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祸从口出,隋朝名将贺若弼告诉我们的血淋淋的故事

 榕言榕语 2023-03-05 发布于广东

       最近看到这样的一个祸从口出的故事。

       隋朝名将贺若弼,善骑射。北周时,任寿州刺史,封襄邑县公。屡立奇功,以功晋爵宋国公,官至右武候大将军。贺若弼的父亲贺若敦,也是个大人物,入为行军司马,领金州刺史。

     贺若家真的是上阵父子兵,父子两个都是大将军,骁勇善战,不畏强敌,贺若敦如此,贺若弼也如此。

     但是这个贺若家就是有个非常坏的传统,爱在背后抱怨,嚼舌头,也有可能是这个带有草原血统的汉子,不拘小节,做事坦荡荡吧,他们把这个坏习惯从草原带到了中原朝堂,这个时候,说话再不注意,就容易遭人把柄,就会被封建阶级所不容。

     这个贺若弼,就常常在军中抱怨当朝皇帝和朝中大臣给不了他们什么支持,总是发各种牢骚,抱怨自己建立了丰功伟业,却不能得到相应的赏赐和爵位。这些话就被有心人听到了,让人抓住了把柄,谣言经过发酵,传到皇帝这里就是大逆不道了,皇帝震怒,最后逼令其父贺若敦自杀。

     在临死之前,贺若敦让儿子把舌头伸出来,告诉儿子一件重要的事情,贺若弼不知道父亲要做什么,就把舌头伸出来了。贺若敦二话不说,直接拿锥子在贺若弼的舌头上扎了一下,血立刻就流出来了。贺若敦告诉自己的儿子,祸从口出,以后千万不要乱嚼舌头,要管住自己的嘴,不要乱喷口水。这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谨言慎行”的一个例子。正应了咱老百姓有一句俗话,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所以,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养成谨言慎行的习惯,说话之前想一想,这个话,该不该说,有没有必要说。想一想我即将要说的这个话,符合事实依据吗?我要说的这个话,是很重要的吗?此时此地,我即将要讲的内容,是否合适?我要通过什么样的说话方式,对方比较容易接受呢?

    说出我们的观点前切记要注意:场合,对象,内容,表达方式。

     别乱发牢骚,别让自己的汗水毁在口水上面。正所谓守嘴不惹祸,守心不出错,见人少说话,遇事少掺和,修好自己的心,立好自己的德,干好自己的活,做好自己的事。

      也不要有那么多的胡乱心思,想得多必乱,说得多也会有过失,大家聚在一起的时候,尽量守住嘴,独自一人时,安守本心,懂得少说是一种修行,适当沉默是一种境界涉世以慎言为先,修己以清心为要

     摆好自己的位置,管好自己的脾气,就算是有怒气也要适当控制住,实力不够,切记少说多做,就算有点实力,也要懂得慎言慎行,低调行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