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是司马懿得了三国天下,毛主席:他有几手比曹操高明

 野蛮生长原始人 2023-03-09 发布于广东

毛主席: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

知道事的情形,然后可以判断它的性质,由性质而知事之风险,由关联而知事之权重、地位、影响,然后才能把握到事的规律,最后就可以做好这件事。

毛主席: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所以要构建矛盾、要基于矛盾,力少而功多。以矛盾为门、破门而入。

我们看看高明的人是怎么样的。

1、不就仕曹操

当时曹操正任司空,听说司马懿的名声后,派人征辟他到府中任职。司马懿借口自己有风痹症,身体不能起居而不出仕曹氏。曹操不相信,派人夜间去刺探消息,司马懿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像真染上风痹一般。

先判断性质——曹操是个权臣,东汉才是正统,历史上西汉、东汉的权臣被正统搞倒的案例,比比皆是,所以早期的判断是不出仕曹操,对于司马懿这样背景和才华的人来说,完全可以等,所以用拖字诀!

这种出仕带着一定的风险性,这是避风险。

2、就仕曹操

曹操为丞相以后,使用强制手段征召司马懿为文学掾。曹操对使者说,他如果还和以前一样躺在床上不出仕,便将他逮捕。司马懿听说后非常畏惧,只得就职。

先判断性质——逮捕的性质已经很严重了,于是选择就职。这也是从风险的考虑,一方面曹操被搞倒的风险更小了,一方面不去就职的风险更大了,两害取其轻。

不出仕带着很大的风险性,这显然也是避风险。

3、择选主公

曹洪自以为才疏,想让司马懿去帮助他,司马懿耻于和曹洪来往,假装拄拐不去。曹洪记恨司马懿,去跟曹操打小报告,曹操征召司马懿,司马懿立刻扔了拐杖去见曹操为其效命。

先判断性质——曹洪是枝,曹操是干,舍枝就干。已经被人打小报告了,这是带风险性的,那便等个合适的机会,所以机会一到,立即紧紧抓住。

这既是取利益,也是避风险,机会一至,紧紧抓住。

4、这手比曹操高明

司马懿对曹操说:“刘备用诡计俘虏刘璋,蜀中之人还未曾归附他就又兴兵争夺江陵,这正是破刘的大好时机。今若在汉中陈兵示威,益州就会震动不安,再进兵威逼,蜀兵势必瓦解。趁这个机会,一定能大功告成。圣人不能违时,也不能失时。”但是曹操却说:“人苦于不知足,已经得到了陇右,还想得到蜀地,这是人心无足。”所以没有听从司马懿的计策。

先判断性质——刘备诡计得蜀,由性质而知事情的影响——不够服众,于是:

1)蜀人不够服刘备,这个矛盾是刘备一时的弱点——力量不能完全使用;

2)而刘备兴兵夺江陵,分散了自己的力量,这个矛盾弱点会进一步放大了;

3)而若刘备夺取了江陵,则这个矛盾会缩小;

4)即使刘备不能夺取江陵,但只要他收兵回蜀、集中了力量,则这个矛盾也会缩小;

5)也就是说此后一段时间的机会都不会比这个时间更好,所以是破刘的大好时机。

这就是知道刘备得蜀这件事的规律了。

知道这个规律,就可以做针对性的事——在汉中陈兵示威,这种不归附就更加扩大,于是就得到益州会震动不安的现象;当这种不归附扩大后,再进兵威逼,就会由不够归附进到瓦解,所以说这是个可以进行一系列放大的时机,所以说不能失时。而曹操却不能进行这种连锁思考,这一手就比曹操高明了。

推论

1)能进行一系列放大的,就是圣人说的时机!

2)能由导火索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的,就是圣人说的时机!

5、建策且耕且守

司马懿由转为丞相军司马后,向曹操建议:“昔箕子陈谋,以食为首。今天下不耕者盖二十余万,非经国远筹也。虽戎甲未卷,自宜且耕且守。”

毛主席也是发动军队的大生产运动,终于获得了军队的持久和军队能力、军民关系的健全,为小米加步枪奠定了基础。

司马懿看出了性质——以食为首,而看出了这种补充和消耗的矛盾性,并且给出了解决办法——军队也要生产。这一手是非常高明的,毛主席也是费了些时间、才进到这一步。

而从持久打算,正是战略家的一个必备特征,有持久才能执行战略展开。

6、劝止曹操迁都、破孙刘联合

曹操为避关羽锋芒,一度准备迁都黄河以北。司马懿和曹椽蒋济及时劝阻说:“于禁被大水所淹,不是战守上的失误,对于国家的大局并没有大损失,为此而迁都,即是向敌人示弱,又会使淮河、汉水一带人心不稳;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如今关羽坐大,孙权必定不安,把这件事告知孙权,使他牵制关羽,则樊城之围自解。”曹操从其计,孙权果然派吕蒙袭取公安,关羽被其俘杀。

