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文)〔双调·庆东原〕孔尚任 文|01一线 孔尚任(1648年11月1日—1718年),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随园诗话》作东堂),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清初诗人、戏曲家。孔尚任继承了儒家的思想传统与学术,自幼即留意礼、乐、兵、农等学问,还考证过乐律,为戏曲创作打下了音乐知识基础。青年时代曾努力争取由科举进入仕途却未达到目的。后康熙帝谒孔庙,因讲经而受到康熙帝称赏,由秀才成为国子监博士。其间创作了传奇剧《桃花扇》、《小忽雷传奇》(与顾彩合作)和杂剧《大忽雷》等。孔尚任以文学成就为著,是著述等身的文学家。他成为秀才后,为衍圣公府编志修谱,受到称赏。尤其是创作了《桃花扇》传奇,很快蜚声剧坛,朝野盛演不衰。孔尚任与洪昇被并称为“南洪北孔”,被誉为康熙时期照耀文坛的双星。他们的作品《桃花扇》和《长生殿》代表了中国古代历史剧作的最高成就,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奇葩。 《桃花扇》,是孔尚任隐居石门期间,草成《桃花扇》初稿,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最后定稿,费时约20年。石门草堂。即石门山孤云草堂,是孔尚任隐居读书著述之处。石门山在曲阜城东北50里处。康熙十七年(1678年)九月十二日,孔尚任约集族弟孔莓垣、孔敬思同游石门山,为其景色吸引,便洒酒为盟,决定于此隐居。山之右侧主峰,名为涵峰,海拔406米,青翠耸削,石面孤悬,犹如巨掌,昔人读书之屋正是建此巨石之上,但已破旧不堪。于是,孔尚任将此书屋重新修葺,建成孤云草堂三间,安置木榻布帘,茗碗炉香,隐居读书。孔尚任于此住有4年之久。此后,孤云草堂日渐倾颓。曲阜解放时,已只剩断墙败瓦。孔尚任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正月上元前,卒于家,葬于曲阜孔林内环林道北侧。墓高约3米,直径约6米。墓两侧各有古柞一棵。其子孔衍谱、孔衍志为其墓前立碑一幢。石碑高3.6米,宽0.93米,雕龙碑头上书“大清”二字,碑文为“奉直大夫户部广东清吏司员外郎东塘先生之墓”,由“赐进士出身诰受奉直大夫,原任巡抚山东等处地方督理营田、兼理军务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年家眷侄陈世倌拜题”,下署“雍正十三年岁次乙卯四月谷旦”,均为楷书。碑前设石供案。 历代人们对他的评价有清人刘中柱:“往昔之汤临川,近今之李笠翁,皆非敌手。奇而真,趣而正,谐而雅,丽而清,密而淡,词家能事毕矣。前后作者,未有盛于此本,可为名世一宝。”(《桃花扇题辞》)清人刘廷玑:“海内之重东塘者,不仅诗也。即以诗言,而《湖海》《岸堂》《石门》诸集,盈尺等身,亦洋洋乎当代之大家矣。”(《长留集序》) 文学史家赵景深:孔尚任是一个具有儒家正统立场和思想倾向的士人,一需要依附于统治阶级。他对康熙皇帝一度怀着强烈的感激之情,但因为不得志,他对清廷的掌权派不满,他希望施展才能,不羞谈仕途经济。但在浊流中仍然保持着自己的情操,并且对历史和现实有自己的见解。他时而讴歌新朝,时而怀念故土,时而攀附新贵,时而与遗民故老神交莫逆。清初复杂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形成了他复杂的变化着的思想立场。 2023年3月3日周五晚上长青散曲总46期课后一练第21期,以〔双调·庆东原〕曲牌格律和主题“孔尚任”写曲。至3月10日要完成作业。曲律:〔双调·庆东原〕又名〔郓城春〕。据义山师《元曲鉴赏辞典》后所附《元散曲常用曲牌简谱》,谱式如下:平平仄,×仄平(韵),×平×仄平平去(韵)。平平去平(韵),×平去平(韵),×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去(韵)。此曲共八句,六韵。首句和七句也可用韵。第二、四、五、六句末字均以押平声韵为宜,但亦可押上声韵。第四、五、六句有作鼎足对者,第七、八句多用对仗。低茅舍,卖酒家,客来旋把朱帘挂。长天落霞,方池睡鸭,老树昏鸦。几句杜陵诗,一幅王维画。今得闲,我完成习作,提交作业。并做成本期公众号留念。敬请大家点评!〔双调·庆东原〕孔尚任 (中原音韵押先天韵) 儒家显,意志坚,前朝事里明思辨。少年得贤,青年进勉,遗世名篇。展现赤诚言,赋就桃花扇。〔双调·庆东原〕话孔尚任《桃花扇》之李香君 (中原音韵押家麻韵) 桃花扇,涕泪花,悲欢离曲风雷话。烛光影匣,珠帘梦纱,心愿还家。不负志诚嘉,浴火朝宗卦。——本文系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另外,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若作品中的文字、美术、摄影等有涉及您的版权问题,请您及时与我取得联系,我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转载内容或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