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知识

 耕夫的图书馆 2023-03-08 发布于甘肃
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家对“笔势”有怎样的观点?

【小知识】

王羲之的笔势论中强调了“形”与“势”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不同的书体需要不同的笔势,而笔势又是由缓急、节奏等因素构成的。在学习书法时,初学者不应过于追求字体的形式,而应该逐步练习,勤加练习是练字的关键。王羲之的笔势论也揭示了书法审美中艺术节奏感的存在。

羊欣和王僧虔都是著名的书法家和品评家,他们对书法作品的品评中也提到了对“笔势”的思考。羊欣依据“骨势”审美标准,提出了字体的“肥”、“瘦”、“骨势”、“媚趣”论,借此表达书家的个性和审美品位。而王僧虔则认为好的书法应该是形神兼备的,即以形写神。在书风和笔势的关系中,他提出了“贵神贱形”论,即认为书法应该以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在评价书法时,王僧虔也提到了“力”、“媚”等因素,这些因素都是构成笔势的重要元素。

从王羲之、羊欣和王僧虔的笔势论中可以看出,书法作为一门视觉艺术,其审美标准和品位不断演变和发展。不同的书法家和品评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标准和对笔势的思考,这些思考和标准都对中国书法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附·王羲之书法《朱处仁帖》欣赏

释文:“朱处仁今所在。往得其书信,遂不取答。今因足下答其书,可令必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