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业后,让我吃亏最多的就是这张嘴!

 亿缕阳光 2023-03-06 发布于北京

从大学毕业到转业,我经历了十四年,这十四年间我养成了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喜欢评价周围的人和事。这个不好的习惯,也让我转业后四处碰壁,直到一个领导的一番话彻底的改变了我!

其实从军校起我们队长就教导我们:下基层后,要管住嘴,少说多看。我也深深的牢记队长的教导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管住自己这张嘴。从军校、基层、转业三个阶段我都犯了很多管不住嘴的错误,我也想区分三个阶段给大家讲讲我这三个阶段没管住嘴给我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Image

军校毕业分配,我张狂的没有把队长放在眼里!

念过军校的都知道队长对我们学员毕业分配意味着什么。我念书的时候也知道毕业分配队长能够起到什么作用!当所有同学都巴结他的时候,我心里恶心他们这些行为,所以我不仅没有跟他们一样反而经常在厕所抽烟说一些有的没的的怪话。比如:“毕业分配还得花?我真TM有钱烧的、队长求我找他我都不去……”

说那些话说实话就是逞个嘴痛快,真正内心里真的特别羡慕别人能放下面子找队长办分配的事。我特别怕分配不好的地方或者离家远得地方,于是我将希望寄托父母帮我找人。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母亲也是托了很多关系最后找到了一个亲戚的朋友帮忙说毕业分配可以留京,我特别高兴。

Image

离毕业还有一个月,队长看我没有表示主动找到我,问我:“毕业分配想去哪呀?”

我露出了骄傲的表情说:“我妈给我找人留京了……。”我说这些话有两个心理,一是本来嘴就不把门;二是就想打击下队长,让他认为我行。

明显看出队长很吃惊,当时我感觉吃惊的是我能够找到关系。其实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现在回头想才明白,队长那时的表情是吃惊我这么不成熟。

果不其然,出差错了。

队长宣布分配结果时盖帽下来的没有我!我很沮丧的给我妈赶紧打了个电话,把所有情绪都发泄到了我妈妈身上,我妈告诉我别急,这就联系那边问问情况。

不到五分钟我妈给我回电话了:“告诉我心态要好,那边在努力呢,别放弃,不行到时再说。”

我完全理解错了意思,当队长找到我问我:“你找的关系没盖帽下来,你看怎么办?”的时候。我很自信的说:“你随便安排吧,无所谓。”

就这样我被分到了南方的一个基层部队,离我家2000公里远,在那一工作就是十年,这十年我吃了不少苦,现在回想起来,这一切都怨我这张嘴。

这是大学时因为管不住嘴吃的第一次亏。

Image

第一天下部队,我在连队就失去了排长的威望!

基层不像后勤单位那么好混,这是我下基层的第一个思想准备。我也知道,下部队了一切都不一样了,要靠自己的能力跟素质快点的融入进去。当然我也有这个信心,因为在军校我各方面体能军事科目也都名列前茅。

下排第一天连队要组织五公里跑,这可是我的强项,我在军校学员队也是数一数二的长跑高手,五公里我最好成绩21′20″,晚上点名班长讲评完工作,简单的介绍了我,大概内容就是:这是我们新排长,今天刚来,高材生,以后多照顾照顾一类的客道话。介绍完班长让我讲两句……

Image

我管不住嘴的毛病又犯了,我想第一次点名让所有人都能够尊重我,于是我拿了我的长项说事,我说:“明天五公里,我在军校五公里自认为还行,明天大家合格标准就是跑过我,没跑过我的全都不合格……”

Image

结果,全排一共24人,全都比我快,最快的17′,最慢的也20′,而我……。

晚上点名我又强调了下内务标准说:“我发现有的同志洗澡鞋一脱就走,摆都不摆,这可不行,我再发现我就直接扔了。”

我劳累了一天,回排房脱了鞋就去洗澡了,洗完回来发现鞋不见了,我就问:“谁看见我鞋了?”

一个班长说:“排长,我不知道是你的,你说谁乱脱就扔了,我就落实你的指示给扔了……”

从那之后我彻底的失去了威望,2018年副连职转业回到了地方。

这是部队时,因为管不住嘴吃的第二次亏。

Image

转业后一心改变自己,得到了领导的认可,我却大事宣扬,传到了领导耳中

2018年转业安置到了市直一家单位,因为多次因为嘴快吃亏,我安置后一直沉默寡言,由于工作勤奋,年轻,领导安排几件事干得还是比较出色慢慢的得到了领导的信任,领导把房间钥匙给我让我每天帮着打扫卫生,还跟我说:“以后谁想进我屋送材料,必须得经过你,其他人不准直接进我屋,明白没?”

我又一次听明白了,我很高调的跟同事们说:“领导说了,以后你们给他送材料都得经过我。”,我自己把自己定位成了领导“秘书”角色。

Image

我经常在单位跟同事说一些领导的事,为了就是让同事们知道我跟领导走的近,慢慢的同事们开始疏远我,后来有一天我发现领导也开始疏远我。

有一天上厕所蹲坑,听见厕所外聊天:“你知道不,他们真的把XXX跟我们说那些话告诉领导了,领导现在都不用他了,像他这种大嘴巴,到哪都没人用……”

听了他们的话,我沉默了,这么多年,我竟然一点都没改变。

这是转业后,因为管不住嘴吃的第一次亏。

Image

不要随意去评判和评价,不要武断和轻易的对一个人或事去下结论,更不能在背后妄议他人或妄评它事。

从历史的角度看,很多人祸从口出,因言获罪,但也有很多人是被谗言所害,镇守边关的大将,被在朝堂之上的文官三言两语蛊惑圣心,轻则班师回朝交廷尉下狱,重则赐上一杯酒将其鸩杀,身首异处。忠诚耿直的干将循吏,常常被佞臣的花言巧语陷害。

那我们到底该不该说?或者什么时候说?我想绝不是一味的沉默寡言,任他人对你栽赃诬陷,任他人巧舌如簧对你横加指责。而是应该在恰当的时候说合适的话,说话点到为止,恰到好处,不多一言,不少一句。是谓多说无益。

Image

前几天开会,领导说现在转改作风,要减少文山会海,领导也要讲有用的话,不要啰哩啰嗦,讲了半天不知所云,少讲话,讲精炼的话,一个周有机会给你讲,一个月也有机会给你讲,而不要随意讲,讲太多容易犯不准确的毛病,也反证我们学习不够。我觉得这一番话还是有一定的道理。

所以,在说与不说,讲与不讲之间也存在辩证法,绝对不说,肯定不对,说得太多,也难免平生怨气。

季羡林先生一次回答李肇星部长的问题,告诉他,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讲。那我们该怎么说,还是应该多讲真话,少讲害人的话,多讲夸赞表扬的话,少讲不确实不确信的话,不讲整人害人诋毁非议诽谤他人的话。人嘛,两只耳朵一张嘴,还是应该少说多听,殊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谨慎点低调点谦虚点总是没错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