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雅聚荟萃」余寅窑青花加彩撇口缸杯:莫愁前路无知己

 雅聚玖藏 2023-03-07 发布于山东

这次雅聚景德镇之行,第一站访谈是在余寅窑。

雅聚与余寅窑的缘分,始于很多年之前。

资深群友们迷恋瓷器几十年,从珠山八友收到当代瓷器,余寅窑在建群之初就是大家共同的爱好。

而创建雅聚的孙爷与余寅窑窑主老余,也是惺惺相惜的哥们。

三年未入景德镇,余寅窑是孙爷必须要去的窑口。

无他,对余寅窑,孙爷接近于痴恋。

这张图,是孙爷的收藏,大三元系列赏盘。

大三元系列是余寅窑很久之前的作品。

很多人没有见过的余寅窑系列。

这只笔筒,也是大三元系列。

同样是孙爷的收藏。

小编看到孙爷的收藏时,立时觉得余寅窑是今生必须要收的藏品。

在这之前,看过余寅窑很多条产品线的东西。

有很多现在超过万元一只售价的杯子,十几万的瓶子。也有批量生产的普品。

一个综合性窑口,自然要有不同价位,不同风格的作品才能适应市场。

而雅聚瓷友的余寅窑高定作品,是小编初见就心动,想复刻,想占为己有的。

与众不同的收藏,是我们共同的爱好。

做的出与众不同精品的窑口,值得我们追捧。

余寅窑不是由擅长某一类作品的知名画师创建的窑口。

这也是很多不知什么原因玩命黑余寅窑的喷子经常拎出来讲的事。

它从创建之初的定位就是综合性窑口。

什么都有涉及,哪一类都有精品。

这就导致了提及余寅窑,其实很难说出他有哪一项是超强的。

比如余寅窑曾经做过冰梅,用的还是知名的冰梅画师,发色幽深,器型精美,都是精品。

但是你说冰梅,肯定不会专门提及余寅窑。

产品丰富,是综合性窑口的优点。

产品丰富,也是综合性窑口的弊端。

在茶器兴起的时代,初始的几个窑口开始调整以后,余寅窑出现。

余寅窑的异军突起,得力于综合性这一属性。

同样的,你说任何品类,余寅窑有,也有精品,但是永远不会是独有。

这有什么好喷。

能做出各种精品也是景德镇的特色,而综合这些特长,选款,创意,不断出新并不容易。

瓷友买瓷,喜欢就买的事,说的好像不从一而终就没了牌坊一样的大义凛然。

着实牵强。

综合性,作品杂,是很多同行诟病余寅窑的统一论点。

小编曾经在很多年前一个余寅窑访谈中,特意问及余寅窑对于代工传言的解释。

而得到的回复与小编对于景德镇的了解是一致的。

这个城市有大大小小上千甚至上万个窑口。

就算是知名的窑口,达到余寅窑占地,窑位设置条件、工作环境的也极为罕见。

这是一座整个城市就是一个综合性大作坊的手工业城市。

这个城市里,制作瓷器的每一个流程都可以细分为藏身于大小作坊里的细微步骤。

每一个作坊几乎都有自己家传脉络。

这个城市的土著,基本都可以数上亲戚,溯源可见极为辉煌的历史。

更不用说经历过陶瓷大学培养的拥有现代绘画技能的高级知识型人才。

越来越多的年青一代,景德镇瓷二代,瓷三代,在引入现代化管理模式。

那么为什么,一个自己也是画师,整合一个现代化企业,做的风生水起,把余寅窑从不知名带起的余国旺,就要被某些人唠叨?

因为他有能量?因为他有理想?

上面这视频是小编随手翻看相册的一些存图。

对于收藏,雅聚的一贯交流原则,是我欣赏你喜欢的所有风格,而我,有我自己喜欢的风格。

瓷友群,茶友群,所谓收藏群,这些修身养性的爱好群,从来是战火纷争处。

能安静地欣赏别人的爱好的人并不多。

几乎每个人都渴望别人同意自己的知识点。

几乎每个谋利润的人都有一些浮夸。

瓷器收藏的藏家们,看过一些书籍,认为自己看到的就是对的。

而瓷器,并不是这样。

我们再精通,也不如世代相传的景德镇人。

我们必须借助他们的技术,达成我们想要的器具。

孙爷说瓷器收藏,有这样几条原则要记得,看的懂,买的到。

看的懂,已经不容易。

书本也好,上手瓷器的经验也好,遇到良师益友的机缘巧合也好,我们比不上家学渊源的景德镇土著。

而我们能借助的,是我们走南闯北的阅人经验。

我们可能看不懂瓷的技术,我们看得懂人。

买的到,其实更难。

如果没有人脉,我们能买到的无非就是窑口推广至销售体系的普品。

窑口的精品,我们很难接触到。

很简单,余寅窑瓷友成千上万,有几个人有大三元系列?

可是,做任何事,人对了,事情可能就对了。

雅聚创建这么久,久处不厌的从来是为人处世态度接近的。

余寅窑的窑主,并不认为瓷友是肥羊,他以友待我们。

每次景德相聚,他从来很热情地对接瓷友。

他拥有与我们瓷友同样的对瓷器的痴迷。

在说起瓷器的时候,他眼中有光。

而这么多年以来,他始终肯在忙碌的工作计划之外,为我们去研发、打样、定制一些我们想要的东西。

比如大三元系列。

比如我们正在推进的几项定制。

雅聚要的,不是那些别人说好的普品,而是我们喜欢的与众不同的精品。

是肯为我们制作精品的窑口。

这只杯子,成品于访谈之后,纪念一下大家时隔三年后景德镇的相聚。

青花加彩的撇口缸杯。

杯内有内诗文。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写诗文的画师,是余寅窑自己培养的画师刘鹏飞。

行书笔墨横姿。

几年下来,已经拥有大师风范。

相对于很多愿意表达主张的窑主,老余其实算是讷言的。

甚至很少见他情绪动荡。

有些利益相关的自媒体,经常会用已经接近于恶毒的文字描述他。

而他就算在闲聊中,也很少多做解释。

但是,与很多状若闲云野鹤无欲无求的窑主不同,老余从不掩饰自己对于窑口发展的野心。

他从来都说的就是,要做有这个时代代表性的瓷。

他想尝试每一种已知瓷类,试试制作每一种类别的瓷器。

这是他的瓷之愿景。

而我们,想要的,无非也是那些被人认真制作的瓷。

我们想要一个窑口、一个时期最有代表性的瓷器。

在被人虚抬价值之前,被人妄议品味之后。

它独特,它用心,它对得起我们辛苦搏命挣来的银子。

这瓷器,对得起我的审美,对得起我的支付。

它在我多年之后赠与儿孙时候,他们会说,哎呀,真好看。

这要求,有没有很难?

当越来越多的人,发现直播,发现展会,发现忽忽悠悠就可以把一只普品卖上天价。

当越来越多的人,为了一点差价,把一只稍微懂行就看不下去的东西评价为天花板。

还是会有这样一些人,踏实想做一些遵循规矩的或者自己认定的瓷器。

这样的瓷之交流,值得人不远万里,千山万水地去。

值得人清茶一盏到天明,不眠不休地谈。

遇到彼此,是命运的成就。

世人怎么说不重要,手中瓷,胜过一切。

扫码加入雅聚玖藏。一起品茗,一起赏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