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疫情诊疗体会丨内蒙呼和浩特常葛君同学

 ex9080 2023-03-07 发布于湖南
图片

新冠当地现状

振荡脉案 

体会 

我在内蒙呼和浩特地区出诊,针对前一阶段的疫情诊疗实践情况做如下总结:

就我所见临床表现:发病前期多以发热恶寒、全身酸痛、头痛、咽痛、乏力为主。后期多以全身乏力、腰酸、咳嗽有痰不易咳出、口淡乏味、不思饮食为主。运动较多的人,疼痛缓解较快。患者发高热者(多为阴液不足),恢复反而较快,也较少后遗症,发热不重者不超过39℃的(多为阳虚寒湿),或药伤者,恢复较慢,且多有咳嗽等后遗症状。

本地常见证型或脉象:1、气液阳虚型。2、寒湿型。3、气阴虚。4、热寒夹杂湿瘀较多。整体虚证偏多。

不同人群的病情、病程特点:小儿气阴虚情况比较明显。老人阴阳两虚、气虚较多。郊区和农村患者症状较轻、病程较短、较容易治愈。城市患者症状重、病程较长,较难治愈。体力劳动者较容易治愈。运动较少长期宅家患者虚证明显,症状多变,病情易迁延,恢复较慢(推测不活动经络虚损,看手机熬夜四正损耗较多)。

本地饮酒食肉者较多,脉证多见:郁动层郁,上热下寒,湿瘀明显。

治疗思路:S中医凭脉用药,坚持唯脉用药,不被症所干拢。此次疫情来势凶猛,发病急,症状轻重不等,平素体质好的回复得快些,老人相对恢复慢些。只要按S中医理念,只管调脉,脉平症自去。

新冠当地现状 

振荡脉案

体会 

脉案一(上热下寒型):

患者信息:党某,男,36岁。

患者主述:体温39.1,头疼乏力,咽痛2天。

S1脉诊:脉体热,气阴虚郁动,右脉血瘀,左脉湿瘀,右>左,侧郁。

用药:石膏1g,白芍1g,黄芩0.5g,丹参0.5g,熟地1g,牛膝03g。

反馈:症状无改变。

S2脉诊:虚,空,郁动,右脉血瘀好转,左脉仍湿瘀。

用药:黄芪1g,熟地1g,丹参0.3g,白芍1g,牛膝0.3g。

S3脉诊:气液虚,急动缓解,右关血瘀,左关湿瘀。

用药:黄芪1g,熟地0.5g,丹参0.3g,牛膝0.3g,白芍0.5g,黄芩0.3g,补骨脂0.1g;带药回家。

反馈:次日烧退咽不痛。

S4脉诊:脉缓,稍郁动,左右脉湿瘀,虚。

用药:黄芪1.0g,熟地1g,枳壳0.3g,牛膝0.3g,白芍0.5g,骨脂0.2g。

反馈:脉体充盈、凉。后又按气液虚调理2日,精神佳。

备注:此患者是新冠阳性,第一天用药烧退,第三天转阴,治疗期间嘱其早睡,尽量10点前睡,不熬夜,适当运动。

脉案二(气阴虚型):

患者信息:常某,男,23岁。

主诉:核酸阳性,没测体温,自己感觉发烧,口咽干。

S1脉诊:气阴虚,右关湿瘀,侧郁,右>左。

用药:白芍0.5g,熟地0.3g,枳壳0.1g,党参0.5g。

反馈:口干好些。

S2脉诊:气阴虚,左寸寒,侧郁,右>左,右关湿瘀。

用药:党参1g,白芍0.5g,熟地0.5g,枳壳0.1g,桂枝0,5g。

反馈:上述症状明显缓解。

S3脉诊:脉侧郁,脉体充盈有宽度,柔和。

反馈:晚上睡眠很好。第二天没发烧,咽干,想喝水。牙龈肿痛。

S4脉诊:气液虚,沉取寒,左右关湿瘀,滑动。

用药:党参1g,熟地1g,白芍0.5g,枳壳牛膝各0.2g,桂枝0.5g。

反馈:上症缓解,脉体凉。

S5脉诊:柔和,气液阳虚,左右脉湿瘀。

用药:党参1g,熟地0.6g,枳壳0.2g,牛膝0.2g,骨脂0.1g,桂枝0.1g。

反馈:脉体充盈、柔和,症状好了九成。第三天精神好,饮食增。

脉案三(气阴虚型):

