹雨挺身而上,战斗进行了整整一天,红六军团损失惨重,不得不再次进入荒山野岭。

敌人仍然穷追不舍,红六军团第18师的52和54两个团负责阻击敌人,掩护红六军团主力突围。战斗进行的异常残酷,当两个团接到放弃阵地的命令时,都没了退路,这是近乎绝望的突围:52团伤亡150人,54团损失殆尽,赵雄团长牺牲。

红六军团在撤出根据地的一次一次突围中发现黔军战斗力最弱,红六军团决定迎着黔军的包围打开缺口。红六军团最终击溃黔军的阻击进入贵州并占领了东北部的旧州城。

在旧州城,红六军团得到了给养和银元,还意外得到了一张法文地图,在瑞士传教士薄复礼的帮助下,这张地图被翻译成中文,取代了萧克的那张从中学课本上撕下来的地图。

萧克在地图上找到了与红三军团会合的位置,可是在那个方向上敌人布置了优势的兵力,红六军团必然会陷入敌人的重围。红六军团决定暂时放弃直接向北,而是先向西,渡过乌江,再以乌江为屏障寻机向北靠近红三军团。

但当红六军团在乌江岸边准备冲破黔军防线的时候,中革军委的电报到了,电报严令红六军团不得再向西移动,并说红三军团贺龙已占领湖南贵州交界的印江,准备迎接红六军团,红六军团应立即向石阡方向进发。从地图上看,这的确是一条与红三军团会合最近的路。但随后发生的事实证明,敌人向南移动的情报是没有根据的推测。此刻,敌人已经准确判断出,如果红六军团想与贺龙的部队会合,就只有通过石阡县城向东北方向延伸的那条道路。于是国民党军中央军、黔军、桂军、湘军制定出了完整的大规模的合围计划。第六军团从乌江折返,向着贵州的方向,一步一步走进了巨大且危险的包围圈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