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打仗叫“东征、西征、南征”,为何向北却称“北伐”?

 梦沉古道 2023-03-05 发布于黑龙江

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有句赞叹北伐的名句:“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将北伐战争,写得气势恢宏。

俗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中国历史的长河里,战争是一件经常发生的事情。“征”与“伐”等战争词汇,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历史时期。

(中国古代战争)

由西向东的战争,叫“东征”;由东向西的战争,叫“西征”,由北向南的战争,叫“南征”,在由南向北的方向上,中国历史上的战争与“北伐”密不可分。

那么,为什么中国古代打仗叫东征、西征、南征,而向北的战争不叫“北征”,却用“北伐”来描述对北方的战争呢?

这还要从,古代中国特有的历史,与文化角度来探讨。

一、“征”与“伐”两者的区别

“征”与“伐”两个字虽都指战争,也都代表着进攻,但在意义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

关于“征”字,在《孟子.尽心下》中的解释是:

“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

“征”字的演变

其中的“上下”,可理解为“上下级”。孟子所说的“征”,也就指的是上级对下级发动的战争。

就像战国时期的各大诸侯国,都要归周天子管辖。可一旦有诸侯国造反,天子就可以出动兵力,去平息叛乱。这种天子下令,去攻打下面诸侯国的战争,则可称为“征”。

所以,在古代汉语中,“征”字多用于统治者,派遣军队征讨外敌、平息叛乱的情况,通常是由中央政府统一指挥、调度的大规模战争。

沿用下来,“征”字就更多带有褒义《现代汉语字典》中,对“征”的解释是:走远路(多指军队),可以解释为“正行”,也就是“正当的远行”。

由此可见,“征”便有了正义且气势磅礴的味道。如果出征的一方在道义上占优势,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以“征”来命名。

而“伐”字,在《孟子·告天下》中也提到:

“是故天子讨而不伐。”

焦循的正义是这样解释的:

“讨者,上伐下也;伐者,敌国相征伐也。”

“伐”字的演变

这里的“伐”,有“击打”“砍斫”之义。从焦循给出的释义可以看出,“伐”字通常多用于敌对国之间的战争。

可见,用“伐”的战争,多是同一级别的,比如诸侯国之间的割据战。诸侯之间相互声讨,以对方的过错为由发动的战争,就是“伐”。

所以,“伐”字则多用于剿灭反叛、平定内乱、讨伐叛军等情况,通常是由地方政府或将领自行发起的局部战争。

从“征”和“伐”这两个词语的使用场景来看,他们各有所不同。再结合中国历史上,各大“征”和“伐”大战可以发现:“征”更加偏重于由上至下发动战争,“伐”则更加偏重于地方间的相互斗争。

二、历史地缘造就“征”与“伐”

东征、西征、南征和北伐,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政治背景下的征伐。在称呼上的差异,也受到历史地缘政治的影响。

东征、西征、南征,在古代中国的征战历史中,主要体现了“四面楚歌”的思想。

中国古代的君主认为,周围的邻国都是潜在的威胁,必须不断地加以制服和征伐。

因此,东征、西征、南征这些战争,都是在中国境内周边地区的征伐行动。

比如,公元前1042年至公元前1040年的周公东征。在周成王元年,为巩固周朝统治,镇压商朝残余势力,命周公姬旦东征,当时征服了东方各国,取得显著战果。

(周公东征)

而在北方,古代中国却常是被其他民族侵扰。比如,匈奴、鲜卑、突厥等游牧部落,曾屡次南下侵犯。

这些民族经常以掠夺为生,对中原的征服和攻击造成了威胁,让中原王朝苦不堪言。

为了能让中原更平稳安定,不受外族侵犯,中原王朝发动过多次北伐战争,但这种战争大多是被动的。

像在南宋时期,著名将领岳飞所带领的北伐战争,就是为了保卫家园,而被迫在边境讨伐入侵者。

还比如,匈奴在汉朝前期,曾数次侵略大汉领土,但当时的汉武帝却不敢贸然攻打,只能忍气吞声。等到国力强盛之后,汉武帝便毅然决然发动北伐,讨伐匈奴。

(讨伐匈奴)

