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麦肯锡推荐:团队高效协同的10法则

 guoxiongxin 2023-03-05 发布于广西

一位朋友是出身麦肯锡的管理咨询专家,在业界享有鼎鼎大名。

据说,他在老板的陪同下到企业现场转一圈,就能够发现企业根深蒂固的问题。

有一次,我当面请教他是如何练就火眼金睛的?

他笑着说,嗨,到现场转一圈,我其实是想听听老板的期望和打算。

至于发现的问题,我每次基本都说一个问题:你们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有问题。

这个其实不用到现场去看,所有公司一样,都存在这个让老板头疼的难题。

管理学家兰西奥尼认为,企业的核心优势,不是战略,不是技术,而是团队协作。

他说,如果你能使一个组织中的所有人同舟共济,你就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行业、任何市场和任何竞争中获胜。

为什么不协作?

团队缺乏协作意识的原因有以下4点。

1.无视组织目标

如果每一个部门负责人乃至每个组织成员的业绩结果只和他的个人KPI有关,而没有和组织的战略目标挂钩,那么,这种目标上的短视以及职能上的本位主义,就是必然的。

2.回避有效冲突

有些团队有意保持一种表面化的一团和气,忽略和无视哪怕是同事的失误或者有害于公司的事情。

有人说,这样不是有利于协作吗?恰恰相反。

协作的唯一标志,是企业的最终绩效结果和战略目标的达成。

表面和谐、士气低下的团队,甚至不能称之为团队。

协作的本意,就包含帮助和提醒。

高效协同的团队,是相互施加压力和鼓励良性竞争的。

文章图片1

3.缺乏战略共识

高效协同的团队,有一种灰度的文化,善于从混沌状态中寻求必要的妥协。

他们不纠结于听谁的、谁对谁错,而是在确保自己的意见已经得到了认真倾听和充分考虑之后,遵从大家的决定。

而不善协作的团队,总是期望团队成员绝对一致,做出完美的决策,而这恰恰是不可能的。

这就造成团队内部有许多深层次的矛盾,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4.缺乏基本信任

信任,是协同的核心。

要首先相信同事的言行是出于好意。

在团队内,大家的言行不必过于谨小慎微。

要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而不必担心别人攻击和利用自己。

缺乏协作的团队,则充满戒备,甚至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大量的时间成本被浪费在猜测、澄清等无谓的沟通上。

如何让团队高效协同?

麦肯锡研究得出,世界上那些优秀的公司通常有以下10种做法。

1.将部门及个人的绩效与公司的结果联系起来。

离客户越近的部门和个人,这种联系越紧密。

这种联系,不一定仅仅是工资和奖金,还有晋升、荣誉等各种精神鼓励。

2.通过隆重的仪式,来发布战略目标和经营结果,让员工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和协同的成就感。

3.表彰奖励活动以团队为主,并倡导基于事实的问责文化,让袖手旁观、滥竽充数者无处容身。

4.定期做好业绩检讨和工作复盘,及时纠正协同不力的部门和工作行为。

5.公开各个部门的关键业绩指标,让员工知道如何为完成公司目标而协同奋战。

6.让所有协同部门的工作进度条可视化,哪些部门的工作没有按照节点完成,一目了然。

7.所有的战略行动和决议,在不涉及保密的情况下迅速传达到每一个员工,达成战略共识,消除认知盲区。

8.跨部门开展类似于信任背摔、孤岛求生、穿越电网等各类团建活动。

9.适度引入360评价体系,以内部价值链为主线,由内部客户来评价上游的工作情况。

10.做好个人行为风格测评,让员工了解同事的行为偏好,更好地了解自己,理解他人,减少隔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