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纯科普】中国四柱八字发展简史(中篇)——文艺复兴的命理井喷

 法厉无边 2023-03-08 发布于湖南

作者:楚水一枝笔

文章图片1

前言:八字发展简史上篇,交代了四柱八字创始人的来历——李虚中,以及探讨了他的两个历史疑点——他本人到底是三柱论命还是四柱论命,以及《李虚中命书》的作者是否是他本人。

文尾也告知了大家,李虚中的用法是以年柱为主,配合六十甲子纳音五行来论命的,所以楚师称为“古法论命”,现代人也称之为禄命法。 这和我们目前所了解并使用的八字步骤完全不同。

那这又是为什么呢?

四柱八字在发展的过程中,又经历了哪些重大变革呢?

下面和楚师一起进入,命理学最关键的一个朝代——宋朝。


全文会尽量以简易的随笔口谈形式来描述

第二章————《文艺复兴下的命理井喷》

——————徐子平的故事和子平术的诞生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朝,一个充满了矛盾屈辱和历史疑案的朝代,又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这个朝代诞生了许许多多的才子,文学和科技上的造就在中国历朝历代都是可圈可点,独树一帜。可却在对抗外族入侵的国家主权这一关键点上又显得异常窝囊。最近我们所看的《满江红》就是发生在宋朝时期。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宋朝的时代背景:宋朝创始人宋太祖——赵匡胤,本是五代十国中后周的一位将军,因为发动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陈桥兵变,自己当了皇帝。因为自己本人是武官出身,怕同样的事情出现在自己的后世,从此实行重文抑武,削弱武将的地位和权利(也为后来宋朝被外族欺凌埋下了伏笔)。

加上后来他的几个接班人,都非常喜爱文学,高度重视文人教育,也就使得读书人的社会地位在当时非常之高。我们所常听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便是出自宋代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赵恒之口。而宋神宗的一句:“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更加奠定了宋朝319年高度官本位思想和读书人的身份。

在这一极端的社会价值和教育导向下,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和科学创新,以及文学复兴。所以这也是目前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很多学者共同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时期。

而在这一背景下,我们的四柱八字也来到了一个历史发展环节——从古禄命法到现今的子平法。


也就是古法论命,改革成为如今我们所熟知的今法论命。

而今法论命的关键人物,是一个基本没有历史痕迹的人——徐子平

关于他的传说很多,有的说他是宋朝之前,五代十国的人物,有的则说他就是宋朝的人。后世的小说家更是把他和陈抟老祖,吕洞宾这些人列入一块去,都在华山修行术数。

所以这篇文章主要来交代一下关于今法论命的诞生流程和其中一些关键人物的事迹:

宋朝时期,主流的论命手法仍然是李虚中的那一套以六十甲子纳音五行为框架的论命体系。

而在北宋建国早期,发生了一次重大的政府问题,也是遗留千古的历史疑案————“烛影斧声”。 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暗杀哥哥夺权登基(保留疑问),一时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很多士大夫用命理质疑赵光义登基的合理性,这无疑给新皇帝赵光义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从此禁止算命,并将很多命理相关的藏书进行销毁。

而一些有识之士为了保留藏书,就将一些珍贵的书籍带到了民间。

从此流行于上流权贵们的专享之物,开始进入了民间基层,并得到了延续和发展。

文章图片2

而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到一篇当时轰动命理武林的著作——《珞琭子赋注》,作者署名:东方朔(也就是汉朝那位奇人)当时各家命理研究者如李仝,王廷光,释宏莹等人都前后陆续地给这篇作品做各家个人的注释讲解。

首先交代一下珞琭子是谁?

现在很多网站,如百度百科这些,都将这位珞琭子定为春秋战国时期的秘之人物。但从古至今也有很多学者否认这一说法。

那么真实情况是什么?

在楚师后来的调查中,这位珞琭子所指便是南北朝时期的“山中宰相”——陶弘景,这位也是来头不小,道教里上清总宗的代表人物,也就是如今的茅山宗,是他们的第九代宗师(也就是我们看电影电视剧小说里的茅山道士)

文章图片3

说珞琭子为陶弘景。

​ l 一是陶弘景历史上便自称珞琭子,在《珞琭子赋注》中,释宏莹在赋文序中就明确讲到:珞琭子是陶弘景,一生为很多命理书籍做赋注。

l 其次,《珞琭子》原文中这句话:臣出自兰野,幼慕真风。便可得到诸多线索。在文言文的运用下,“兰野”是一地名,而查“兰野”,有一首收录在南朝梁·萧统《文选·卷二十二》游览类中的诗,诗名为《车驾幸京口侍游蒜山》记载了“兰野”一词,作者为南朝文学家颜廷之,与陶弘景恰好同为南朝时期之人。萧统也正是与陶弘景的君主梁武帝萧衍的长子。

