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秦最强悍的对手,四战击杀秦国锐士九十余万,论胡服骑射之威

 紫霞照我 2023-03-09 发布于陕西

引言

众所周知,在长平之战中,秦国共计斩首坑杀了大约45万的赵军。但秦军究竟在长平留下了多少尸骨,却鲜有人知。

其实,在长平之战中,秦军的伤亡也是非常惨重的。据史料记载,共计大约30万的秦军,在强悍的赵军手下丧失了性命。

由此可见,赵国并非软柿子,也不是只有一个纸上谈兵的赵括。秦国的长平之战,也远非史书记载的那般辉煌。

大概历史都是这样,对成功者不乏溢美之词,而对失败者的记载却寥寥无几,以致于人们常常忽略了失败者的过人之处。

事实上,秦军虽然号称虎狼之师,但在与赵军的四次大战役中,不仅没有占到任何便宜,反而吃尽了苦头。

文章图片1

(长平之战战略地图)

阏与之战,赵国击杀秦军10万;长平之战,赵国击杀秦军30万;邯郸之战,赵国击杀秦军30万。即使到了最后的秦国灭赵之战,赵国仍击杀秦军20余万。

粗略估计,在秦赵之间的四次大战中,赵国共计击杀秦军精锐九十余万,可谓战斗力非凡。

没有谁天生就是强者,赵国非凡的战斗力,也是在经历了胡服骑射的改革之后才慢慢显现出来的。

那么,胡服骑射到底是一次什么样的改革?赵国的军事实力又是如何飙升的呢?

一、换服饰灵活性增强

先秦时期,整个中原社会普遍崇尚礼制,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都要受到“礼”的约束,服饰穿戴自然也不例外

当时的成年男子,除了内穿的宽大衣裤之外,还要在外面披上一件长至脚踝的外套,就算是军人,也必须在本就臃肿的铠甲外面再罩上一层衣袍。

文章图片2

(胡服骑射造型塑像)

这种繁琐又笨拙的服饰穿戴,极大地限制了士兵在战斗中的灵活性,以致于赵国不仅在与大国的交战中屡吃败仗,就连以游牧为生的胡人都招架不住。

胡人超强的战斗力,引起了刚刚即位的赵武灵王的兴趣。他在细心观察之后,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原来,胡人为了打猎方便,在服饰上与地处中原的赵国有很大的不同。

相较之下,胡人的衣服短了许多,袖子也比较窄小,这种窄袖短袄的打扮不仅穿起来方便,而且轻松自由,非常适合士兵战场杀敌。

看到胡人在服饰上的优势之后,赵武灵王立即下令:穿胡服。他不仅要求士兵穿,还要求全国臣民一起穿。

这道命令无异于一声惊雷,立马遭到了守旧势力的强烈反对。

为了表明改革的决心,赵武灵王不仅带头穿着胡服去会见群臣,并且大力奖赏率先改换服饰的军民,对于那些因循守旧的顽固派,他则是毫不留情地予以处罚和惩戒。

文章图片3

(赵武灵王雕像)

在赵武灵王的强力推动下,赵国迅速实现了全民穿胡服的改革目标。

赵国士兵在改穿胡服以后,也切实体验到了胡服的便利。

对士兵们来说,解除传统服饰沉重的束缚,不仅有舒适度上的改善,更有灵活性方面的提高。士兵们如释重负,战场杀敌也更得心应手了。

赵武灵王推行的服饰改革,给赵国注入了一股自由的力量,成功地终结了赵军笨拙的战场表现,赵军的战斗力也随之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但赵武灵王并不满足于这一点点的进步。接下来,他要仿效胡人,建立一支强悍的骑兵队伍。

二、建骑兵战斗力暴涨

服饰改革虽然能够提高士兵在战场上的灵活性,降低军队的伤亡率,但要想在短期内提高军队的综合战斗力,仅靠改穿胡服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是要提高士兵的骑射技术。

与赵国的战车和长矛相比,胡人的快马和弓箭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

文章图片4

(影视资料中的赵国骑兵)

弓箭的使用可以避免短兵相接,从而有效地降低伤亡率;骑上快马则可以灵活机动地迂回作战,更有利于捕捉战场先机,即便是处于战车无法通行的山地,骑兵也能够来去自如。

赵武灵王之所以要仿效胡人,建立自己的骑兵,就是看中了骑兵快如闪电的灵活机动性,这是一种步兵永远都无法具备的作战技能,也是中原各国普遍缺乏的一种能力。

骑兵虽然很有杀伤力,但因其是胡人的东西,一直被中原各国所不齿。

然而,在质疑和嘲笑声中,赵国的骑兵不仅从建立走到了成熟,而且从成熟走到了强大,就连整个赵国军队都发生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

当身穿胡服的赵国士兵跨上威风凛凛的战马,一举击破中山国,并顺手拿下胡林和楼烦的时候,那些曾经把胡服骑射当做笑话的人震惊了;