患者信息:李某,女,38岁。

主诉:阳后2个月,症状较多,咳嗽、乏力、心悸、失眠、头痛、心烦、腰痛,体温35.2

S1脉诊:第一天,气阴虚,右脉湿瘀,右>左,侧郁。

用药:黄芪1g,白芍0.3g,熟地0.5g,枳壳0.3g。

反馈:药后症状明显缓解。

S2脉诊:气液虚,右尺空,沉取有寒,右关湿瘀,右脉滑动。

用药:黄芪1g,党参1g,熟地1g,枳壳0.5g,白芍0.4g,补骨脂0.1g。

反馈:脉体充盈柔和,精神好多。

S3脉诊:气液虚。

用药:党参1g,熟地0.5g,白芍0.1g,带走服。

反馈:第二天,睡眠好多,精神佳,说话有力。

S4脉诊:气液阴虚,右关湿瘀,右尺空热,滑动。

用药:党参1g,黄芪1g,熟地1g,白芍0.2g,枳壳0.3g。

S5脉诊:脉体充盈柔和,气液阴虚,右关湿瘀。

用药:党参1g,熟地0.5g,白芍0.2g,枳壳0.1g,带药2包。

反馈:患者又调理一周,因回老家,一直按气液阴虚用药,化瘀为辅,精神,各种症候明显好转。

总结:此患者爱熬夜,爱吃冷食、干果之类,且又是一领导,总生气,所以有以上脉症。

脉案四(气液虚型):

患者信息:高某,女,43岁。

主诉:阳后20天,乏力、胸闷、失眠、头蒙。

S1脉诊:郁动,气阴阳虚,右关血瘀,左关湿瘀。

用药:党参0.2g,熟地0.3g,白芍0.2g,丹参0.2g,牛膝0.2g,桂枝0.2g。

反馈:药后呼吸畅通,头脑清醒。

S2脉诊:脉势缓些,气阴虚,右关血瘀,左关湿瘀,郁动。

用药:党参0.5g,熟地0.3g,丹参0.1g,牛膝0.1g,白芍0.2g。

反馈:各种症状进一步缓解。

S3脉诊:脉充盈、柔和,气阴虚,右关血瘀减少,左关湿瘀减少。

用药:党参0.2g,熟地0.2g,丹参0.1g,牛膝0.05g,白芍0.1g,2包带走服。

总结:患者发病期间乱吃药:消炎药、保健补品,脉郁动估计与保健补品有直接关系。

脉案五(虚兼上热下寒):

患者信息:李某,女,85岁。

主诉:烧38.5℃,呕吐,不能进食。

S1脉诊:脉虚,上热下寒,湿瘀,脉热。

用药:黄芪1g,白芍1g,黄芩0.5g,熟地1g,枳壳0.5g,牛膝0.5g,补骨脂0,5g。

S2脉诊:脉体热充盈、柔和,湿瘀减少,上热下寒。

用药:党参1g,熟地1g,黄芩0.3g,石膏0.5g,枳壳0.3g,牛膝0.3g,补骨脂0.3g。

反馈:脉体凉、充盈,次日精神好多,可行走,饮食还不行。

S3脉诊:脉虚,湿瘀。

用药:黄芪1g,党参1g,熟地1g,枳壳牛膝各0.5g,补骨脂0.3g。

S4脉诊:脉势起。

用药:黄芪1g,党参1g,熟地0.5g,枳壳牛膝各0.2g,补骨脂0.3g,黄芩0.2g。

反馈:脉体充盈、凉,次日精神佳,体温不高,可进食,行走有力。

脉案六(气液阳虚):

患者信息:马某,男,16岁。

主诉:发病乏力厌食,低烧,37

脉诊:气液阳虚,左右关湿瘀。

用药:黄芪1g,党参1g,枸杞1g,熟地0.5g,补骨脂0.5g,枳壳牛膝各0.2g,直接带药3包。

反馈:次日脉起有精神,食欲增加,后按气液阳虚调理3天,精神佳,脉充盈柔和。

脉案七(气阴虚):

患者信息:陈某,男,23岁,测体温37,咽部不适。

脉诊:右脉郁动,右>左,湿瘀。

用药:党参0.5g,白芍0.5g,熟地0.5g,枳壳0.2g。后以气阴虚用药2天。

反馈:脉平症消。

 新冠当地现状

 振荡脉案

 体会

总结:

1、S中医凭脉用药,坚持唯脉用药,不被症所干拢。此次疫情来势凶猛,发病急,症状轻重不等,平素体质好的回复会快些,老人相对恢复慢些。只要按S中医理念,只管调脉,脉平症自去。

2、关于发热的认识:偏虚的发热较难治疗,实证的发热退热较快,且后遗症状较少。运动较多的人,疼痛缓解较快。患者发高热者(多为阴液不足),后期恢复反而较快,也较少后遗症装,发热不重者不超过39(多为阳虚寒湿或药伤者),恢复较慢,且多有咳嗽等后遗症状。只要脉药对应,疗效特别快。

本次新冠诊疗实践中,虚实大方向有时把握不准。因虚致瘀、因瘀致虚的辨别有待提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