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天地‖《诸广山夜话》历史记忆:朱买臣故事和其后世族群 文/朱乐尧

 山东精短文学 2023-03-06 发布于山东


《诸广山夜话》
历史记忆:朱买臣故事和其后世族群

作者:朱乐尧


现在是历史的延续。追寻历史的人与事与现在的某种内在联系,是颇具意义和饶有兴味的一件事。
绵亘于湘赣边境南部罗霄山脉南段诸广山脉东侧的赣西南诸广山区的秀丽山水田园中,分居着众多来自不同源流的朱姓族群,其中就包括历史名人、西汉大臣、辞赋家,典故“如负薪”、“覆水难收”主人公朱买臣和其家族的后裔族群。
如负薪   朱买臣(公元前182—前115年),会稽郡吴县(今江苏苏州市吴县)藏书乡人,既是中国历史名人,更是朱姓源流中的一个重要人物。《汉书·朱买臣传》云,“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为食,担束薪行且诵书。”故此,就有《三字经》“如负薪”的典故,说的就是汉代朱买臣少年家贫,靠打柴为生。他很想读书,但上不起学,于是,他一面砍柴、一面读书;在山上砍柴时,他抽空在树林里面读书,挑柴途中,就把书挂在柴担读的感人故事。
据传,汉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以诛晁错为名,联合各诸侯拥兵造反,史称七国之乱。朱买臣和其妻子崔氏为避战乱,逃至会稽郡富春县下涯(今浙江建德下涯镇),在人烟稀少的深山谷里,搭个茅篷居住了下来。
夫妻俩每日上山砍柴到山下市场上卖掉,以换取维持生计所必需的食品和物品。朱买臣即使在砍柴、担柴途中也仍诵文咏诗不绝于口。担柴途中,“其妻亦负载相随,数止买臣毋歌讴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汉书·朱买臣传》)。买臣诵诗文如唱山歌一般,且越唱越响,引得周围人常围过来看热闹。为此,人们也常在背后笑他是个书痴,当作新闻传来传去。
妻羞之,提出离婚。“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矣。汝苦日久,待我富贵报汝功。’妻忿怒曰:'汝公等,终将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买臣不能留,即听去。其后买臣独行歌道中,负薪暮间”(《汉书·朱买臣传》)。妻子去后嫁一木匠为妻。而朱买臣仍自强不息,依旧在挑柴的路上背诵诗文,边走边咏,终熟《春秋》、《楚辞》等众多典籍。
入京为官  汉景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正月,景帝驾崩,太子继位,是为汉武帝。几年后,朱买臣经朋友介绍到会稽郡当了一名差役。年末,会稽郡上计吏进京汇报,派朱买臣去押车。
朱买臣随上计吏押送辎重车来到长安,在皇宫门前上送奏书后,久无回音,只好住在公车署里等待皇帝诏令。
一天,朱买臣外出为上计吏购买食品,在街上巧遇当时颇得汉武帝宠幸,官居中大夫同县人严助。随之,严助将朱买臣推荐给武帝。
汉武帝召见朱买臣,朱买臣在皇帝面前说《春秋》、言《楚辞》,汉武帝听后,大悦,封朱买臣为中大夫、文学侍臣,与严助等人一起于廷中侍奉。
那时的朱买臣常与司马相如、枚皋等人一起研究辞赋,将汉赋文学推到历史顶峰。《汉书·朱买臣传》因此称:“而吴有严助、朱买臣,贵显汉朝,文辞并发,故世传《楚辞》”。可惜的是朱买臣传世的《辞赋》三篇,已佚。
时时,方筑朔方,朝廷意在内蒙古设朔方郡,欲修筑朔方郡城。御史大夫公孙弘上疏进谏,认为筑城会造成国家经济疲退,财政吃紧。朱买臣支持武帝计划,以其超凡的智慧和辩才同公孙弘论争,终以设郡的十有利驳倒公孙弘,令其折服。汉武帝也因此更为赏识朱买臣。朱买臣的这些言辞被记录在《公孙弘传》中。
