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兖州简史~端信兖州的来历

 渐华 2023-03-07 发布于山东
文章图片1

兖州地处鲁西南,古九州之一,“和圣”柳下惠、“复圣”颜回故里,自大禹定鼎之始,文明之光便播撒在这片丰厚的土地上,四千年来她迈着坚实的步履,走过斗转星移,走过激荡岁月,走过沧桑巨变。

“兖”源于沇水,《春秋》释义为“端信”,形端表正、诚实守信的兖州人自古崇尚仁、义、礼、智、信,举止优雅,口吐珠玑。泗河之水源远流长,运河之都九省通衢,儒、释、道文化交相辉映,人文底蕴厚重绵长。大禹治水心系苍生,三过家门而不入。柳下惠为政以德,信义传天下。颜回身在陋巷箪食瓢饮不坠青云之志,德行冠孔门弟子之首。匈奴鞭笞中原,陈汤义正辞严,“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雄风今日犹存。魏武垦荒屯田秋毫无犯,割发代首赢取民心。诗仙、诗圣日月双曜沙丘城,李杜诗篇万口传诵。法藏奉佛顶骨舍利一路东行,幸遇此方人民善良虔诚,圆满完成万里之缘……悠悠岁月如诗,潺潺流水如歌,高耸入云的兴隆塔见证着“九州福地,端信兖州”之文化粲然,瞩目着兖州人民继续书写时代最强音、传播世间正能量。

文章图片2

大禹,来自远古的过客,手持木与石,持之以恒的磨砺中,桀骜不驯的大江大河为之驯服,从此,兖州便有了一个永恒的轮廓,于是,兖州人把每条街巷都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九州广场上的“大禹治水”铜像和北环路上“大禹指引”塑像永久铭记着他的不朽功绩。

文章图片3

柳下惠——文明的使者,兖州是他的家乡,“端信”之风由他而起,今天的兖州人把“诚信友善”作为践行文明的出发点,惠民小区留下坐怀不乱真君子昨日的印记。孔子宰中都三年,常往来休憩于达巷党,便有了邂逅九岁神童项槖并拜师的故事。“圣人无常师”,孔子为兖州留下了谦谦君子之风,童言无忌的项槖也让世人见证了兖州人的聪明智慧。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志。”是复圣颜回发愤忘食、刻苦学习的写照。颜回是孔子最得意弟子,被孔子排在德行科第一,他跟着孔子学习治国、安邦、平天下的学问,不畏艰辛的行使“仁者爱人”的伟大抱负,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古代兖州“家家自以为颜路,人人自以为由求,人皆知读圣贤之书,文质彬彬乎过人,弦诵洋洋乎盈耳。”至今,“天赐颜回一锭金,外财不富命穷人”故事仍在传播。据《兖州府志》记载:“颜子故居,在滋阳县署前小巷(今兖州区第六中学),相传即陋巷,是颜回攻读的地方。颜回的家乡在现兴隆庄街道之陋地,那里还有个村庄叫“路德”,是不是因颜回故事而来,尚需专家考证。

《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邹、鲁滨洙、泗,犹有周公遗风,俗好儒,备於礼,故其民龊龊。颇有桑麻之业,无林泽之饶。”故而三国逐鹿时,雄才大略的魏武帝曹操选择在此屯田养兵,丰富的粮草保障奠定魏国一统天下的基础,至今保留“屯”名的村庄还有许多。

兖州东门外有一条护城河,河上有一座青石板铺就的酒仙桥,以李白之别号命名。据兖州文化名家徐叶翎缜密考证:“诗仙”李白在此地居住十几年之久,“酒隐安陆,蹉跎十年”即为此说。李白在此娶妻鲁妇并生次子李颇黎,置下大批田产,兖州就是他的“家”,安逸的生活环境下,李白心情愉悦,创作了大量诗作。兖州人为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而建筑了“青莲阁”,现位于金口坝背黑风口附近,大殿里有一子一女伯禽、平阳侍奉左右。更值得一提的是李白曾在沙丘附近与杜甫“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杜甫给李白:“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李白寄杜甫:“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李杜这次相逢成就了诗仙、诗圣际遇之千古佳话,被著名学者闻一多称为“日月双曜”,两个诗人一个浪漫一个沉稳,赋予了兖州人丰厚的文化气质。

文章图片4

我是地道的兖州人,祖先是否迁徙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老鹳窝已无法证实。小时候,感觉兖州城很大,害怕迷失只能在周围玩耍,儿童眼中,小街巷仿佛一个模样,窄窄长长,曲径通幽,各家的房屋砖、木、石、土垒就,门楼有大有小,凭门楼判断小伙伴的家。青年时心高志远,羡慕北京、上海、南京、青岛等大城市的繁华,梦想有一天见识天安门的金碧辉煌、南京路的人来人往、秦淮河上的游船如织、蓬莱仙岛的雾气笼罩……而这一切成为昨日的游历,经过了千山万水,还是觉得这个隽永的小城更能安放我的内心,随着年岁增长,更是体会到平平淡淡才是真,眷恋着身边的一花一景,静下心来感受兖州的人文、历史、故物、风闻,丰厚的文化气息、逸闻轶事时不时让我赞叹不已。

文章图片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