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此次外感患者中医六经辨证

 曹老怪 2023-03-09 发布于江苏

症状:1、咳嗽(寒湿入肺,肺气郁闭不宣)对策:宣肺兼除湿(代表方剂:麻杏薏甘汤加减)此时切不可收敛过度,以免闭门留寇;此时邪入太阴肺气,六经归属太阳表证;

2、腹胀伴矢气、便溏,如果是服用桂枝汤后出现的腹胀,则是使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指证,条文“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此时为太阳表证仍在,合太阴里证。

3、咽痛,考虑为少阳经(胆经、三焦经)、少阴肾经;所以,此种咽痛多以热证为主,考虑下半年为厥阴风木在泉,风火相及,扰动相火,引动伏火,此时应加大芍药用量,其应在此基础上加用乌梅(30g)或者姚氏“连梅饮”,因少阳之邪易转入厥阴,用乌梅、白芍之品酸敛津液,把病邪从厥阴出走少阳(注意补土,加党参、大枣、生姜);如属寒证(体质偏寒之人),当是少阴病,条文“少阴病,咽痛,半夏散及汤主之”或猪肤汤,苦酒汤选之。真遇实证,可选少商、商阳穴点刺放血,此法急效,需要挤压;再者,选择三焦经循行所过手臂之处,用2寸针灸针深刺,选择急泻法,并让患者配合吞咽。

4、身疼、腰痛,骨节疼痛,选择麻黄汤加减,或柴葛解肌汤;眼眶痛,高热,此时已入阳明,合白虎汤或白虎加参、竹叶石膏汤,勿省粳米,不加粳米石膏悬浮颗粒无法析出黏附,无法起到退热之功效(可改用山药)。稍烦躁,加栀子豉汤,宣郁胸膈。

5、汗出、乏力,此时汗出过多,阳气及阴津已伤;此时选用桂枝汤合玉屏风合补中益气汤加减,调和营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