后来,朱买臣因坐事免职,回到会稽郡,在会稽郡官邸的守邸人那里吃饭借住。后,被召待诏。
出任会稽郡太守  元朔初年(公元前128年-前126年),管辖东南丘陵一带的外臣国王东越(粤)王余善反覆,自称东越武帝,在浙南、闽北一带作乱,入白沙、武林、梅岭,杀汉三校尉。
汉武帝召集文武大臣商量讨伐。文武大臣提议汉武帝将朱买臣召回,恢复官职,让朱买臣献策。
奉召回京的朱买臣献策说:“以前东越(粤)王居守泉山,一人守险,千人难得上。今听闻东越(粤)王已迁至泉山以南五百里处濒海而居。今发兵浮海,直指泉山。然后,陈舟列兵,席卷南行,可破灭也。”
武帝采纳朱买臣的作战计划,封他为会稽郡(郡治在今苏州市)太守,管辖长江以南至福建区域。
朱买臣出任会稽太守,到任后即加紧建造楼船(兵舰战船)、筹备军粮及水战兵器,历经年余的备战努力,遂与横海将军韩说从句章出发率兵数千,浮海南征,进攻东越。
战争过程中,闽越君主繇王居股与人合谋杀死余善,向汉军投降,东越(粤)王国灭亡。朱买臣因此次平叛有功,被征召到朝廷做主爵都尉(汉代官名)、丞相长史,位列九卿,名噪一时。
数年后,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朱买臣因淮南王刘安谋反一案牵连,被免官。不久后复任丞相府长史。
覆水难收   朱买臣迁会稽郡(郡治在今苏州市)太守到任后,一次在路上遇到蓬头垢面、赤着双足的前妻崔氏及其后夫,他们正作为被征调的民夫前去修路。朱买臣不亡旧情,怜悯其悲苦,遂接至官署,安置在官邸后园,热情款待,供其衣食,让他们有衣食无忧的生活保障。
相传,悔恨交加的崔氏遂有了离开其现任丈夫,重回朱家的打算。于是,就在朱买臣面前跪着苦苦哀求,希望朱买臣能够答应她的复婚请求。
据说,朱买臣若有所思后,让人端来一盆清水泼在地上,告诉崔氏,若能将泼在地上的水收回盆中,他就答应她回来。崔氏闻言,知道缘份已尽,羞愧难当,月余后自缢而死。于是,就有了“覆水难收”的成语典故。
崔氏亡后,朱买臣付与其丈夫银两,让他安排后事。崔氏被葬于杉青闸,墓称“羞墓”。后来有人作诗:“青草池边一故丘,千年埋骨不埋羞。丁宁嘱付人间妇,自古糟糠合到头。”还有人取其夫妻离异事,作《烂柯山》剧,后衍变为评剧《朱买臣休妻》,又名《马前泼水》。
朱买臣是个甚念旧情、知恩图报之人,朱买臣升官回乡后,就报答了许多当年对自己有恩的乡邻。朱买臣宽待前妻应该也是出于这种心理,没有故意羞辱她的意思。宋代诗人徐钧作诗《朱买臣》云:“长歌负担久栖栖,一旦高车守会稽。衣锦还乡成底事,只将富遗耀前妻。”
又,会稽郡境内作为朱买臣一度生活过的地方,留下不少朱买臣生活、工作的历史遗址。位于今苏州境内光福镇南处的穹窿山茅蓬里有一块刻有“汉会稽太守朱公读书之处”的大盘石,相传是朱买臣当年的读书台。今苏州南向浙江嘉兴南湖区用里街原有东塔寺,传为朱买臣故宅,寺后有朱买臣墓,已毁。
晚年遭诛   史载,廷尉张汤审理淮南王刘安反叛一案时,诬告朱买臣好友严助与淮南王刘安谋反有关,还故意折辱他。于是,汉武帝下令将严助斩首。朱买臣因此与张汤结怨。
朱买臣复任丞相府长史后,张汤多次执行办理丞相事务,故意欺辱买臣和丞相府里的另外二名长史王朝、边通二人。因此,三长史都对张汤心怀怨恨,伺机报复。
不久后,孝文帝陵中瘗钱(陪葬的钱币)被盗。张汤欲陷害丞相庄青翟,将瘗钱被盗一案,全部推卸在庄青翟头上,而且还要办他明知故纵的罪名,免去他的官职,然后由自己代替丞相位置。
未料有人将隐事泄漏出来,朱买臣、王朝、边通知道张汤要陷害丞相庄青翟,便一起去通报庄青翟,并对他说:“束手待毙,不如先发制人,除掉张汤方为上策。据说商人田信等皆为张汤爪牙,与张汤勾结,营奸牟利,凭此条罪状可教张汤死心伏罪。”
