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13章 老子告诉我们痛苦的根源

 名曲的图书 2023-03-06 发布于山东



宠(得到之后唯恐失去,所以时时刻刻
战战兢兢)
辱(没有之时总想得到,所以事事处心
积虑, 劳心耗神)
宠到极时,便是辱的开始,所谓高处不胜寒。


厌耻章第十三

宠辱若惊
贵大患若身
为什么宠与辱都会搅动人的心神呢?因为我们总是想方设法的让自己人前风光而恐怕居之人后。
圣人处事,无荣无辱,此心泰然,故无忧。

何谓宠辱(贵贱贫富)
宠为下(盛极而衰,宠极人臣,便是败落的开始,所以说宠为下)

得之若惊(得到了便怕失去,所以每天想方设法的维护当前的地位,所谓高处不胜寒,无官一身轻)
失之若惊(失去了又要想方设法的夺回来,日不安夜不寐)
是谓宠辱若惊(其实於我何有呢?无非虚名假利,所谓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何谓贵大患若身(为什么宠与辱能让我心中不安呢?安危累吾心,得丧累吾性)
吾所以有大患者(我之所以每日忧虑,皆因心之不宁,身之不安)
为吾有身(我认为的我,是自己的虚荣心,不是真我的本心,静下心来想想,如此劳心耗力,是我所愿吗?所以说:有我则有身,无我则无身)
及吾无身(湛然一天,我亦非我,本性天然,何来忧患)
吾有何患(忘我忘世,天真自然)

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心犹君也,身犹天下)则可寄於天下(百年如过客,万物如逆旅)爱以身为天下者(能治其身,亦犹治国)
乃可以托於天下(可以久而勿失)
只需放开眼界,所谓眼耳鼻舌身意,皆为幻相,色受想行识,空色不二。想要修行,就要把心放到修行的高度里,无为不是不做,而是“应”而“不住”,“应”而能“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