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二经脉辨证论治方法(十五)足少阴肾经经脉循行及病候意义辨析

 昵称65820384 2023-03-05 发布于河南

一、足少阴肾经经脉循行意义辨析

《灵枢·经脉》云:“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骨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 出络心,注胸中。”

1、“肾”

经文虽只言一“肾”字,而阅者读此,当知其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的特点。

(1)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肾所藏之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和人体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它包涵了 “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有肾阴和肾阳之分。肾阴又称真阴、元阴,肾阳又称真阳、元阳,所以说肾是人体一身阴液之根和一身阳气之根,是脏腑阴阳之本。肾的精气盛衰关系到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能力,肾藏精功能失常必然影响到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能力。因肾中阴阳犹如水火一样共寄于肾,故前人又有“肾为水火之宅”的论说,肾阴和肾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从而维持人体生理上的动态平衡。

(2)主水:指肾气具有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是人体水液之根。肾的气化正常,则开阖有度。开则代谢水液得以排出,合则需要之水液得以潴留,肾的气化作用贯穿于水液代谢全过程。肾气对于水液代谢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肾气对参与水液代谢的脏腑的促进作用。水液代谢过程中,胃、小肠、大肠中的水液经脾气的运化转输、肺的宣发肃降到达膀胱,经肾气的蒸化作用,吸收再利用最终形成尿液排出。二是肾气的生尿和排尿作用。水液代谢过程中,脏腑形体官窍代谢产生的浊液,经三焦下输于膀胱,在肾气的蒸化作用下分为清浊,清者上输于肺,浊者化为尿液。所以《素问·水热穴论篇》说:“肾者胃之关也,关闭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手皮肤,故为胕肿。胕肿者,聚水而生病也。”

(3)主纳气:清·何梦瑶在《医碥·杂症·气》中云:“气根于肾,亦归于肾,故曰肾纳气,其息深深。”这是指肾气摄纳肺吸入的自然清气,保持吸气深度,防止呼吸表浅。故《难经·四难》说:“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肺吸入的清气,必须下纳于肾,使呼吸均匀,以保证体内外清浊气体的交换。肾主纳气是肺主呼吸之保证,是肾气封藏的主要体现。正如清·林珮琴在《类证治裁·喘证》中所言:“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

(4)主骨,生髓,充脑:骨赖髓以充养,而肾藏精,精能生髓,髓居骨中,故肾主骨。脑为髓之海,齿为骨之余,所以脑和齿亦有赖于肾精的充养。肾精充盈则骨骼轻劲有力,思维敏锐。

(5)在形、窍、志、液之体现:《素问·六节藏象论篇》云:“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发为血之余,而精血互根,发的生机根于肾气,故发为肾之外候。耳的听觉有赖于肾精的充养,“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又前后二阴的开合有赖于肾的气化,故肾主耳,开窍于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故见发脱、骨软、耳聋、多恐、吞唾之疾,当补肾益精填髓。

综上所述,肾寓元阴元阳,为人体一身阴阳之根、生命活动之本。肾主藏精、主水、主纳气,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皆赖于肾气的气化。因此,足少阴肾经的生理特点,必是“少血多气之经”,其病理变化不外乎肾气亏虚、封藏失职和肾气不足,以致不能主水、主纳气,而表现出阴虚阳虚和肾不纳气、肾虚水泛等一系列病证。


2、“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

足少阴肾经起于小脚趾下面,斜走向足底心。《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云:“肾足少阴,起于小趾之下,斜趋足心之涌泉。”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脉气所出之井穴,为全身孔穴最下者、位置最低处,脉气由此向上腾溢,如泉水自地涌出,为回阳九针穴之一。它是治疗厥闭、癫狂脏躁等邪实郁闭所致的多种神志病变之急救穴,相火妄动之头目喉咙口舌诸症之常用穴,亦有开窍醒神、滋阴降火、引火归元之能。


3、“出于然骨之下”

