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51年,粟裕任职总参,绕过林彪和刘公干了一件事,事后看很高明

 梦想童年594 2023-03-09 发布于江西

1951年9月,粟裕总算从苏联回国了。

在苏联治病的日子里,粟裕总是忧心忡忡,吃不好也睡不好,担心着每时每刻国家的安危,现如今回到北京,粟裕第一时间就是去中南海。

刚进中南海的大门,杨尚昆已经等候多时了,在杨尚昆的安排下,粟裕住进了中南海甲区,等待着毛主席的接见。

粟裕

这一接见,直接改变了粟裕的命运……

五大书记集体推举粟裕任职总参

正在甲区等待的粟裕,很快就接到了毛主席的接见,只不过毛主席卖了个关子,并没有和粟裕说什么,而是让周总理来和粟裕说。

自然,说的就是粟裕的工作安排。

其实按理来说,粟裕治好回国应该直奔朝鲜而去,虽然这时候朝鲜已经没有什么大战了,但是彭德怀却因为生病回国治疗,此时的朝鲜事务,暂时由陈赓和邓华代理。

就连邓华得知粟裕回国后,还致电毛主席,希望粟裕可以来朝鲜担任司令员和政委,起到一个稳定军心的作用。

邓华

不过毛主席有自己的思量,眼下朝鲜已经打不起来了,粟裕是没必要前往的,目前更重要的工作应该是:

组建军委总参谋部,组织全国武装力量和实施作战指挥的最高军事机关。

正因如此,毛主席才没把粟裕调到朝鲜去,如今看来,不仅是改变了粟裕的命运,更是加快了中国的军事走向。

粟裕一向是谦虚的,一听周总理说让他到总参工作,立马觉得自己不行,恐怕完不成工作,对不起中央的期待。

但,毛主席完全信任粟裕。

毛主席

没想到的是,粟裕这次依然很坚持,依然觉得自己无法胜任总参工作,同时也主动申请希望让自己去搞一个步兵学校,这才是他的长处。

周总理听完后不急不忙的说道:

“我们五个书记多次研究,全票通过,不要再讲了,谁叫你是常胜将军呢?”

说完,周总理、毛主席等几个人都笑了起来,这五大书记分别是毛主席、刘少奇、周总理、朱德、陈云,粟裕明白,自己“逃”不了了。

粟裕

11月12日,粟裕正式任职为军委第二副总参谋长。

粟裕坚决反对苏联专家的主张

12月份,粟裕来到了中南海居仁堂的总参谋部履职,负责管理作战和训练海空军以及特种兵。

粟裕走了,华东野战军怎么办呢?

其实毛主席早有分配,首先是一野,交由张宗逊管理,二野,因为刘伯承就任南京军事学院院长,于是二野交由了贺龙管理,三野则是交由粟裕的老搭档陈毅管理,而四野则是叶剑英管理。

粟裕、陈毅

这下粟裕可以放心地在总参就职了。

既然毛主席信任,那粟裕也知道自己不能辜负毛主席的信任,1952年4月,针对各兵种以及各军种之间存在的矛盾问题,粟裕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

首先,粟裕提出第一个提议,必须要确定我们国家的整个战略方针。

这一观点,立马引起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极大重视,于是便面见粟裕,三人亲自商量此事,最后决定,召集少数军委同志开会商定。

紧接着,粟裕提出第二个提议,各军兵种之间存在弱点,最重要的弱点就是没有后备力量,例如:

左一为粟裕

陆军步兵后备没有民兵;

装甲兵和炮兵后备没有拖拉机手;

海军后备没有海员;

空军后备没有飞行员;

提出这两个提议后,毛主席十分重视,很快便批准了粟裕的提议,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军队全面建设的计划。

这年夏天,粟裕首先亲自主持了胶东半岛地区的设防问题。

中间为粟裕

根据胶东半岛情况,粟裕建议阵地以构筑坑道为主,再结合一部分工事,工事要注意隐蔽、伪装,因为敌人的海空优势明显,所以我们要注意的就是隐蔽。

但是苏联专家并不认同,苏联专家认为胶东半岛更适合暴露阵地,这样能360度针对敌人。

粟裕听后很严肃的对苏联专家说道:

“我们的飞机没有你们多,海岸炮没有掩蔽阵地,如果给敌人打掉了,360度连1度都不剩。”

毛主席得知后,完全赞同粟裕的意见,就像当初赞同粟裕三次拒绝南下一样的信任。

毛主席

也是这份信任,使得我国国防工程建设走上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粟裕绕过林彪和刘伯承干了一件大事

完成胶东半岛的设防工作,粟裕开始忙活他最看重的工作,同样也是一件大事:

各军兵种的后备力量建设。

不得不说,粟裕的眼光实在毒辣,在毛主席与粟裕商量任职总参的时候,粟裕就提出了想要搞一个步兵学校,当然,这虽然只是步兵学校,没有海空军什么事,但是足以看出粟裕眼光长远,明白中国的后备力量短缺的问题。

因此,粟裕开始调查,发现全军居然只有17所步校,而且这些步校的质量不高,师资力量实在薄弱,压根达不到军队建设的需要。

刘伯承

于是,粟裕立马向毛主席申请,希望和刘伯承来一起商讨军校整编和办学的问题。

整编军校和军队问题,粟裕其实一开始本应该和林彪商讨想法的,但是林彪在1951年11月调任到中央军委当副主席,而且不久后就因病休养,实在无法出山。

那选择谁来商讨此事呢?

粟裕很快确定了人选——刘伯承。于是,粟裕绕过林彪,选择和刘伯承来一起商讨军校的问题。

幸好,刘伯承很是乐意介绍自己在南京军事学院的改革思路,粟裕听完很是赞同,确定采用刘伯承的原有改革,再增加海军、空军、政治等系部。

刘伯承听完很是赞同,毛主席也是,随后很快就确定下来整编方案。

刘伯承

事实证明,粟裕选择和有办学经验的刘伯承商讨,不仅尽快确定了整编军校以及办学等问题,还为后来的中国部队建设了一大批人才,为中国军队的后备力量增添砝码。

选择办学,选择和刘伯承合作商讨,这些只有在事后的结果出来后才能看出来,粟裕的高明之处!

粟裕一眼就看中了陈赓的能耐

确定整编和办学方案后,粟裕给出了详细建议:

第一、南京军事学院增加9个系部,其中的速成系部和政治系部招收师以上学员,其余系部则招收团、营干部;

第二、现有17所步兵学校缩编为1所学校,主要训练团、营等后备干部;

第三、学校的整编和管理由总参军训部和各大军区负责;

毛主席

毛主席很快批示回复同意。

整编完现有院校,显然还没有满足粟裕的“野心”,在战争年代对特种兵有着特殊情怀的粟裕,决定新建一个军事院校。

哈军工就这样诞生在粟裕的想法之中。

很多人不理解,现有的军事学校,其实已经足够承担起部队后备力量的支撑,为什么还要新建军事院校?

面对疑问,粟裕则是思考得长远,首先现有院校,还是依赖于苏联专家的帮助,这不是长久办法,最好还是我们自己有军事工程学院,培养自己的军事工程技术干部。

毛主席、周总理

这件事情,很快就得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同意,哈军工的雏形也慢慢显露出来。

因为在整编军校和办学的时候,粟裕并没有联系林彪,因此这一次新建军事工程学院,粟裕首先去找了林彪,林彪是内行人,和粟裕商量着确定了系部的设置和院址等问题。

一切就绪,只差一员大将来负责这所军事工程学院。

选谁呢?

粟裕第一眼就瞄到了陈赓的身上!

选择陈赓,是粟裕的又一个聪明之举,早年陈赓担任过红军学校的校长,军事理论很硬,打仗也硬,算得上文武双全,再加上和粟裕的华野也有过合作,这让粟裕对陈赓更是放心。

洪学智、萧华、粟裕、陈赓

对于粟裕的选择,毛主席完全同意,立马联系远在朝鲜的陈赓,让陈赓回来担任军事工程学院的院长。

事实证明,粟裕的决定真是高明!