丞相庄青翟随即命令三人代为办理。于是,朱买臣、王朝、边通暗中命令吏役去抓商人田信等到案。
廷审中,田信只得招认。
张汤因此知自己必死无疑,便写下遗书称三长史(朱买臣、王朝、边通)陷害他。写完遗书后,挥剑自杀,当即毙命。
汉武帝看过张汤遗书后,即命令抓捕三长史,诛杀抵罪。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朱买臣、王朝、边通被绑赴刑场诛于长安。
先祖与后裔 关于朱买臣的先祖,唐代姓氏书《元和姓纂》中称朱买臣系汉初都昌侯的后裔,不知出于何据。而《紫阳朱氏建安谱》则称,朱买臣所在的吴郡朱氏出自朱夷鸿之子朱椀之后,汉初鄢陵后朱濞后裔的分支。也有一些朱姓谱牒称吴郡朱氏肇基于小邾国世子朱洪基。但这些说法,在史籍上并无记载。
关于其后裔,据《朱氏家谱源流》和己亥年朱清莙主编的《朱氏家谱》等谱牒的记载:朱买臣生有一子,名山拊,字铎,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以舍入沛,六年丙子(即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徙居永城县(今河南永城市),封都昌候,孝宣本始四年(公元前74年)为右扶风(汉代官名,负责管理当时京城附近地方行政事务,类似于郡太守)。妣戚氏,生子摄。
如果朱买臣之子山拊于汉元封六年徙居永城县属实,则汉唐时曾显赫达数百年之久的永城朱氏就与朱买臣所在的吴郡朱氏有着某种范围及程度的源流关系,或者确切的说,后世的永城朱氏族人中或有些就是朱买臣的血缘后代。
据《汉书》等正史的记载,由朱买臣而兴起的吴郡(会稽郡)朱氏,六朝时期进入其鼎盛阶段,位居江南四大望姓之首。三国时活跃于孙吴政坛的朱桓、朱据家族,就是当时吴郡朱氏的代表,其中必不乏朱买臣裔孙及其后人。迨至南朝中后期,吴郡朱氏走向衰落。
永城朱氏和沛国朱氏  原永城朱氏,系商朝皇族后裔。周武王灭商后,将殷纣王庶兄微子启分封到商丘建立宋国,以奉成汤之祀,继承商汤香火。
宋国至春秋时发展成为中原地区颇具影响的大国,曾一度称霸中原,是春秋五霸之一。宋国从第一位国君微子启至最后一位国君宋康王,历经35君,时跨西周、春秋、战国三个时期,长达755年。其版图最大时跨今河南东部、江苏西北部、安徽北部和山东西南端之间,面积约有10多万平方公里,皆膏腴之地。
据东汉著名学者蔡邕《朱公叔鼎铭》:宋开国君主微子启有个儿子名朱,史称公子朱。公子朱的后代以“朱”为氏,这支朱氏最初由宋国迁居沛邑(治今安徽濉溪县西北)。春秋时诸侯灭宋,王族奔砀(今安徽砀山县),易姓为朱,史称宋国朱氏,形成于战国后期。
这支由子姓宋氏演变而来的宋国朱氏后迁南阳宛县(今河南南阳),到东汉初年,发展成为南阳的名门大族,出现了朱祐、朱晖等东汉前期的著名人物。此后,南阳朱氏经久不衰,直到唐、宋时,南阳一直都是朱姓著名的郡望。
后来的永城朱氏因东汉大司马新息侯朱浮(公元前6年—公元66年)的出现而声名鹊起。《后汉书》云:朱浮“沛萧人也”,居住地在今河南永城一带。有谱牒称,朱浮乃朱买臣后人。按宋人朱然《朱氏源流》所论,朱买臣生二子,长邑,北海太守;次轸,封卻昌侯。邑生云,官槐里令;云生翊,前汉大司马;翊生浮。据此,从朱买臣到朱浮历4代,计121年,平均30岁/代。
相关史籍和朱氏主体部分谱牒普遍认定,朱浮所在的永城朱氏源自沛国朱氏,朱浮是沛国朱氏源流史上第一个承先启后的关键人物。
沛国朱氏系曹姓繁衍出来的一个分支,其血缘先祖是黄帝后裔颛顼帝之后曹挟(一作“侠”,曹侠)。史曰,颛顼卷章生二子,次曰回,回生继,继生重黎,重黎生陆终,陆终生六子。第五子曰安,安得曹姓。至周武王克商,封安的五世孙侠於邾(今山东曲阜东南南陬村,古邾人居住地),建邾国,开国之君曹侠,史称邾子侠,附庸于鲁(今山东邹县)。曹侠之后,其子曹非继立,史称邾子非。公元前685年—前643年,齐桓行霸,邾仪父附从,积极支持,邾国因此进爵称子,位列诸侯,国君始称“邾子”。