足少阴经转出内踝之前的足舟骨粗隆下方,此处分布有然谷穴。然谷穴为足少阴肾经之荥火穴,犹龙雷之火出于渊,故亦名龙渊,亦如龙雷之火燃于谷间,为水中之真火,燃于深谷之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生生不息。少火生气,故补之灸之能温补少阴之火,温阳益气;泻之能镇龙雷之火,滋阴泻火,为一双向调节特效穴,是治疗肾阳衰微和相火妄动所致诸疾之要穴。


4、“循内踝之后”

足少阴肾经循内踝与跟腱之间,此处分布有太溪穴。太溪为肾经经气所注之输土穴、肾脏原气所过和溜止足少阴经之原穴,为肾脉之根,先天元气之所发,能调节肾脏之元阴元阳,为回阳九针之一。其功专滋阴,为滋阴之要穴,善治一切阴虚精亏之证。


5、“别入跟中”

足少阴肾经沿跟腱内侧缘下循别入跟骨中,此处分布有大钟、水泉、照海三穴。大钟为足少阴肾经肾气盛大、钟聚之处,别注沟通膀胱经之络穴,能补益肾气、调理肾与膀胱气机,治疗肾气不足和膀胱气化失职所致诸疾。水泉为肾经之郑穴,性善疏浚,也善活血调经、通利小便,是治疗月经不调和小便不利之常用穴。照海为足少阴肾经脉气归聚之处,而升发阴跷之脉,位居然谷之后,得其龙雷之火光照,如火之照于海也,故名照海,是八脉交会穴之一,也是阴跷脉气生发之起始穴、调理阴跷脉之主穴,功善滋阴泻火、利咽安神、补肾益精、调理经血,治疗肾经亏虚所致失眠癫癎、咽喉疾病以及妇科经带诸疾之常用穴。


6、“以上踹内”

足少阴经从内踝下与距骨关节之间,向上循行于胫骨后面,与足太阴脾经交会于三阴交穴,此处分布有复溜、交信、筑宾三穴。复溜为足少阴经经气所行之经穴,功善疏通肾经经气、行气化水、通调水道,对水肿癃闭针之可流,对盗汗遗尿针之可止。交信为肾经之脉交会到脾经三阴交之处,脾属土,其德为信,又穴主月经不调,故名交信,为阴跷脉气血深聚之郄穴,补之能补肾活血而调经,平补平泻能调理冲任而调经,尤长于补肾活血而调经,是治肾虚血瘀所致月经疾病之要穴。筑宾穴为肾经与阴维脉之交会穴,是阴维脉的郄穴,是调理阴维脉之主穴,最善调理肝、脾、肾与阴维脉之经气,善除肾间筑筑动气,有平冲降逆之功,是治疗肝肾之气上逆之奔豚、癫癎大发作(发时呕吐涎沫、摇头弄舌)之要穴。


7、“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

足少阴肾经向上循于腘窝内侧,沿胫骨内踝后方,上达大腿内侧的后方,此处分布有肾经的合水穴阴谷,其为肾经气血输入脏腑之处,补之能温肾阳滋肾阴,平刺可调理肾经之经气、助肾之气化,为补肾之要穴、通调水道之效穴,常用于治疗肾虚或气化不利所致生殖及泌尿系统疾病。


8、“贯脊,属肾络膀胱”

足少阴肾经从大腿内侧后缘,至尾骨端,与督脉交会于长强穴后,穿过脊柱统属于肾,联络膀胱。而“属肾”是说足少阴经脉经气变化为最高度精微之气,连属于肾,故针刺足少阴经可调肾脏、填精益髓。五脏与六腑有属络配偶关系,足少阴经属肾络膀胱。肾主水,主气化,水之精为人体所用,而水之浊须排出体外,故其络属之腑,须司水之开合,与外界相通,而膀胱为州都之官,气化则能出矣,故肾与膀胱相络属,共同完成水液代谢。
足少阴肾经一条支脉,沿耻骨联合上缘内侧挟脐上行,与任脉交会于关元、中极,此处分布有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六穴。此六穴皆为肾经与冲脉之交会穴,因位居下焦,都能补益肾气、调理冲任,故善治妇科及生殖泌尿系统疾病。其中大赫穴为赫赫下焦元阳生发之处,水中之火,功善温阳散寒。四满性善疏浚开导,有理气活血、消积利水之功。中注穴为肾水精气集中之处,肾之精气藉本穴注入胸中,而有养阴润燥之功。