毛主席看着粟裕心中有了一个想法

新建院校的任务交给陈赓,粟裕也照样没歇着,开始了第三个工作:

建立军队的正规制度。

其实早在1948年的时候,粟裕就对军队正规制度有过建议,这是因为粟裕发现军队中因为地域和界限之分,导致指挥者和被指挥者之间关系微妙,因此统一编制和番号,才能增强作战。

粟裕

可惜的是,当时大战一个接着一个,豫东、济南、淮海……、这也让粟裕以及毛主席无暇顾及,直到快1年,全军的番号和编制才进行了统一。

现如今,粟裕在总参任职,便开始想着更加完善和统一全国建军的思想。

老实讲,这算是粟裕的一种执念,但是也是应该完善的,虽然政治上我军基础巩固,但是军事生活以及工作上,并不严格,纪律差,效率低,这样的现象会成为我军走向现代化的极大阻碍。

接着,粟裕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起来。

粟裕首先下了条令,将内战,抗战,解放战争,志愿军在朝鲜的战争……全部包括进去,统一编制,统一训练,不分彼此,这也使得正规化建设走上新的道路。就连林彪也对粟裕的改革赞不绝口。

林彪

看到这里,谁不说粟裕一句厉害呢?

在总参位置上,粟裕的想法决策层出不穷,这一切都让毛主席看在眼里,更让毛主席对粟裕刮目相看,而心里也产生了一种想法:

总参谋长的位置易人。

这是怎么回事?

彭德怀向毛主席提出了两个建议

其实,毛主席早就多多少少属意粟裕了,不过当时粟裕一来是打仗,二来是养病,三来是毛主席自己有时候也想不起来,所以前前后后由徐向前和聂荣臻等人代理。

徐向前

再到后来,也就是1952年4月,彭德怀因病回国,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出院,不过朝鲜战事并不吃紧,所以彭德怀又接着休养了两个月。

于是,毛主席便联系彭德怀,希望彭德怀可以接替周总理的军委日常工作,让周总理先忙外交的事情,同时接替聂荣臻的总参谋长一职。

接替周总理的工作,彭德怀同意了,但是接替聂荣臻的工作,彭德怀却不愿意接受。

这倒不是说彭德怀觉得总参谋长的工作太累所以不愿意,而是因为彭德怀当时身体不好,觉得总参谋长工作实在繁重,自己无法胜任。

彭德怀

为了将自己的想法真实告知,彭德怀专门来到中南海找到毛主席,直陈了自己的想法,表示应该找一个身体好的人。

找谁呢?

彭德怀推荐了邓小平,但是邓小平当时正在岗位上抽不开身,所以只好作罢,恰好粟裕当时正在忙着整编军校,毛主席也没想到这一点,所以暂时还是由聂荣臻代理。

聂荣臻

看着毛主席对工作分配有些烦忧,彭德怀想了片刻,给了毛主席两个建议:

第一、可以将原来红三军团的3师的政委黄克诚调过来,黄克诚现在正在湖南担任省委书记,可以将他调过来担任第三副总参谋长;

第二、可以将原来红三军团的4师的师长,现在管理着一野的副司令员张宗逊调过来,担任第四副总参谋长;

倒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于是,毛主席同意了彭德怀的建议。

虽然暂时解救了总参谋部的工作繁重问题,但是毛主席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考察着总参谋长的人选位置。

粟裕和孩子们

1954年10月,毛主席决定了,就是粟裕!

紧接着,这一想法立马传达给粟裕,这让粟裕大吃一惊,立马直言自己不能胜任,但是毛主席却十分肯定,表示粟裕一定可以,需要一些扶持就完全没问题了。

1954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正式下达通知:粟裕上任总参谋长。

面对毛主席的信任,粟裕也不再推脱了,选择上任总参谋长一职,带领着总参谋部的各位,继续为国家建设鞠躬尽瘁。

晚年的时候,粟裕曾回忆道:

毛主席和粟裕握手

“当总参谋长是毛主席坚持才确定的,主席当时还讲,牡丹虽好还要绿叶扶持,是要大家扶持我的工作,主席对我是非常爱护的……。”

相辅相成,塑造佳话。

看来,粟裕上任总参谋长后,又要开始思考着下一步的进程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