公元前614年,邾文公迁都于绎(今山东邹城东南纪王城)。公元前261年—前256年,邾为楚所灭,邾人南迁,子孙去“邑”(右耳旁)为朱姓,世居沛国相县。沛地,今属江苏徐州市,位于江苏、山东两省交界处。秦置沛县,后沛县改为沛郡,辖地秦时为泗水郡,下辖20余县,地跨今江苏、安徽两省。沛郡首府相县,位于今安徽境内。
先秦时期,曹姓朱氏一直活动于豫鲁苏鄂地区,汉时沛国(今江苏徐州)成为朱姓最重要的繁衍中心和发祥地,沛国朱氏由此逐渐成为朱姓大家庭的主体。曹侠也因此成为史上有确切文字记载的朱姓主体部分的先祖。
不过,作为沛萧人的朱浮,是无法排除其作为宋国朱氏后人的可能性的。两个源流究竟谁是谁非,无从考究。但微子启的朱姓后人,长时期在永城域内生活和繁衍却是所有史学家所认同的。永城朱氏中的朱浮从而朱买臣家族也有可能源于宋国朱氏,尔后融入显赫的沛国朱氏,成为沛国朱氏中较为显赫的一支。
朱浮之后,永城朱氏历经汉司隶校尉朱禹、北周时朱建、隋朝朱昌宁,至唐代朱仁轨、朱敬则时达到高潮,成为永城历史上仕宦不断,跨度时间最长,代表人物最多,官职最高,影响最大,名声最佳的名门望族。
朱仁轨、朱敬则家族  以孝贤著称天下,及卒谥为孝友先生的朱仁轨(公元624年—699年),字德容,据称其先祖为沛国人,后迁永城(今河南永城市)。元人张思立《重建孝友先生朱仁轨碑记》曰:“孝友朱先生乎先生讳轨,字德容,沛国郡人也。”北宋欧阳修《新唐书·列传四十》则明确地说是“亳州永城人”。而明嘉靖《永城县志》则说是“唐朝永城人”。
永城,隋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割彭城、睢阳二郡之地置成;唐初属河南道谯郡,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归亳州管辖,如是。
北宋欧阳修《新唐书·卷七十四》载,朱仁轨先祖朱买臣,传至东汉大司马长史诩生浮,浮第22世孙建,拜太子冼马;建生昌宁,拜弋阳郡侯;昌宁生僧宁,官至睢阳太守;僧宁生操,官至开府仪同三司。操妣生四子(朱浮第26代孙):长子仁轨,未仕;次子玘,拜著作郎,礼部尚书;季子瑉,拜太子典膳朗;四子敬则,拜武周宰相。
从汉代朱买臣(公元前182年出生)到唐代朱仁轨(公元624年生),历806年,隔 29 代,平均27.8年/代。
关于朱仁轨后裔,史籍并无记载。而其三弟朱敬则的后代则大都在唐末战乱迁徙南方,其中有三支入闽,一是朱敬则第7代裔孙户部尚书朱光启唐末为躲避黄巢之乱,从永城入闽,居福州,同时把朱敬则的墓从永城迁往福州桃源山;二是朱敬则另一第7代孙朱玫从固始入闽,迁居永阳玉尺;三是朱敬则第7代裔孙朱懈唐末从河南迁居福建仙游党田。其中第8代孙朱王丑迁居福建莆田、黄石、石阜,福建朱氏祠堂皆奉朱敬则为始祖。据统计,今朱敬则后裔在福建已达数十万人,其中涌现出很多政界、经济界、教育界、科技界名人,有的在海外卓有建树。
朱熹、朱元璋家族  近几百年来,经姓氏学家对史籍和湖南、江西、江苏、安徽等地《朱氏家谱》的不断探索与研究,认定宋朝大思想家朱熹和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来自永城朱敬则家族,而且朱元璋所在的金陵句容朱氏还源出朱熹所在的婺源茶院朱氏,是从唐代朱敬则宗支析分出来的。
朱熹于宋淳熙十年(公元1183年)所作《婺源茶院朱氏世谱》就说:“吾家先世居歙县之黄墩”。黄墩朱氏,据《中华姓氏通书·朱姓》记载“为朱敬则后裔”。从朱敬则(公元635年生)到朱熹(公元1130年生,朱敬则第14代孙),历15代,计495年,平均35.36年/代。
