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冰山理论

 娜娜nana521 2023-03-06 发布于日本

经常会听说使用萨提亚模式中的“冰山”工具来处理遇到到问题,那么冰山理论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冰山理论是可以疗愈自己、疗愈他人、疗愈家庭的一个很好用的方法。冰山理论通过图片很容易让人看明白,行为、应对、感受、观点、期待、渴望和生命力构成了冰山的不同层级。

  冰山上面的行为是我们看的见的,也就是我们最需要调整的地方,可是只能说水平面上的行为是表面的,其实是内在的应对姿态、感受、感受的感受、观点、期待、渴等在起作用,而内在的也就是冰山下面的这些需要我们去理清。十分浩学浩学君下面就帮大家一一解读:

应对姿态

当我们有冰山上的行为时,首先要进入自己的内在思考我是什么样的应对姿态,我又在指责或是讨好谁,这样我们就会脱离行为本身。进入下一个阶段,这是自己固有的模式,我们可以选择继续还是不再。这是一个很好的自我察觉的过程。

感受

感受是我们在经历事件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每刻都存在,比如生气、害怕、轻视、疼惜、委屈和嫉妒等。并且每刻有不同的感受交织在一起,存在我们的身体内。

通常认为萨提亚冰山理论中的感受就是我们平常意义上的情绪。喜怒哀乐悲恐惊。

感受的感受

萨提亚理论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感受的感受!这个我们平时容易忽略。

感受是对当时事件的情绪体验感受的感受是自己当下状态的情绪体验。比如,当学生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做事,老师的行为是批评学生,老师的感受是生气,老师的感受的感受是无力感。

观点

观点是我们对事物的态度,包括想法、思想、信念、规条、价值观、人生观、解释等。

学生不听老师话,老师的观点就是“00后学生太没大没小,不尊敬师长”

期待

期待就是我想要什么,想希望发生什么。我们会形成为满足期待,这些期待会跟我们好久,如果不解决最长可能一辈子。

就比如:学生不听老师的话,老师的期待是他听我的话。而未被满足的期待就得从我的童年来说起,从一位老师受到的教育来说起,童年他是低自尊的,不被父母尊重,所以他的期待就带到了工作中,会向他的学生要尊重。

渴望

渴望是人类共有的,共通的,人类生存基本需要。我的感觉是既然知道了自己的期待那么就要上升一个层次,看下我属于哪种,这时我们可以启动“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那里面的心理需求就是人类共同的。其实无非:爱、价值、自由、尊重、认可、关注、接纳

举例:学生不听老师的话,老师的渴望是(上升高度,人类共有的)希望被认可。

自我(生命力)

如果冰山都走通了,那么我们将进入最高境界自我的境界,有生命力的境界。我们的心理营养是满的,所以不需要向外界来要。所以我们就不会被冰山的各个层所累。

十分浩学的你,学到了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