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惊蛰丨春雷乍响,微雨众卉新

 格林书屋 2023-03-06 发布于广西

↑ 点击上方“现代教育报”即可关注我们

仲 春

惊 蛰

春雷是万物从冰封的冬季中复苏的第一声号角,既象征着春耕的开始,也激励着人们开启新一年的征途。

惊蛰 春雷乍动

今天(3月6日)4时36分

我们迎来了惊蛰节气

此时节

桃红柳绿,春水初涨;

春雷乍响,蛰虫初醒;

大地春回,韶光弥漫。

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

通州区通运小学学生书写的惊蛰主题作品。

惊蛰时节,春气萌动,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

一候 桃始华

“桃始华”,指的是在惊蛰这一天,色彩鲜艳、各式各样的桃花开始绽放。柔嫩的柳枝和鲜艳的桃花映衬出春天美丽的景色。

二候 仓庚鸣

“仓庚鸣”,指的是惊蛰后五日,仓庚(黄鹂鸟)最早可以感受到春天气息,开始啾啾鸣叫。

三候 鹰化为鸠

“鹰化为鸠”,指的是惊蛰之后十日,雄鹰会躲起来繁衍后代,所以不会再看见雄鹰翱翔于天空,而会听见斑鸠在鸣叫。

惊蛰时节,南方大部分地区可以听到当年的第一声春雷,华北地区、西北东部地区很可能要等到清明时节才会听到雷声。惊蛰过后,气温继续回升,雨水也更多了,春的气息扑面而来。

惊蛰起 百花盛放

随着惊蛰到来,北京近日气温迅速上升,万物生机盎然,路边和街头的迎春花也陆续开放了。

在北海公园北门旁,花丛中绽放着星星点点的迎春花,初开的花瓣旁围着几颗花骨朵儿。

穿衣小贴士

惊蛰时节,尽管天气转暖,但气温变化较大,尤其晚上和中午的温差相当大,孩子的穿着上要注意保暖,以捂为主。

春捂要“捂”对地方,孩子身体的3个寒气入口要重点捂一捂;

捂肚子

肚脐和腹部血管丰富,肚脐受凉后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出现恶心、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不适。

捂背

背部保暖可预防疾病,减少感冒概率。

捂脚

我国唐代药王孙思邈主张“下厚上薄”。孩子的裤子、袜子、鞋子要穿得厚点、暖和点,不要换得太快、脱得太早。

当然,是否春捂也要根据天气而定:“暖春”到来,即连续几天日最高气温都在20℃以上时,就不能“捂”了。

“捂”的程度应以自身感觉温暖,又不出汗为宜。

来源:北京日报 中国教育报 北京市 通州区通运小学

编辑:姜思瑶

编审: 常悦

终审:王宇 苏金柱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