9、“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

足少阴肾经直行者,从肓俞属肾外上行,循商曲、石关、阴都、通谷诸穴,贯肝,上循幽门,上膈。此五穴亦与冲脉相交,因其位于中焦,故多善调理脾胃,治疗中焦失常之证。其中商曲为足少阴肾经与冲脉之会穴,内应胃肠之曲,外得商金之气,具秋肃杀之性,功善理气降逆、化积导滞、调理胃肠,为治疗胃肠积滞诸证之要穴。石关位居上腹,内应幽门,为饮食水谷运行之关,肾经冲脉之会,其病为坚,其治为通,是治疗胃肠积滞坚满之常用穴和妇人不孕之经验穴。阴都是治疗胃肠气机逆乱所致腹痛、泄泻、便秘诸疾之常用穴。腹通谷性上通下达,功善健脾消食理气。幽门性善开阖,能升清降浊,治疗中焦升降失常之证。


10、“入肺中”

足少阴肾经历步廊,入肺中,循神封、灵墟、神藏、彧中、俞府。此六穴位于上焦,多善理气宽胸疗肺疾,宜浅刺不宜灸。步廊穴当任脉中庭之两旁,因足少阴肾经出腹部之幽门,行至胸部,周于心之两旁,犹如庭堂两侧之走廊,故名步廊。其走而不守,功专善行,常用于治疗上焦气机壅郁不畅。神封当膻中之旁,膻中为心主之宫城,神之居也,足少阴脉至此,已入心神所处之疆域,故得此名。其有通乳之功,可用于治疗上焦气血壅郁所致心肺和乳房疾患。灵墟安神之功逊于理气,对胸痛兼心烦者尤为所宜。神藏为心神之所居,清凉之地,足少阴肾经脉气注入心中之处,刺之可金水相生、清热除烦,为治疗热扰胸膈所致诸症之常用穴。彧中位于胸部,内应肺脏,有宽胸理气、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所治病证多为痰喘满胸之证,临床要抓住本穴善于开利之性。俞府为足少阴肾经气血转输汇聚之处,刺之能理肾气之源,而有理气降逆、止咳平喘、益肾助肺之功,常用于治疗肺肾同病之咳喘。


11、“循喉咙,挟舌本”

足少阴肾经上循喉咙,并人迎夹舌本而终。故肾精亏虚、咽喉失养不利所致诸症,可取肾经腧穴滋阴以利咽。


12、“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足少阴肾经另一分支自神藏别出,绕心注胸之膻中,以交于手厥阴心包经也。

二、足少阴肾经经脉病候意义辨析


脏腑组织经络气血,某一方之营血,卫气所发生之疾病,不外乎“是动”与“所生”两大类。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䀮䀮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疸,肠澼,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


1、“是动则病”

是指脏腑组织经脉气血,其中受邪动乱,所发生的病理变化。


(1)“饥不欲食”

马莳认为“及其动穴验病,则病饥而又不欲食,盖虚火盛则饥,而不欲食者脾气弱也”。说明肾之阴阳俱虚,肾阴虚,阴虚火旺则饥而欲食以填精;肾阳虚,不能温煦脾土,脾失运化则虽饥不能食。治当滋阴降火、补益脾肾,宜补肾俞以补肾滋阴,泻肾之荥火穴然谷以镇龙雷之火,取足三里补脾益气。

(2)“面如漆柴”

漆则肾之色黑者形于外也。肾藏精,若精衰,肾失所养,肾之色外露,则面如漆;精衰不能充髓壮骨,则骨瘦如柴。当填精益髓,取肾之原太溪,调补肾之元阴元阳,滋肾填精。


(3)“咳唾则有血”