先看性质——不影响国家大局,而迁都是示弱,进而看关联——使人心不稳,这是知己。

先看性质——孙刘外亲内疏,进而看关联——不安于对方的坐大,然后派人放大这种不安,果然使孙权派人袭杀了关羽,这是知彼。

知己知彼,这是知规律了,然后事情就解决了。这一手也是比曹操高明的。

7、归化民众

曹操想把荆楚之民迁走,司马懿认为:“荆楚之民大多轻脱,轻易移动怕是难以安定。关羽刚被击破,藏窜逃亡者也在观望时局。如今将那里的人迁徙,既伤当地人的心意,也令想要回来的人不敢复还。”曹操听了他的建议,没有移民。之前藏窜逃亡者果然都复出归化。

分析荆楚之民大多轻脱,于是以不移动制轻脱,这是帝王的矛盾之术——以矛盾的一面制矛盾的另一面,轻脱和不移构成矛盾的两个方面,这是以静制动。

司马懿一再的发挥了这个能力——既用以治民,也用于治军、破敌。

8、识破孙权不攻

孙权率军向西,朝臣们认为樊城、襄阳缺粮,不能抵御吴军,请召守将曹仁回驻宛城,司马懿则表示:“孙权刚刚打败关羽,正是他想和魏国结好的时候,一定不敢为患。襄阳是水陆交通要地,不能放弃。”曹丕没听其建议,命曹仁放火烧毁二城。后来孙权果然没来入侵。

先看性质——孙权与刘备为敌,看其关联——两面树敌则危险、故要一面修好,这是知彼。而孙权应该只是想赢得战略空间、以免同时两面受敌。

先看性质——襄阳水陆交通要地,所以不能放弃,这是知己。基于知己知彼,这个主要矛盾抓的非常高明。

9、平定孟达

司马懿给他去信,详为慰解,孟达得信大喜,但是犹豫不决。司马懿则暗中率军进讨,诸将见孟达与吴蜀交接,劝司马懿先观而后动。司马懿说:“孟达没有信义,应当趁他没有决定而及时平定他。”司马懿亲自率军日夜兼程前去讨伐孟达,八天抵达城下。魏军入城,擒斩孟达,传首京师,俘获万余人。

先看性质——反叛则必有所惧,再看关联——有惧、必有犹豫不决,于是写信慰解——放大孟达的犹豫不决,而导致其不能作准备,这既是拖字诀!也是矛盾之术——以有备对无备、以坚决对犹豫,这是能制造弱点、放大弱点。

司马懿说:“孟达军队少而粮食能支持一年,我们的军队是孟达的四倍,粮食却不足一月,以一月粮的军队对付有一年粮的军队,怎能不速战速决?以四攻一,即使一半人伤亡,也是可行的。”

这是抓主要矛盾,也是知己知彼,这是矛盾之术——以己之长攻敌之短、以人多攻人少。而对手粮多,尤其需要使对手无备。

各郡郡守见司马懿克敌制胜,纷纷奉礼祝贺。司马懿听之任之,并让人向申仪暗示。申仪只好前来祝贺。司马懿乘机将他收捕,送往京师。司马懿又将孟达余众七千余家迁往幽州。

这是判断性质——逆反之心,于是要绝后患。这手也很厉害,所以毛主席说“敌人赞成的我们就反对,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赞成”,是极有道理的,如果我们不遂敌人的心愿,则敌人的下一步行动就无从展开,我们就不会坠入敌人的阴谋之中了。

基本上,不按敌人的意见做,要比按敌人的意见做的风险要小!也许取不到利益,但至少没有风险,尤其是敌人占据强大的情况下。

推论

1)知己知彼、比对双方的参数条件,才能确定出主要矛盾。

2)由主要矛盾而定自己的策略,一方面避开自己的矛盾、一方面放大对手的矛盾。

3)有矛盾,就一定可以放大。

所以,毛主席说要捉住对方的矛盾、看出可能性,某一方面是要做放大其矛盾的操作,放大矛盾使小可能性变成大可能性,使大可能性变成机会、创造出现实。

10、预测诸葛亮

司马懿认为:“诸葛亮两次出祁山,一次攻陈仓,都受挫而返。即使以后他还会出兵,将不再攻城,而是寻求野战,地点必在陇东,而不会在西侧。诸葛亮常以粮少为恨,回去后必然广积粮草,我估计没有三年的积蓄,诸葛亮是不会贸然出兵北伐的。”