从中可以看出,在中国古代,向东、西、南方向的战争,主要是为了扩张疆土、巩固统治和维护国家安全。而对北方地区的战争,大多是为了镇压边疆的叛乱和征讨北方游牧民族。

因此,将外族侵犯本国领土,并为此发动的战争称为“征”,并不合适。而“伐”,则凸显伸张正义,更加符合战争的目的和手段。

由地缘政治所形成的“征”与“伐”的区别,逐渐被后人接纳。演变成由南向北发动的“反侵略战争”,便多以“北伐”而命名。

像在20世纪初,孙中山为打倒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破坏帝国主义亡我中华的野心,实现国家的独立和统一,而主张进行北伐一样。

三、打仗难易体现“征”与“伐”

中国古代以中原王朝为主所发动的向东、向西、向南的战争,多以平定叛乱、巩固政权为主要目的,这样的仗打起来相对容易。

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古代中国便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制国家。中原地区作为汉文化的中心,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如儒家思想、诗词歌赋等,人们的思想更容易统一。

(秦统一六国后的疆域)

因同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人们的作风习俗基本一致,“东、西、南征”这样的仗,打起来就比较容易。

如,明朝时期南征安南、明成祖征服胡朝的战争。

安南在古代叫交趾,汉唐时期便是中国的领土。五代后,趁着战乱闹独立,一直想摆脱中国的束缚。在元代末期,还霸占了中国南部五县。

为稳定边疆,明成祖于1406年至1407年期间派兵攻打南安,最后明成祖大胜,胡朝灭亡后,并入明朝领土。

(明成祖朱棣)

而在中国古代,面对向北的军事行动,则比较困难。

中国古代北方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较为恶劣。北方地势平坦,缺乏自然屏障,风沙较多,这给军事行动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在恶劣环境的影响下,造就了北方的游牧民族,强悍的体魄和彪悍的风俗。

在中国古代发动的北伐战争中,最终成功的比较少。原因除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特性,军事力量的强大外,还与北方的地理环境有关。

北方地缘广阔,拥有的战略纵深较大。当战争打响,这些北方游牧民族,打不赢就跑。等恢复战力后,又继续南下骚扰中原,烧杀抢掠,涂害百姓。可谓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由此可见,“北伐”还具有严肃镇压的意味。在诸如此种战争中,也只有“伐”,才能准确地体现出,“面对凶残之人,必斩杀之”的决心。

四、史上著名的北伐战争

1. 卫青、霍去病北伐

汉武帝刘彻掌权后,常常受到北方匈奴的侵扰。当时的匈奴部落,将汉朝当作了库房,随时跑过来烧杀掠夺,无所不为。

于是,汉武帝便派卫青跟随霍去病,从公元前129年起,先后对匈奴开展了八次北伐。那句“匈奴未灭,何以为家”,说出了霍去病北伐的决心。

(卫青、霍去病北伐)

在与匈奴的对战中,卫青打破了匈奴不可战胜的神话,霍去病则让匈奴踉跄逃回老巢。

卫青、霍去病北伐,收复了失地,并将汉朝的北部疆域,从长城一代扩大到漠北,也让汉文化传入西域。

2. 诸葛亮北伐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从公元228年春至234年,7年间对曹魏发动了五次北伐战争。目的是为了兴复汉室,统一中原。

因诸葛亮用兵神武,在北伐战争中能够做到以多战少,以一伐十,使得魏军损兵折将,受到很大打击。

(诸葛亮北伐)

在第五次北伐期间,诸葛亮因殚精竭虑,劳累过度死于军帐内,让汉军损失惨重。

但无奈蜀国的综合国力不胜,最终未能平定中原,不过北伐却稳固了蜀汉在汉中的地位。可惜在诸葛亮死后,蜀汉没有趁着曹魏内乱,再次发动北伐,错失良机。

3. 岳飞北伐

1127年靖康之变后,金兵攻入开封,北宋灭亡。南宋名将岳飞,为实现精忠报国的理想,于1134年起,奉宋高宗之命,北伐抗金。

(岳飞北伐)

岳飞共进行三次北伐,几乎每次都有不错的战果,收复被金兵侵占的土地。在第三次北伐,已逼近开封。

岳飞北伐,保卫了南宋人民的生命安全,也维护了经济的发展,功不可没。无奈,受当时政治因素的影响,岳飞被奸人所害,饮恨西北。

虽然在古代战争中,“征”与“伐”的侧重有所不同,但终归都是战争。

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只要涉及战争,劳民伤财、生灵涂炭是免不了的,“征”与“伐”中最终受苦的,还是普通百姓。

还是希望世界多些和平,少些斗争,各民族都能和谐相处,其乐融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