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司马光:美人撩拨不动他心弦,终日只知道谏言,死后险些被开棺?

 雪忆柔 2023-03-08 发布于黑龙江

      司马光和妻子成婚三十年未能生育,一日,妻子将一位美人塞到司马光的书房,此女风姿绰约,娇滴滴的惹人怜爱,最后竟被司马光骂跑了。岳母无奈,只得帮着女儿再次给司马光安排一场邂逅......

您知道历史上有哪些性情严肃、行事古板的人吗?

比如著名的理学大师——程颐和程颢兄弟,便是性格极其古板的人,张口闭口就是“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这一套。不过,真要论起严肃不苟言笑,司马光绝对是当仁不让的,正是这样的性格也形成了司马光独特的人格魅力。

他喜欢谏言,甚至堪比魏征。他无儿无女,却深爱发妻一生。他为民请命,死后竟险些被开棺曝尸。

那么,司马光究竟有怎样的人生?

       一、个性耿直,善于直谏

作为家喻户晓的历史名人,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可谓无人不知。不过,就是这样一个懂得在危急关头灵活思变的人,生活中却是一个不善于转圜的人。

说白了,司马光就是个“老古董”。

举个例子,一次元宵佳节,宋仁宗带着百官登上城楼赏灯,而城中有女子相扑表演。百官看得乐呵,司马光却倍感羞辱。在他看来,这种行为有伤大雅,更是有辱斯文。宋仁宗也是闲的了,他明知道司马光这个人冥顽不灵,偏要打趣地询问他观后感。结果,直肠子的司马光直接连同仁宗也怼了,弄得皇帝也只能尴尬一笑。

这就是司马光,一个做事直来直去的人。事实上,他本就是善于直谏的人。

众所周知,宋仁宗一生无子,他为此想尽办法,甚至不惜被后世揣测为“贪色”,却始终没有一个皇子能长至成年,以至于立储的问题一拖再拖。为此,百官异常焦虑,生怕仁宗有个万一,这储君之位便无人继承。可以说,前赴后继劝仁宗立储的大臣屡见不鲜,司马光也在关键时刻出手了。

一次,宋仁宗再次病倒,群臣也开始焦虑起来。司马光当仁不让,也不顾仁宗身体状况,一连递了好几份奏疏,内容都是请求仁宗立储。

司马光的一番话也十分贴心,他对宋仁宗说:“想来有许多人对陛下说千秋鼎盛,不应考虑立储这等不祥之事。但佞臣只想推举与自己亲近之人,而陛下是明君,岂能分辨不清呢?”

这一次,司马光说动了宋仁宗。在韩琦等人的齐心劝服下,不久,赵宗实再次被确定为了继承人。一个“再次”也体现了赵宗实一生的无奈。

当然,司马光敢于谏言的也不止这一件事。

宋仁宗上元节想外出游行,司马光率先谏言阻止。宋仁宗在宫中设宴,司马光还要参奏一本。总之,在司马光看来,皇帝就该本本分分地为民执政,不该有过多的个人私欲,更不能浪费库银。

司马光的奏疏也比较频繁,他就像个刺头一样,没完没了地叨扰宋仁宗。乃至宋真宗赵宗实继位,司马光依然不改愤青本色,一如既往地上疏谏言。

可以说,司马光和宋仁宗这对君臣是相互成就的。而司马光更要庆幸自己生活在包容的北宋,才能成就贤臣之名。

       二、忠贞不二,携手一生

除了为人忠耿,刚正不阿外,司马光的爱情故事也是值得后世津津乐道的。

在开放富庶的北宋,士大夫都有纳妾蓄妓的风尚。更何况,北宋的官妓又都名气十足。但是,司马光却能在大的社会背景下坚守初心,着实不易。

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司马光与发妻张氏成婚多年都未能生育。在那个礼教森严的时代,张氏为此终日惶恐不安。如果夫家不能有后,而张氏作为当家主母又不为夫纳妾,便会被世人耻笑为“善妒”。当然,温柔贤惠的张氏不惧怕流言蜚语,只是更想为丈夫留后。

司马光的家族别有特色,司马氏世代聚居在一处,作为大家族却门风森严,家风和睦,这是十分难得的。

考虑到丈夫的声名,张氏屡次劝夫纳妾,都遭到了司马光严词拒绝。但张氏也是十分焦灼,便只能采取下策。

一天,张氏未经与丈夫协商,便高价买回一个美人。这位美人不仅年轻有姿色,而且水蛇腰的身段颇有魅力。张氏看到她之后,心中虽然酸涩,却也松了一口气。于是,便将她安置在了司马光的卧房等待。

等到司马光下朝归来,见到美人竟毫无反应,八成他是将美人当作家婢了。张夫人见状颇为无奈,只好让美人跟着司马光又进了书房。

这美人颇懂得搔首弄姿,可是无论她如何摆弄风情,司马光都没有正眼看过她。但见这美人拿起一本书,便娇滴滴地问道:“请问先生,中丞是什么书呀?”

这是明摆着美人在调情,结果这个古板的司马光非但没有领情,反而一巴掌拍在书案上,怒气冲冲地呵斥道:“中丞是尚书,是朝廷的官职,怎么会是书!”