l 而再查“蒜山”,在江苏镇江境内,镇江就在南京边,而陶弘景就是江苏南京人。 此刻便可以直言断定。此文之中的珞琭子便是陶弘景无误。

l 其中两点迷思,其一,《珞琭子》的作者似乎刻意留名,将此作品与陶弘景做捆绑。其二,陶弘景为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国人,从陶弘景离世的时间到八字体系的先驱者李虚中出生还有225年。这里面四柱八字体系尚未有明确的文章或作品佐证成型。且根据陶弘景在南朝时已获得的山中宰相的名气与四柱八字如此空前的论命体系,不可能如此寂寂无名。

l 而且,《珞琭子赋注》中所用的信息乃是唐朝中后期唐宪宗中所生的八字信息,由此可见其中猫腻甚多。目前学者认定此作品为唐朝中后期,宋朝之前的作品。

东方朔是汉朝人,陶弘景是南北朝人,这两哥们差了不知道多少个世纪。

​看过《中国传统四柱八字发展简史上篇》的朋友是不是感觉有些熟悉?没错,这又是一次托名的作品,就像《李虚中命书》一样。都是后人借着前辈的名气来替自己作品打广告。

话回正题:

当《珞琭子》出现后,上文提到的李仝,王廷光,释宏莹等三人都为这本作品做了注释讲解。李仝完成注解是在公元1059年(北宋宋仁真嘉祐四年十二月),王廷光完成注文则是在公元1123年(北宋宋徽宗宣和五年八月),而释昙莹是在公元1127年(南宋宋高宗建炎元年丁未月)完成。

但这三人均无非常清晰的事迹考究。王廷光、李仝个人信息基本全无;而关于释昙莹的信息则出自——与北宋沈括《梦溪笔谈》齐名的南宋洪迈的《容斋随笔》中,大体信息记载为:释昙莹是嘉兴人士,是一个研习易经易学的僧人,但多余内容却并未过多着墨此人,而这个人也就是八字发展简史上篇里提到的那个莹和尚。

这三家虽然都做了注解,但体系和框架仍然在古法论命之中。这侧面显示出了,当时的宋朝整体的八字命理学,仍旧是以李虚中那一套古法论命——禄命法为主的。

而这时,划时代的那个男人——徐子平,带着他的《珞琭子三命信息赋注》来了,从而开辟了命理学的新纪元。

目前有部分学者认为徐子平这个人不存在,他就是《渊海子平》的作者——浙江钱塘的徐大升。

l 但这一说法是不对的。很多刚入门者将《渊海子平》这部命理著作的作者徐大升当做了徐子平。 因为这本书名为子平两字。且恰好他们二人都共用一个徐姓。所以在诸多读者眼中,以自己的名字作书,似乎也合情合理了。

l 首先,徐子平是确有其人的,目前的记录是南宋初期(公元1135到1146年)的人物,而《渊海子平》的作者徐大升是南宋末年时期(公元1253到1258)的人物,而佐证这一说法的出处便是明朝戴冠所著作的《濯缨亭笔记》,此书具有相当的史料价值,可信度非常高。

l 而一个重要的定论是,徐子平所作的赋注《珞琭子三命信息赋注》里的命理案例——胡茂老,此人,原名,胡松年,曾担任尚书一职,宋高宗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签书枢密院事,第二年便辞职了,公元1146年过世。

l 而其他三家的赋注均处在北宋中后期,南宋初时期。总体相差不远。 l 且哪怕沿用明朝小说家刘玉的小说《已疟编》的说法,将徐子平定为五代十国之人,那子平和大升这两位所相差的时间只会更为遥远。会在200年左右之间浮动。那更加遥不可及,八竿子打不着了。

l 而根据沈诚所写的《子平源流辨》中所得知:子平秘术,后来在宋孝宗淳熙年间(公元1174到1189年之中)传于淮甸(淮河流域江苏,安徽这里)一带的一个术士——冲虚子,而后冲虚子又传给了一个僧人——僧道洪,之后僧道洪进入浙江,传给了《渊海子平》的作者——徐大升,而徐大升在南宋宝祐年间(公元1253到1258年)开始作序《子平渊源》

那么根据以上的时间线,我们得知了子平术的大体传授路线:

徐子平赋注珞琭子(公元1135年到1146年) 传授给

——冲虚子(公元1174到1189年之中)

——后传于僧道洪(不知具体年间)

——最后传到浙江钱塘,也就是杭州的徐大升,后徐大升开始创作《子平渊源》(公元1253到1258年)

而贯穿这条传播主线的一个细节点便是,今法论命——子平术在创立的初期,一直是以一个师徒之间的“秘密传授”方式延续的。

​————所以这也是一条反驳没有徐子平这个人说法的重要论点。有个别学者用宋朝另一本重要的论命书籍,廖中的——《五行精纪》来驳斥徐子平的是否有其人。

廖中本人是科举失败,后来回家收集了很多当时的算命资料。请当时的丞相——周必大 为自己的《五行精纪》在公元1196年做了序。

而《五行精纪》里面的内容均是主流的李虚中古法论命和纳音五行,和子平术不搭边,这也是上文所提到的——秘密传授,因为传播的范围有限,所以廖中收录不到,自然也是情理之中了。

