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斜面上的板块

 新用户65120Joi 2023-03-09 发布于山西
如图所示,粗糙斜面倾角,斜面长,斜面底端A有固定挡板,斜面顶端有一长度为h的粘性挡板BC,CD为一段半径的圆弧,半径OC与竖直方向夹角为,OD处于竖直平面上,将质量为m、长度为L,厚度为h的木板置于斜面底端,质量也为m的小物块(可看作质点)静止在木板下端,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木板上端若到达斜面顶端B点会被牢固粘连,物块若到达C点能无能量损失进入圆弧。若同时给物块和木板一沿斜面向上的初速度,木板上端恰能到达B点。现给物块沿斜面向上的初速度,并给木板施加一沿斜面向上的恒力。物块刚好不从木板上端脱离木板。已知木板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物块与本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μ2>μ1,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sin370=0.6,cos370=0.8。
1)求v0大小;
2)求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3)给物块沿斜面向上的初速度v0,并给木板施加一沿斜面向上的恒力,若改变s的大小,木板能在与物块共速前到达B端且物块进入圆弧CD后不脱离圆弧。求s的取值范围。
         
         
         
          
         
纯力学问题,文字量大,道具品类多,板块已不屑于放在水平地面上了,转移阵地,搬到了斜面上,同时有了圆弧轨道。根据题中描述,出现了“恰能,刚好”这样的字眼,大概率有临界问题。若有“恐板块症”的同学,这个题目估计就要全部放弃了。
         
板块问题的核心有两点:摩擦力和相对运动问题。
         
高中阶段的摩擦力需要细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否则极容易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当滑动摩擦力处理,因为静摩擦力表现得比较隐性,同时大小的计算不像滑动摩擦力那样有现成的公式,都是具体情景具体计算。
         
相对运动的突破实质就是换个参考物,A相对B的运动,就是把B当参照物对待就可以。可能是在地面这个默认参考系的熏陶下,一下子摆脱不了对地面的依赖。可学习最大的用处,我倒感觉就是换一种眼光、思维来看问题,多角度、多样化的看问题,避免单一、执拗。
         
题目解答
(1)问就有难度了,同时给板块一个初速度,两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时什么情况?有的同学就没法分析了,板块间的摩擦力是静还是动?就没法判断了。
         
怎判断呢?没定论时最佳办法就是假设。假设板块相对静止,两者之间要么没摩擦力,要有也是静摩擦力。整体法受力分析可求出一个加速度,再隔离受力少的求解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只要大小没有超出最大静摩擦力,那就说明两者之间是静摩擦力,否则就是滑动摩擦力。
         
假设给定板块一个共同的初速度后不加主动力两者相对静止。则有:

然后隔离物块:

解得:

结合题意有:

所以板块相对静止沿斜面向上减速。

(2)问才算真正开始考板块了。

注意板和块的初始条件,块有初速度,没有主动力;板有主动力,没有初速度。运动情况分析:块减速,板加速。板块问题的难点是共速之后的受力、运动分析。
         
一般的理解,块运动到板的上端时刚好速度相同,就应是满足刚好不从木板上端脱离的条件了。
         
可选用的规律比较多,牛顿运动定律是传统选择,动能定理、动量定理也可以,相比牛顿运动定律仅是绕过了加速度。
         
最简算法应该是相对运动。块相对于板做匀减速运动,相对速度从初速减为零。
解出的结果有点不对劲,μ21,不符合题意,这说明板块速度相等时块并没有到达板的上端。
         
共速后再做判断,板块的焦灼点就在这。板块的加速度等大反向,质量相等,说明整体所受合力为零。所以共速后的可能情况有:保持相对静止匀速运动;块减速、板加速。块加速、板减速的情况不可能出现。其余两种可能情况中,块减速、板加速也不可能,若有这种可能,则无法满足块刚好不脱离板这个条件。
         
如此判断后,得到的结论是:板块共速后,再相对静止匀速运动,板碰撞B点后停止运动,块减速到B点速度刚好为零。μ2的值不小于斜面倾角的正切值,否则不可能在共速后做匀速运动。
         
         
重列方程:
         
         
(3)问的初始条件沿用(2)问。要保证板块共速前木板到达B点,这就需要满足:
对木板

对物块这应该是考圆弧最高点和与圆心等高处的运动情况了,物块不脱离轨道的两种情况,要么从最高点转过去;要么到了圆心等高处再溜下来,溜下来的情况容易漏解。
   

板块问题本来就是难点,放到斜面上难上加难,一般同学这样的题目第一问估计就要放弃了。多物体问题本来难,再加上摩擦力这个难点。把问题就进一步复杂了,相比静电场、静磁场中的受力分析,感觉还是有摩擦力的纯力学问题更折磨学生。

想要突破,首先要打破地面参考系的思维束缚,因为不论摩擦力还是相对运动,实际都是参考系的认识问题。换过这个思维来,这类问题也就好突破了。感觉借用数学上的向量减法来说明相对运动好像效果好点。  

换思维是个难事情,竖直圆轨道最高点的速度问题,只有重力场还行,再加一个匀强电场就晕了,实质还是个恒力做功问题,就是调不过来。还有就是平抛问题和类平抛问题,就是个套牌,换个方位,可实际中就是难以转化过来,这可能就是一种思维难点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