 遍查《明史》《明实录》《天潢玉牒》等史籍,明朝皇族朱氏有史可考的最早发源地是金陵句容(今江苏句容县)朱家巷。据茶院府君第30世孙明朝南京御史朱吾弼所撰《社山朱氏世考》记载,金陵句容朱氏确源出朱熹所在的婺源茶院朱氏。婺源茶院朱氏始祖朱瓌(朱敬则第5代孙)生三子:廷杰、廷滔、廷隽。廷隽生一子昭元。昭元生三子:惟甫、惟赞、惟节(也有说生四子的)。其中,惟甫(朱熹六代祖)一支仍居婺源,而惟甫之弟惟节,官任礼部员外郎,则于北宋初期自徽州婺源徙居金陵句容县北街巷,遂开句容朱氏一派,成为句容朱氏之始祖。
后句容北街巷朱氏族群繁衍盛大,成为当地大姓世族,遂以姓改北街巷为朱家巷。同样的记载,也可见于湖南平江岑川《朱氏宗谱》、湖南湘阴紫阳堂同治壬申《朱氏族谱》、湖南宁乡念兹堂《黄金园朱氏六修支谱》、湖南长沙晋山朱氏玉奇堂四修《朱氏支谱》等谱牒。
朱元璋晚年撰写的《朱氏世德碑记》也说:“本宗朱氏出自金陵之句容,地名朱巷,有通德乡。上世以来,服勤农桑。”出自金陵句容朱家巷通德乡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朱元璋与朱熹同属婺源茶院朱氏,婺源茶院第三世祖朱昭元为两家族的共祖。
这也就是说,唐代朱仁轨、朱敬则家族和宋代朱熹家族及明代皇族朱元璋一系等,都是朱买臣的后裔。
散据赣西南的朱仁轨后裔   据欧阳修《新唐书·卷七十四·表第十四·宰相世系》载,朱仁轨生子四:朱景,官至右卫率府兵曹参军,后因功爵上柱国;朱晕,未仕;朱杲,官至楚州录事参军;朱征,官至洹水令。孙男九:守乾、守环、守言、守信、守訥、守琼、守让、守谦、守璡。之后的仁轨后裔,史籍无记载。
但据《南康朱氏源流志》和南康、崇义、上犹、于都等地的朱氏支系谱牒:朱买臣的血缘先祖为正公,正生沛,沛生明,明生昇……,朱买臣为沛的第14代孙。之后,朱买臣生铎(名山拊),铎生邑容,邑容生云,云生埙,埙生佑……,传至沛的第37代孙(朱买臣第23代孙)致生仁轨,仁轨生环,环生昂,昂生熙……,至沛的61代孙五郎(朱买臣第47代孙)生子二:长九郎,次大智。
五郎长子九郎的第8代孙廷玉(朱买臣第55代孙),生子二:长男自如自广东兴宁(今梅州辖域)徙居南康潭口荷树下、高田垴、刁屋及库下;次子自铭迁广东惠州。廷玉位下南康支系的辈分派行为:“自继烛有德,宜宏先泅光。长运金科第,鸿才衍瑞扬。谋猷辉炳蔚,蘭桂慶流芳。”
五郎次子大智,一作“仲智”(朱买臣第48代孙),据明《国朝献徵录·卷五十一》:任吉安知府时,寬厚廉潔剗革吏弊禮賢愛民民甚戴之,后被召改重庆。据《南康潭东宋塘朱氏族谱》:仲智裔孙富兴(朱买臣第50代孙)携族人自吉安迁居南康潭东宋塘及皂谷树下后,分居潭东库下、潭口高田垴。朱富兴第9代孙显琏(朱买臣第59代孙)建潭东宋塘朱氏祖堂。
潭东宋塘朱氏显琏支系辈分派行:“立登显文德,发祥秀忠厚。长运金科第,鸿才衍瑞扬。谋猷辉炳蔚,蘭桂慶流芳。”宋塘朱氏今在世的最长辈为“长”字辈(朱买臣第67代孙),最小辈为“科”字辈(朱买臣第70代孙),长、运、金、科四辈同堂。
又,上犹、崇义也有朱氏谱牒称,其开基始祖系朱廷玉之子千六郎自豫章郡建康县(今江西奉新县西)于明代天顺年间(公元1457-1465年)徙居上犹县油石大元村立基.。后,廷玉六世孙荣宗自大元村迁至崇义县长潭里,卜居长潭圩背绵延世系。千六郎的这一支系,历经明、清、民国约500年时间,后人延至中垻、过埠、营前等地方圆百余华里。1956年,国家修建上犹陡水水库,库水区朱姓族人在政府的组织和安排下,除移居本地非淹水处立基建屋外,还分别迁至南康坪市乡松林村、大余青龙乡及崇义思顺、茶滩、过埠、横水、稳下、铅厂等地定居。

