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字

 黄毅弘 2023-03-06 发布于福建

“乌” 指乌鸦。《说文》 : “乌,孝鸟也。象形。” 因乌鸦有反哺母鸟之说, 故称孝鸟。 甲骨文写作 “” , 突出了乌鸦的巨喙形状, 十分传神。 金文、 小篆字形近似, 写作 “ 、 、 、 ” , 可见与甲骨文的演化痕迹,仍保持了鸟的形状。为区别 “鸟” 字,头部或省去表示眼睛的一点(也有不省者。鸟、乌同形) ,用无(乌)眼会意乌黑。后借作语气助词。 “说文古文”也写作 “” , 其左边形符仍有 “鸟” 形。 后分化为 “乌” 、“於” 两个字。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於"字本来是早期"乌"字的不同变体,造字意是乌鸦。"乌"字金文作图A、图B,均像一只正在飞行的乌鸦。后来省去了表示张口鸣叫的符号和表示眼睛的一点,表示翅膀的三曲画的上一画向上移位为小斜画与表头的弧形相连。从西周时起,上部表喙处的部分笔画逐渐脱离主体,讹作"人"形(图1)。战国时期,或于人形之下多出两装饰性笔画。楚简文字或从鸟(图2)。秦汉时期,字形左边或讹作从"方",遂为后世"於"字所从。

"於"本义与"乌"相同,是指乌鸦,"於"在这个意义上读wū。"於"除了音wū,还有两个读音,yū和yú。"於"作为姓氏,读yū。"於"后来假借用作介词、连词和语气词,读yú,古代即常借用"于"表示。"于"属于匣母鱼部,"於"属于影母鱼部,二者的音相近,所以虚化为介词后,其用法大致相同。文宥先生曾指出:"'于'是历史悠久而且是全国通行的文字,而'於'则是公元前五百年左右出现于东海岸一带的地方文字。这个地方文字原来并不作介词用,后来为了在东岸口语里读音和'于'相近,所以也借作介词用。再接下去,由于儒家的经典都是由齐鲁一带的儒生传写开来的,所以这个东方的'於'字愈用而愈广。"公认的说法是:在一些古书中,"于"和"於"是可以并用的,如《左传》《论语》《孟子》。在这些书里,"于""於"是有大致分工的。如果所介的是地名,一般用"于"不用"於";如果在被动句或描写句里,一般用"於"不用"于",很少例外。现代汉语中,"於"字介词含义都并作为"于"。

於、于

古代汉语中,作为介词的"於"和"于"常常通用,现代汉语则把介词"於"并入了"于"。但"于"和"於"的意义不完全等同。"於"本义是指乌鸦。后借作叹词,表示感叹,赞美。如《史记·夏本纪》:"皋陶(yáo)曰:'於!慎其身修。'"张守节正义:於,音乌,叹美之辞。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谨慎对待自身修养。"於乎"同"呜呼""乌乎""於戏"。"於"读wū时不作"于"。战国秦将领樊於期的读音为fán wū qí或fán wū jī,期的读音因年代久远,已难以考证其正确读音。但"於"wū音没有争议。规范简化字书写不可以作"樊于期"。"於"除了音wū,还有两个读音,yū和yú。"於"作为姓氏,读yū,与"于"姓不同。如美籍华裔作家於梨华,规范简化字书写不能作"于梨华"。又如近代教育家、书法家于右任,不可以作"於右任"。 复姓淳于、鲜于中的"于"也不可以作"於"。

"于"字本义难以考证,清代王筠认为:"于"即"吁"的本字,假借为动词"往"义,并由此引申出"到达""在""比"义,进而虚化出一系列介词用法。"于"作动词指去,往。《诗经·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这里的于是动词用法,归是指妇女出嫁。"于归"不可以作"於归";《诗经·卷阿》:"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集爰止。"意思是说凤和凰在空中相偕而飞,百鸟展翅紧紧相随,凤停在树上百鸟相陪。这里的"于飞"也不可以作"於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