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部控制——“职权”与“技术权”的分配,事关企业生死!

 易说学问 2023-03-07 发布于河南

ID:内审师修行与实战

内部控制——“职权”与“技术权”的分配,事关企业生死!

权力是什么,有很多种解释,也分很多种类型。

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权力是管理者行使管理职能的核心武器,没有权力,一切管理都将失效。

对于“个体”来说,能直观感受到的权力,多是外来的强制影响力,即:就算在你反对和反感的情况下,仍然不得不接受的一种规则力量。

企业内部的权力,一般可分两种:

一种是职权(行政权力),靠职务赋予的权力来管理企业,谁坐到权力宝座上,就听谁的。

一种是技术权(专业技能权威),靠专业实力来影响他人,谁更专业更有实力,听谁的。

一、招庸人还是招强人?

有人说:“领导招聘新人,招得都是比自己技术更烂之人。”也有人说:“我们领导招人,只招专业牛人!”

你可能会认为:“招技术更牛的人肯定要比更菜之人,符合组织的利益。”

事实上并非如此!

假如你们是非法组织,类似传销一类的企业,你愿意招更懂行的人当手下吗?

当人们面对巨大诱惹和风险,更懂行之人往往更不愿意遵守其他人的规矩,且有很大可能会取而代之或另立山头。

类似黑帮和江湖组织,管理者肯定要拥有强制性权力,只有这样,组织才能稳定,如果以个人能力和人品来选举谁当老大,还不天天内耗?

就像水浒中的宋江和晁盖,如果不是晁盖被阴死,水泊梁山还不知道会乱套成什么样呢?不用官兵来平叛,自己也会因为内斗而散伙。

再比如军队,如果哪位老兄最能打,就让他当老大?技术型人才就一定能打好仗?

一个例子:李广和卫青。

李广是标准的技术型将军,得军心,懂战阵,个人武力又强,为何不能独掌大权?而卫青则是标准的职权型的,却成了最高统率?

在这类组织里,职权力需要大于技术权的,因为最高领导的意志,必须得到贯彻,任何违反之人,都要受到惨酷惩罚。

只有这样,才有执行力。

尊重职权,会给组织带来超高执行力,还有就是上下级的信任和安全感!

职权主导的管理模式,丧失的可能决策能力!

哪一种合适,还要看对于组织来说哪一方面更重要!

一家企业,招什么样的下属,也是要看他们的业务类型和发展阶段,看适合使用哪种权力结构!

权力分配的外在表现:

1.职权型组织:组织架构层级多,结构复杂,岗位多,决策一言堂;领导们更喜欢招聘比自己弱的下属,不遗余力地扩大自己的团队,人越多越好。

2.技术权型组织:扁平化,权力分散化;领导喜欢招聘专业实力更强的下属和员工。

二、如何理解职权影响力和技术影响力?

大多数职场人,都很容易分得清。

1.职权影响力:参照你的直属领导,一双眼睛天天盯着你,看你迟到没有?上班摸鱼没有?好好干活没?工作完成的怎么样?

你一不小心就会被罚款,必须每天小心应付着的这一类人,他们的权力就是职权。

2.技术影响力:你们部门谁的专业技能更厉害?专业方面的问题都听谁的?平时指导你业务的、教你怎么干的人,他们的权力就是技术影响力。

对于一般人来说,我们肯定喜欢技术影响力的人,他们多数是在帮你和指导你,而讨厌职权影响力的人,他们水平不高不说,还天天盯着你、挑你毛病!

对一家企业来说:最好的权力,永远是职权和技术权的合二为一。

最糟糕的权力分配:分不清职权与技术权,让职权取代了技术权,或让技术权取代了职权。

三、怎么用权?

我们先看职权和技术权的价值都体现在哪里?

以内部审计岗位为例:

1.职权就是公司赋予你的各类调查、评估、建议或处罚等权力。它给了你最基础的权力保障,其影响力直接、强力!

2.技术权,是你的专业度和专业权威,通过你提出意见和建议的价值来体现,通过别人对你专业性的认可度来体现!它能为你带来“高度”和“生存能力”:更高的价值、认可度,以及软性影响力!

对于内审人来说,两条腿都要硬,才能走得更远。

一个不懂专业技能的审计领导,往往只会混关系,内审工作会变得无价值,甚至对企业不利;

一个只懂技术的领导,虽然有技术权威,但身处权力漩涡,不会弄权就会被权力玩死。

四、错配的危害

1.当职权取代了技术权

1)职场官僚化:什么事都听领导的,机构越来越臃肿,每一层级的领导都喜欢招能力比自己更差的人,企业养了一大堆庸人,或蛀虫。

2)决策失误:权力都掌握在玩弄权术又不专业的人手中,他们不关心真正的业务,无论是战略决策或是战术指导,都从“官本位”出发,决策失误频频发生。

这种环境下,领导放个屁都比小人物的呐喊更让人喜闻乐见。

3)企业文化缺乏诚信与公平:不存在伯乐,很多事儿都已经司空见惯或合理化,有能力之人并不会得到重用,反而那些看似情商很高的,很机灵,会溜须拍马的人升职更快。

4)企业内斗下的团伙化、家族化、门阀化。当职权大于一切时,个人的修养和能力已经微不足道,血缘关系和共同利益才是最佳“合伙人”,只要关系在,一头猪也会被包装成了人才。

5)沐猴而冠。有话语权的“假专家”横行,在挂羊头,要么是某些“权力人”的奴才,要么是某些“大佬”的鹰犬。

而应该拥有权力和影响力的技术牛人和真专家,要么被职权人狠狠地踩在脚底践踏和摩擦,要么被同流合污!