作者简介


朱乐尧, 1982年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长期从事中国经济与农业及农村问题的研究与教学。自1982年起,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出版著作13种(部)。近年转入文化休闲类读物写作,已先后在中诗网、枸杞文学发表随笔、散文等作品30多篇。纪实文学《故乡记忆——发生在赣西南一个小山村里的故事》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目前正致力写作《饮马长城——我的导六师》一书。

普通稿件征稿启事
 

  山东精短文学微刊以弘扬精短文学、发现和培养精短文学新秀为己任。即日起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征稿,具体要求和待遇如下:

  一.体裁和字数

  常年征收1400字以内的小小说、600字内的闪小说、千字内的散文、50行内的诗歌等优秀原创首发作品。

  二.要求

  投稿作者请以WORD文档把排好版的作品投到相关邮箱,文末附通联、作者简介及生活照一张。接到编辑采用回复后,请自动加主编微信qiaomei886699。并关注山东精短文学微刊公众号,作者有义务宣传自己的作品。

  三.待遇

   1.优秀作品将推荐到纸刊或结集出版。给文章打赏,请留言打赏的题目或者是作者。请作者自动加主编微信:qiaomei886699。

     2.关于稿费(5天为限)

     (1) 凡阅读量达到200的,发放赞赏的30%。

     (2)凡阅读量达到400的,发放赞赏的40%。

     (3)凡阅读量达到500的,发放赞赏的50%。

      (4)凡阅读量达到1000及以上者,发放10元稿费及赞赏的80%

      阅读量计算公式:浏览量+留言量+赞赏金额(一个留言=3个阅读量,赞赏一元=2个阅读量,一个微信号只算一次留言;赞赏少于10元的用于平台维护,不予发放)

  四.签约作者及福利

      (1)长期投优稿支持者(刊发5篇以上,且每篇浏览量达400以上者),将成为本平台的签约作家。

      (2)享受每篇稿子不低于10元的稿费。赞赏金全部发给签约作者。

      (3)获得优先推荐纸媒的资格

      (4)获得最新报刊杂志投稿资源,让您不再为不知往哪投而烦恼。

  五.投稿邮箱

散文412286717@qq.com 

诗歌865210029@qq.com

小小说1737680983@qq.com

  六.其他

  所投稿件文责自负,如有剽窃之嫌,本编辑部将取消其全部待遇。                         


山东精短文学编辑部

总编
张巧梅

执行主编
 李洪菊 潘杰
 卢健生 周克

总审: 王焕东

副主编:尹延哲    陈雅萍 

本平台签约作家名单

  朱绪厚   赣一鸥  李雅芳  张光辉

李性亮

更多签约作家陆续添加中……


  

优秀平台推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