而真正将子平术推到世人眼前的,便是这位徐大升。

《渊海子平》是真正意义上第一本子平术合集,虽然作者是徐大升,但却并非是他所写,而是他所整理集合编著的。

换个理解便是《渊海子平》把当时朝代的许多命理研究名儒的文集理论都集合起来,而成此书。故名《渊海子平》。

渊海,本身有汇聚汇集之意。

而《渊海子平》之“引”中也是明确说到:“作渊海之书,集诸儒之义传布,至今悉皆宗之。”这里的“集诸儒”尤为清晰明确,就是收集各位研究者的理论的意思。

而在明朝时期又不断增补了很多内容。所以如今我们所读的《渊海子平》和徐大升本人所编著的并非完全一样。而是原著的增补版,也可以理解为内容加量版。

而徐大升本人也著有两篇四柱命理作品,为:《三命渊源》《定真论》后均被后人注释讲解,如《详解定真论》,后被收录于《渊海子平》中

话说到这里,其实我们也大体明了,《渊海子平》从来不是什么经历实战的佐证准确率后的作品。而是一本“四柱八字术数的理论集合体”。

不论准或者不准,行不行得通,真真假假,实用的不实用的,准确的,不准确的,只要是和四柱八字沾边的,都会被收录进去。

所以在这本书中,各类特殊格局,外格等也逐渐展现世人眼中。是众多当时江湖派,书房派命理学者们的理论集合体。

这本书,最难得是历经百年后,理论涉及非常广,等于是一个将研究八字术数同行们的猜想,假设,经验理论的集合的母体。

但对于读者最难的也是同样这点:研究者需要自己去芜存菁,从中甄别正确的论法。因为其中搜集的理论与资料,编著者本人在古时,根本没有任何资源和足够的志愿者八字去一个个地求证核实其中的理论是否准确。

而这也是为什么有部分读者对《渊海子平》嗤之以鼻的原因,而另辟蹊径,如纯旺弱派之流。是因为世人根本没明白这本作品的由来。

而世人很多时候都是以点概面。一条不通,便否定全局。

等于说将60%的正确答案给你,但这里面同时也掺杂了40%的错误答案。

这就需要命理师们去一个一个的论证实验了。这也是一个庞大且苛刻的研究工程。因为要有足够的实验人数和刚好能对应理论的正确八字。

最终结论:

​ ​唐朝李虚中创造古法论命后,一直到了宋朝结束,古法论命仍然是社会主流的论命手段。 宋朝时代,学术氛围非常浓厚,文人盛行,也非常流行算命,这也带动了命理学的发展。其中有一部《珞琭子赋注》流行于世上。很多人都为它做了注解,但都没有脱离古法论命的框架。

直到北宋后的南宋时期,有一个叫徐子平的人,史书记载他是东海人(江苏连云港一带),在李虚中的基础上,重新改造了四柱八字的体系,并留下了他唯一的作品《珞琭子三命信息赋注》。

后来传到了淮河一带的(江苏淮南,扬州一带)一个叫冲虚子的道士手上,之后冲虚子又传给了一个僧人叫僧道洪,后又传入浙江杭州的一位学者,叫徐大升。

可以看出传播的路线是从江苏南下进入浙江的。 ​

后来徐大升不断收集论命资料,创造了历史上第一本子平术的合集《渊海》,后过了二十年后,宋朝就灭亡了。(注:《渊海子平》原称叫渊海,后来到明朝年间,被不断添加各种诗诀和理论,被官方将《渊海》和《渊源》合并成了一本书,并改名《渊海子平》)

而同时期,一本专门收集算命资料,叫《五行精纪》的,因为子平术是以师徒秘授,且传播较小的情况下,没有收录到。 所以徐子平创造的全新的四柱八字,真正活跃的时期并不在宋朝。这门术数真正活跃的时候,却是在明清时期。

下面和楚师了解一下,徐子平的今法论命:

文章图片4

徐子平的今法论命,是以为日柱,注意,是日柱,整个日柱,包括日支所藏之气为主的,而经过了徐大升的修改后,则是以日干为主了,也就是单以癸水为主了。

此外,格局的概念也逐渐开始萌芽,十神的体系(财官印绶食伤)也开始正式进入论命应用。

宋朝时期并没有太多合适的推荐书籍,因为宋朝是子平术萌芽建立的初期,而真正活跃的年代则是在明清时了。

宋朝篇结束,接着进入命理作品爆仓的时代——明清和民国时代。

唐朝(李虚中的那些事儿)→ 宋朝(命理学井喷的时代)→明清/民国(八字发展的高峰期)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