文章图片5

(影视资料中的古战场)

当赵国军队不畏强秦挑衅,在阏与城一举歼灭秦国十万大军的时候,整个天下都震惊了。

战斗力暴涨的赵国,再也不是那个任由别国欺负的受气包,而是摇身一变,成了有底气挑战任何一个国家的关东霸主。

据史料记载,胡服骑射之后的赵国,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地盘扩大了将近三倍。

凭借辉煌的战绩,赵国在政治上的声望也水涨船高,稳稳地守住了与秦国二雄争锋的地位。

但一个国家要想保持强盛,仅仅依靠军队是不可能的,一支军队要想战无不胜,也不是简单地穿上胡服骑上战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胡服骑射之所以能够让赵国发挥出巨大的威力,还在于赵武灵王独出心裁的募兵制:百金买士。

文章图片6

(惨烈的古战场)

三、舍百金真勇士云集

战国时期流行的是义务兵役制,老百姓不仅要无偿参军服役,就连出征时的车马衣物都要自己准备。

所以,老百姓的参军热情普遍低落,就算迫于无奈上了战场,也很少有人愿意拼死杀敌。

为了尽快建立起自己的骑兵队伍,也为了给军队提供充足的兵源保障,赵武灵王率先推行了一种“百金买士”的募兵制度:凡是能破敌擒将者,均可以得到一百金的赏赐。

这种直接以经济利益刺激战斗力的募兵制度,是胡服骑射改革得以顺利实施的基础,也是赵国日益强大的秘密武器。

重赏之下,必有勇士。据史书记载,赵国大将李牧在对抗匈奴时,就曾使用过“百金买士”的方法,只用了短短几天,便招募到5万热血沸腾的勇士

不仅如此,赵武灵王还大胆地突破了种族和身份限制,有偿吸纳胡人进入赵国军队。

文章图片7

(影视资料中的李牧)

这些自小便精于骑射的胡人,不仅可以帮助赵国骑兵迅速提高战斗力,还有利于消除不同种族间的矛盾,从而进一步为赵国吸引到更多更优秀的骑射人才。

赵国军队之所以能够连战连捷,四战击杀秦国九十余万精锐,除了其先进的骑射技术之外,充足的兵源保障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总之,百金买士制度在赵国的大力推行,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赵国兵源和马匹不足的问题,同时也卓有成效地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为赵国称霸关东、比肩大秦提供了军事上的可能性。

由此可见,赵武灵王推行的实际上是一场军事改革,这场由胡服骑射引发的变革,对赵国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军事方面,还表现在政治和外交方面。

四、巧融合大内乱平息

随着赵国胡服骑射改革的大力推行,赵国军民与胡人的关系,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原来的敌对和仇视逐渐转化成了友好与和平。

文章图片8

(赵国地理位置示意图)

这种微妙的变化,不仅是胡人的渴望,也是赵国的需要。

在胡人看来,赵武灵王推行的胡服骑射,不仅是对胡人作战能力的欣赏,更是对其政治地位的肯定。

这种认可和接纳,令一直备受中原各国歧视的胡人备受感动,一时间纷纷弃暗投明,主动放下武器,心甘情愿地加入了赵国的军队。

而对于赵国来说,胡人的加入正是其迫切需要的。赵国的领土与胡人聚居区本就犬牙交错、相互渗透,如果二者不能和平共处,那么赵国必将腹背受敌,很难集中优势兵力与其他国家作战。

所以,历代赵国国君都把胡人视作自己的心腹大患,一直不曾放弃对胡人的驱逐和杀戮,可惜从来都没有成功过。

但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不费一刀一枪就把胡人感动得热泪盈眶,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赵国的内乱,而且迅速壮大了赵国的骑兵,真可谓一举两得,一劳永逸。

文章图片9

(影视资料中的骑兵形象)

赵国与胡人之间的这种相互需要,巧妙地促成了民族之间的大融合。

从此胡人不再流离失所,赵国也借机平息了内乱,拥有了稳定的大后方,这对双方来说都是非常有利的。

内乱的平息和后方的稳定,不仅给赵国带来了休养生息的机会,也免除了赵国在与秦国以及其他国家作战时的后顾之忧,最大限度地激发出了胡服骑射改革的成效。

总之,胡服骑射改革绝对不仅仅是穿衣骑马这么简单,它背后所蕴藏的巨大能量,足以摧毁任何一个军事强国。所以,赵国能够四战击杀90 余万秦国精锐,并不稀奇。

虽然赵国最终被秦所灭,但其失败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军事落后,而是由于粮草不足。

如果赵国能够在发展军事的同时,给予农业足够的重视,那秦赵之争或许就会是另外一个结果。

文章图片10

(影视资料中的赵武灵王形象)

时光不可倒流,历史不能重写。

虽然赵国被坑杀的45万将士无法复活,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英明却可以永远活在人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