这是复盘诸葛亮的几次行动,判断诸葛亮几次失败的性质——攻坚、缺粮,抓到诸葛亮的矛盾和弱点,从而预测出诸葛亮未来的行动,这是知彼。

有了预测,就有了对应的准备,所以,诸葛亮虽强而智,但最终也无可奈何。

11、收伏降将

蜀将姚静、郑他等率其部属七千余人来降。当时边郡新附,户口不实,朝廷想加以核实,征询他的意见,司马懿认为:“贼以严苛的法令约束部下,所以被部下遗弃。应该以宽和待他们,那就会自然安乐”。

先看性质——核实户口,那是属于严苛的做法的。而为了收服这些人,就用矛盾之术——宽和和严苛,构成一对矛盾。所以以宽和的环境 替代他们之前受到的严苛环境,这就使这些人臣服了下来。

12、正兵拒诸葛亮

司马懿以“坚壁拒守,以逸待劳”的策略,与诸葛亮相持百余日。诸葛亮数次挑战,司马懿均坚壁不出,以待其变。诸葛亮便派人给司马懿送去妇人的服装,欲激司马懿出战,司马懿仍不出战。为平息部属不满情绪,司马懿故意装怒,上表请战。曹叡不许,并派辛毗杖节来做司马懿的军师,以节制他的行动。诸葛亮一来挑战,司马懿就要带兵出击,辛毗杖节立于军门,司马懿便不出兵。

先看性质——自己是守,而如果出战既是攻。所以在性质之下,激将法也是没用,并且做到了——不以感情代政策。

技术很高明,加设了一道流程——上表皇帝请战、也是变直接博弈为三方博弈的变二为三之术,这就照顾了自己的面子、也照顾了众将的面子。这里也使用了矛盾之术:

1)诸葛亮的送妇人衣、是践踏面子的,而让皇帝命令拒战是照顾面子的,用矛盾之术化解了诸葛亮的计谋。

2)诸葛亮的手段是偏门、是奇术的,司马懿就用正门、正术来应对——找魏帝拒战。(这里,如果诸葛亮给魏帝送女人衣服、给每个魏将送去女人衣服,会怎么样呢?魏帝从何处找正术来应对呢?)

所以,

司马懿说:“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没有机会,诸葛亮虽然足智多谋,也无从决断、也无以展开其计了。司马懿既以矛盾之术破解,也不给他放大己方矛盾的机会。

13、重视情报、信息收集

诸葛亮遣使求战,司马懿不谈军事,问使者:“诸葛公起居饮食如何,一顿能吃多少米?”使者说:“三四升。”然后对问政事,使者说:“打二十军棍以上的处罚,都是诸葛公自己阅批。”于是,司马懿对人说:“诸葛亮将要死了。”

这情报收集能力、情报分析能力,而观司马懿的各历史事件,都是有足够的信息去支撑他的决策的,完全能做到知己知彼,所以情报网络一定是比较完备和注重的。

14、扎营渭水之南

诸葛亮至郿县,进驻渭水之南。司马懿率军渡渭水,背水筑垒阻击。诸将想在渭北与诸葛亮隔水相持,司马懿说:“百姓积聚的粮秣财物都在渭南,这是必争之地。”遂渡渭水背水扎营。

这是降低诸葛亮的持久,而增加自己的持久,这是此消彼长的。这也是基于诸葛亮的矛盾——难以持久,于是放大其矛盾。

15、赞诸葛亮

司马懿以'穷寇莫追’收军退回。当时有人传:“死诸葛走生仲达”,司马懿听到笑说:“这是因为我长于预测活人的事,不长于预测人的生死啊。”第二天,司马懿到诸葛亮营垒巡视,并赞诸葛亮“天下奇才也”。