足少阴肾脉入肺中,若肾阴亏虚,虚火妄动,灼伤肺络则咳唾带血。治当滋阴降火、肃肺宁金,宜取肾经之荥穴然骨、原穴太溪,肺经之荥穴鱼际、郄穴孔最。


(4)“喝喝而喘,坐而欲起”

肾主纳气,若肾虚封藏失司,摄纳失常,肾不纳气则喝喝而喘,甚则端坐呼吸。正如《类证治裁·喘证》所言:“肺主出气,肾主纳气,……若出纳升降失常,斯喘作焉。”治当补肾纳气、降逆平喘,宜取俞府、肾俞、筑宾等穴治之。


(5)“目䀮䀮如无所见”

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以为视觉之用,肾之精为瞳仁,肾虚则阴精不能上注于目,目失所养,故眼花缭乱、视物不清,宜取太溪、三阴交,补益肝肾而明目。


(6)“心如悬若饥状”

足少阴肾脉从肺出络心,肾水必须上济于心,使心火不亢;心火必须下交于肾,使肾水不寒。若肾阴亏虚,不能滋养心神,心肾不交则心中空荡荡,如悬在空中状。可刺太溪配大陵交通心肾。

(7)“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肾在志为恐,恐伤肾。”肾为人体一身阳气之根,在志为恐,肾气虚则易多惊恐,心中怦怦而动,宜取肾俞、志室、大陵。


2、“是主肾所生病”

是指肾脏、组织、经脉、气血所自发的病理变化,多表现为在里在内、邪盛正衰的阴、寒、虚证。


(1)“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

足少阴经脉循喉咙,夹舌本,若阴虚火旺,灼伤津液,虚火上灼可见口中发热、舌干、咽肿、气息上逆、咽喉干燥而疼痛。当滋阴降火、清利咽喉,可刺足少阴经与阴跷脉之交会穴照海滋阴利咽。


(2)“烦心心痛”

肾脉从肺络心,若肾水亏虚,肾水不能上济于心,心肾不交则烦心心痛,可刺太溪配大陵、内关、三阴交交通心肾,除烦安神。


(3)“黄疸”

《金匮要略》言黄疸分为谷疸、女劳疸、酒疸,马莳认为此处黄疸为女劳疸。《金匮要略》言其可见额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即发,膀胱急,小便自利,用硝矾散主之。


(4)“肠澼”

此乃泄泻之意。《素问·气厥论篇》言:“肾移热于脾,传为虚,肠澼死,不可治。”《素问·大奇论篇》又言:“肾脉小搏沉为肠澼下血,血温身热者死。”肾虚不能温养脾土,脾肾俱损,即为肠澼,治当补益脾肾、温养固摄。


(5)“脊股内后廉痛”

因足少阴经脉循行脊股内后廉,故足少阴肾经不荣不通可见此状,当循经取穴以除痛。


(6)“痿厥嗜卧”

此症之痿为骨痿,《素问·痿论篇》云:“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素问·厥论篇》言: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而肾主一身元阴元阳,故肾虚不能主骨则见骨痿,肾阴阳不足则见厥证。肾阴亏虚,髓海不足,精神匮乏,故嗜卧,张志聪言“骨痿则嗜卧”。治当补肾填精,宜取肾俞、太溪、绝骨、阳陵泉等。


(7)“足下热而痛”

足少阴经脉起于足心涌泉,阴虚火旺则足心热,失养则足下痛,可刺涌泉配照海、申脉滋阴泻火,引火归原,治疗足心热。


足少阴肾经为“少血多气”之经,肾为人体脏腑阴阳之根本,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与肾密切相关。一切疾病,凡耗伤精气到一定程度,都可影响及肾,而表现出肾虚的证候。历代医家对足少阴肾经病候亦多从虚论治,或责之阴虚,或责之阳虚,或本虚标实,多以补肾为主。十二经脉病候中,独肾经言虚不言实,意在强调“肾病多虚”这一病机特点,故所列病候皆为肾气不足、肾阴亏虚、阴虚火旺之证,治当以补虚扶正为主,至于肾经的实证应遵循“阴经的实证泻在阳经”的原则而治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