结果不消说,美女自然是被气跑了,张氏极其尴尬,心里也越发着急。最后,还是司马光的岳母出手了。

一天,张氏拉着司马光回娘家赏花,趁着大好春光之时,张氏的母亲便在司马光休憩时,偷偷地安排了一位娇美的丫鬟去侍奉。谁知,司马光丝毫不客气地怒斥对方:“走开!我的夫人不在,你来这里做什么!”

很快,这番话传的宾客皆知,大家哄笑一堂,甚至有人将他们夫妻比作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张氏听后心中真是百感交集,又有欣慰,又有无奈。此后,再也没人向司马光提起纳妾,他与夫人张氏携手走过了三十年始终未能生育,便将自家的侄子司马康收为了养子。

大家一定觉得,遇见司马光是张氏一生的幸运吧?司马光的忠诚自然是让人羡慕的,不过他也是个食古不化的人。用现代语言来形容他,就是极其不懂情调。

又是一年元宵节,张氏想外出去赏灯,司马光便阻止她说:“家里明明就有灯,何必出去看?”张氏便笑道:“出去也不止看灯,还能看人啊!”您猜司马光是如何回怼的?他反问张氏:“看人?这可真是奇了,难道我是鬼不成?”

这便是司马光,一个表里如一且始终如一的人,一本正经,不苟言笑,他的生活一定缺少乐趣,但他确实也是个值得尊重的人。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司马光最后位极人臣,可是张夫人过世时,他甚至拿不出钱来埋葬爱妻。最终,司马光只好将家中仅有的三顷薄田典当了,这才凑够了买棺材的钱。

要知道,司马光为官四十载,身居高位却如此清廉,又让那些贪官污吏如何自处呢?

柳永写词,是流连烟花丛的灵感迸发。北宋大多数词人,都爱在与美人缠绵中,写下缱绻的作品。很显然,司马光把自己活成了异类。

值得一提的是,北宋还有两个人与司马光品性相投,坚决不纳妾狎妓,他们便是王安石和岳飞。您瞧,品格优秀的人总是能够坚守操守,这便是他们与常人最大的不同。

他或许生活不尽人意,但两袖清风自得人心。

       三、清正廉洁,死后余波

从官场的层面来看,司马光与明朝的海瑞又有几分相似。他们都是一样的刚正不阿,也是同样的清正廉明。

司马光晚年时体弱多病,身边竟然连个侍奉的仆人都没有。司马光的朋友怜悯他的境遇,便要出资50万钱,为司马光购买婢女。但是,司马光却坚决地推辞了,他的一番话在如今听来依然让人敬重不已。

司马光说:“我这数十年来,连肉都不经常吃,穿衣服都不敢絮太多棉花,哪里还敢用50万钱的奴婢?”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廉洁的清官,死后却差点被开棺曝尸,这是何故呢?一切还要从轰动北宋的“王安石变法”说起。

司马光和王安石本是好友,按理说,他们都是那般执着且忠心报国之人,本该成为一生的挚友。但是,宋神宗继位后开启的变法,也使得司马光和王安石走上了对立面。这一场变法轰轰烈烈,却深深地触动了以太皇太后高滔滔为首的阶级利益。所以,变法从开始便注定了失败。

而司马光和王安石这对好友,也划分成了“守旧派”和“改革派”。司马光更是被高滔滔提拔为当朝宰相,以废除所有新法结束了这场规模浩大的变革。也正是因为司马光阻碍了变革的步伐,被王安石抨击为固步自封。

值得一提的是,在得到高滔滔的重用时,同为旧党的邢恕忍不住提醒司马光:“相公难道不知,今日废除新法虽乃太皇太后授意,却是子改父之法令,日后您又该如何自处呢?”

邢恕这话说的明白,也是为司马光考虑周全,可是司马光的回复着实让人泪目。

司马光说:“身为人臣,我所做之事,都是为赵氏考虑。”

他将个人小利抛诸脑后,邢恕表示尊重,却也为司马光担忧,于是感叹道:“赵氏安矣,司马氏危矣。”

司马光却义正词严地说:“赵氏安则天下安,区区司马氏何足挂齿?”

邢恕自然没有司马光的胸怀,而司马光也并非因循守旧的顽固派,当时的司马光只在意“节流”,王安石恰好提倡“开源”,两个人都想国强民安,他们的争论焦点就是“青苗法”。司马光向来关心民生疾苦,无法接受因“青苗法”造成百姓的青黄不接和十室九空。

从现在的角度看,司马光和王安石谁都没错,处在当时的背景下,司马光不肯牺牲百姓的利益,便否决了王安石所有积极的探索。即便他思想狭隘,也是站在疾苦百姓的角度思考问题,初心总归是善意的。

公元1094年,在司马光过世8年后,变法派重新上台,请求宋哲宗下诏损坏了司马光的赠谥,还有赐给他的墓碑。直到一百年后,在靖康元年才恢复司马光配享太庙的权力。而这期间,他也差点落个被开棺曝尸的下场。

我们重温这段历史,回看司马光的一生,他恪尽职守,严于律己,中正廉洁,每在任上必受百姓爱戴。而他为人纯孝,性情淡泊,谦恭节俭,深受家人朋友依赖和信任。

而他,甚至曾与孔子、孟子被奉为“儒家三圣”。

这就是司马光,权财无法动摇他,美色无法诱惑他,俯仰皆无愧于天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