通过赞诸葛亮为天下奇才,来解释自己的行动,这也是矛盾之术——以敌人的强、为自己的软弱行动做辩解,消除了自己几个行动的副作用。

诸葛亮善虚实、足智多谋,这样做虽然没有获得利益,但也没有什么大的损失,这是降低风险的做法。

16、趁内乱欲攻蜀

蜀汉将领杨仪、魏延在撤军后争权,杨仪杀死魏延。司马懿想乘机攻蜀,魏明帝未准,作罢。

先看性质——严重的争权、严重的内乱,看和其他事情的关联——内乱会导致人心有所不附、缺少对外准备。而一旦稳下来,则可以收拢了人心、作足了准备,则对付的难度会有所加大,所以,这确实是个时机,是个时间奇异点。

17、平公孙渊

曹叡问他估计公孙渊有什么对策,司马懿说:“弃城而走为上计。凭辽水抗拒我军为中计。坐守襄平那他就必成俘虏了。”曹叡又问:“公孙渊会采用哪种策略?”司马懿回答:“只有聪明人能正确估量彼此实力。预先弃城,不是公孙渊所能做到的。他定会认为我们这次孤军远征不能持久,先在辽水抗拒,再退守襄平,这是中计和下计”。魏明帝问:“往还需要多少时间?”司马懿说:“去百日,回百日,攻战百日,用六十天休息,一年时间足够了。”

估计可能性。因为通熟矛盾,所以就能估计可能性,知可能性、就能做预测,所以又强化了知己知彼。

这里为什么弃城而走是上计呢?

1)敌人远来不熟,并且难以持久,而自己是地头蛇。强龙难压地头蛇,就是地头蛇不与强龙正面交锋,强龙不能在这里待的久。

2)所以,使敌人劳师无功为上策,所以不能使对方能攻击到自己,不让自己成为明晃晃的靶子。

毛主席:但为避开敌人毒计,不使我军主力丧于敌人一击之下,影响到抗战的继续。

立了显眼的靶子了,就有使自己主力丧于敌人一击之下的可能,自己就无法持久了,自己的策略是以持久对不能持久,这就违背了自己的策略,这是失败之道,所以必成俘虏了。

3)敌人劳师、无功,则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后面自然可以为自己赢得更好的筹码。

司马懿先在南线多张旗帜,佯攻围堑,而以主力隐蔽渡过辽水,逼进敌军的襄平本营,部将不解问其原因。司马懿说:“敌人坚营高垒,就是想让我们兵疲粮尽,若攻城,正中其计。古人曰,敌虽高垒,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现在他们大军在此,老巢却空。我直指襄平,敌军必惧,惧而求战,破之必矣”。敌军果然出来截击。司马懿对诸将说:“我之所以不攻其营,正是要等现在的局面。”于是指挥魏军痛击,三战皆捷,遂乘胜进围襄平。

这里抓住敌人的矛盾,通过欲势作攻、放大敌人的矛盾,使敌人违背了自己以持久破不能持久的策略,使敌人事先的准备,尽皆无效了。这就造成了有备对无备,于是破之必矣。这是矛盾之术——构建了攻和守的矛盾、构建了有备对无备的矛盾。

凡以持久对不持久,主要通过构建攻和守的矛盾,有备对无备的矛盾,必须选出以强击弱的机会,作为不持久方,司马懿以自己的不持久破了敌人的持久。

而同样是以持久对不持久,诸葛亮的不持久则不能破司马懿的持久, 这是司马懿高明的一手。

1)诸葛亮构造的是丢面子、有面子的软矛盾,而敌人能忍耐,则这个矛盾破矣。

2)司马懿构造的是攻和守的硬矛盾,攻其必救,于是进而构造出了以有备对无备的矛盾。

也就是说诸葛亮不能生成敌人进一步的矛盾,于是他不能奏效,而司马懿注意消除自己的矛盾——比如不追击、就不使自己产生无备的矛盾。所以,在矛盾之术的运用上,司马懿是要高出诸葛亮一截的。

辽水暴涨,诸将思欲迁营。司马懿下令有敢言迁营者斩,军心始安。公孙渊军乘雨出城,打柴牧马,安然自若。魏将领请求出击,司马懿不允。司马懿说:“而今敌兵多我军少,敌粮少我粮多,又遇大雨,想速战也不可能。从出兵开始,我就不担心敌人来进攻,而是怕他们会逃跑。如今敌军粮草将尽,我军包围尚未合拢,若现在抢掠牛马,会逼他们逃走。兵者诡道,善因事变。他们凭借人多和大水,虽然饥困,也不肯就擒。这时候更当稳住对方,不能为得小利而把敌人吓跑。”