当职权被无限放大后,潜规则、官本位就会堂而皇之地成为主流!

2.当技术权取代了职权

虽然很稀少,但在一些专业度很高、权力较分散的机构中,还是有的。

比如:一些创新型组织,或一些初创企业中,一个技术大牛的话,上上下下都得听。

但要记得:技术不是只有一门,有很多类,包括:专业技术,管理技术,沟通技术等等。

当某一方面的技术能力被无限放大后,那一类人的技术权就可能会侵蚀其他人的技术权威和职能权,然后影响组织的决策判断。

因为,企业之所以能生存,靠的是“赢利”而不是“技术”。

当一帮崇拜创新又忽视职权的人成立企业后,弱小时还行,当企业需要快速扩张时,他们不改变的话,就会面临失败。

最大原因是没能改掉“用技术水平说话”的毛病,只尊重某类技术人才,不重视企业运营,不懂市场规则,不懂人情世故,被聘用来的管理型人才也不会被重用,等等!

五、不同类型的企业,权力分配权重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很有道理!

但是,在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左右手的硬度肯定不能完全一样!

我们来评估一个组织是否健康?是否会死?就要看他们是如何分配“职权”和“技术权”的,也就是权力分配的权重!

1.比如一家贩毒(有巨额利润和重大风险类)集团,必须以职权为主,因为,如果你玩技术权,而不考虑职权的影响力,当旗下一名窜街小贩被抓时,集团老大都可能被牵连到,被枪毙,怎么发展?

但是,如果每个人只知道发展下线,掌控下线,而忽视法律和技术,肯定也会玩完。

所以,在这些利益诱获足够大,执行力影响生死的的组织里,职权更重要,比重更大,但也不能忘了技术权。

2.相反,如果是一家技术创新型企业,必须以技术权为主,不尊重技术肯定没得创新,就没得发展,但是只重视技术也不行。

总之,两者的权重怎么分,才是真正的管理艺术!

六、不同发展阶段的权力分配权重

1.萌芽期和成熟期的企业,更适合技术权:大家尊重技术,减少职权的影响力。

2.高速发展阶段的企业,更适合职权,标准化的职能权力要强于个人实力,其目的是要快速抢占市场,争抢资源,标准化和快速膨胀的管理层更有利于快速复制。

3.成熟期的企业。管理技术、人才技能以及市场规则全部标准化、成熟化之后,技术又会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那么,以技术来分配权力就需要占据主导地位。

以房地产企业为例:

第一阶段:上世纪90年代,地产企业萌牙与初创阶段,如果企业能玩得转地产开发流程,懂点房屋设计和工程管理,那么,企业就能发展的很好!

尊重技术,尊重人才的企业,会得到生存和发展。

第二阶段:到了21世纪,地产行业已初具规模,谁先抢占市场,谁的队伍先壮大起来,谁的企业就强大。

这时,职权应该处于权力的主导地位,人才筛选和培养根本不重要,各类培训的核心也只是“规则学习”和“服从”。

此时,规则成了主题:制度流程标准化、运营体系的完整性、执行力第一,等等。

对全体员工的要求,就是听从上级的指挥,技术人员和技术权要服务于职权。

这一阶段,组织层级最多,人员最复杂,内斗戏码每时每刻都在上演,舞弊事件此起彼伏,公司也在快速膨胀,四面开花!

第三阶段:当下,地产行业正由高速发展期转入到成熟期,正是过渡阶段。

地产黄金时代已过,大家以后拼的仍旧是技术实力:“组织能力”、“专业技术能力”、“营销能力”、“资本管理水平”、“财务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

企业到了应该尊重“技术”,尊重“人才”的时候了。

七、企业会不会死?就看你怎么分配权力?

仍以地产企业为例。

当下正处于向第三阶段,向成熟期转化的过渡期,之前通过职权分配而上位的管理者,需要被刷掉,以职权为主的时代也将过去。

如果,你们还是老大说了算,以标准化和制度严格化为主,很快就会面临困境。

1.只会按着老经验走,或只会按照固有流程和制度操作,没有主见,没专业判断力的“人才”,要被高素质人员所替代!

2.没有管理能力,只会上传下达和溜须拍马的管理层,一定要被刷掉!

3.老板们也得变。最高决策层如果再想像以前一样,享受着“躺着赚钱,喊喊口号,发发钱就一呼百应”的成就感,企业肯定会完蛋。

4.行政管理职务,如一些纯粹的行政管理岗位,慢慢转化为服务型和后勤型,地位、薪酬和话语权都要降低!

专业职务会得到重视,专业人才也会被重用。

之前,一直走形式的“技术晋升渠道”也会慢慢走向主流。

5.很多形式化的东西会慢慢消褪,比如:企业文化培训,天天喊口号,搞花里胡绡的绩效考核,全员类的培训与讲座,取而代之的是更人性化、更专业化、更小型化的活动和培训。

6.职能部门的专业判断力、辅助高层决策的能力会得到重视,以财务为例,之前都以核算为主,以后必须要以财务分析、管理分析、经营评价等业务类型为主。

总之一句话:当企业已经走到了成熟期,在管理团队之中,职权影响力的比重必须下降,技术权的影响力需要提升!

升降之间,有大学问:不可畏步不前,也不能操之过急!

企业如此,家国和社会也应如此!

您说呢?

请多多关注转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