先看性质

1)迁营,是种恐惧,关联的是慌乱,进而形成自己的弱点,被敌人有机可趁。

2)出击,是种速决,违背自己以持久对不持久的策略。

3)出击,是种示强,使敌人畏惧而逃跑,这是最坏可能性,重新转入以自己的持久对敌人更大的持久了。

所以,从这里看出,善因事变,其中一个要点是根据事情的性质来变。

司马懿释放了当年被公孙渊篡夺官位的公孙恭,又为被公孙渊迫害的纶直、贾范等人修了坟墓,表彰他们的后代。下令说:“古代讨伐一个国家,仅杀其中顽固凶恶的人而已。各位被公孙渊所连累的人,全部宽恕。中原人愿意返回故乡的,各随己愿。”曹魏数十年来辽东问题终于彻底解决。

平定了公孙渊之后,通过这一系列举动,是给公孙渊的残余势力树敌,也是安抚人心、施恩、使这块地方迅速平静和归化下来。这是以解放者之姿、取消敌对矛盾,使这个平叛战争变成正义的战争。

所以,先看性质——改变了战争的性质,通过构建了几个矛盾:

1)以仁义显残暴。

2)以宽恕显迫害。

3)以善良显坏恶。

于是数十年来辽东问题终于彻底解决。

18、不给短袄

当时司马懿军中有的士兵衣单寒冷,请求发给短袄,司马懿不给,表示“襦者官物,人臣无私施也”。

先看性质——不属于人臣之为、施恩。实质是这个功劳太大了,给自己的威望加的太多了,要避嫌疑,通过增加自己与士兵的矛盾,来缓解自己与上位者、其他威望者的矛盾,这是降低自己的风险。这是看穿了事情的关联——功大引猜疑。

19、拒绝子弟为官

曹爽欲排挤司马懿,想让尚书奏事先通过自己,以便专权,向天子进言,改任司马懿为大司马。朝臣们任命司马懿为太傅,效仿西汉丞相萧何那样,入殿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以世子司马师为散骑常侍,子弟三人为列侯,四人为骑都尉。司马懿大力拒绝,而不让子弟为官。

这是功大,政治上历来先发者、容易成为众矢之的,通过避让,降低自己的风险。同时让先发者骄纵、使其失去人心。

这也是行矛盾之术——减小自己与君臣的矛盾,扩大对手与君臣的矛盾,轻则可以自保,重者可以进取, 这是拖字诀、以待时变。

20、兵法高见

司马懿说:“放在安稳之处所则安稳,放在危险之处所则危险,人与物都是如此。所以兵书上说'成败在于形,安危在于势’。形势是驾驭众人的关键,不能不审慎对待。

这是环境决定人,人因环境而变,也是从可能性着想,避开最坏可能性、不抛弃好的可能性。

司马懿则说:“军事大要有五,能战当战,不能战当守,不能守当走,余二事惟有降与死耳。”

这是列了军事的五种可能性,也是从可能性着想,把复杂的军事决策,浓缩成短短一句话,这是看穿了军事的本质了,这样决策就有了归依,就能避开最坏可能性、不抛弃好的可能性。

21、智捕王凌

司马懿先赦免王凌之罪,写信安慰他,但不久大军突至。王凌自知势穷,便独自乘船迎接,派属官王或请罪,送上印绶、节钺。王凌在水边自缚等待,说:“我如有罪,公可用半片竹简召回,何苦亲自来呢?”司马懿说:“因为君非折简之客啊!”说罢,命将领率六百人马把王凌解送洛阳。

先看性质——君非折简之客,还是写信慰解,使对方不能很好的做准备,以矛盾之术——构建有备对无备、构建以强大对弱小,使对方难以抗拒,不战而屈人之兵。

司马懿趁此机会,最终逼楚王曹彪自尽,并趁机把魏之王公全部拘捕,放置邺城,命有司监察,不准他们互相交结往来。这就限制了曹魏主家发展的潜力和可能性、放大了自己的利益,为以后自己家取代曹魏奠定了基础。

知性质、知关联、知规律,能行矛盾之术——能构建矛盾、放大矛盾、取消矛盾,进而知可能性、能预测可能性,所以最终统一了三国!

如果司马懿能再多活几年,应该可以把魏晋的过渡搞得好一些,只是时间不等人了,他一生善于等,终于不能让他再等了,这也是行矛盾之术的人的宿命吧——总是走向事物的反面的:从等得及走向等不及。

毛主席评点时说“司马懿敌孔明之智”。“司马懿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我看有几手比曹操高明”。从这些案例,确实可以看出行的是矛盾之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