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个伯格曼的首度也是最后一次合作

 winer58 2023-03-10 发布于美国
图片

《秋天奏鸣曲》导演:英格玛·伯格曼

本片获1979年奥斯卡最佳剧本、最佳女演员提名

《秋天奏鸣曲》:珍贵而稀缺的财富

《秋天奏鸣曲》(Höstsonaten)上映后,被评论家称为“又一部伯格曼式作品”[i]。和英格玛·伯格曼(Ingmar Bergman)其他最杰出的代表作一样,影片表现了隐藏在亲密关系下的裂缝。影片的拍摄手法也是伯格曼经常使用的:在相对单一封闭的环境中,通过主人公的倾诉和对抗引发精神上的撞击,大量人物面部特写的使用强化了撕裂造成的内心伤痛。

图片

因此,和伯格曼合作的演员必须和他一样极具才华,才能在极细微的表情中呈现复杂的情感变化。《秋天奏鸣曲》另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是“”。饰演女主人公夏洛特·安德加斯特(Charlotte Andergast)的是瑞典出生的女演员英格丽·褒曼(Ingrid Bergman)。

由于习惯用法,她的姓氏在汉语中和导演英格玛·伯格曼不同,但在瑞典语中是同一个词,都是“伯格曼”。英格丽·褒曼年轻时到美国,在好莱坞成为红极一时的女星。但她非常钦慕欧洲导演的作品。[ii]在戛纳见到英格玛·伯格曼时,她在他兜里塞了一张纸条,提醒英格玛曾答应与她合作。

图片

1967年初,英格玛·伯格曼因税务问题遭到起诉,在与瑞典当局持续数月的拉锯战中,他精神崩溃,被迫入院治疗。起诉最终被撤销,听到消息的当晚,伯格曼彻夜难眠,构思了一部作品。当时他就决定剧中母女分别由英格丽·褒曼和同样才华横溢的女演员丽芙·乌尔曼(Liv Ullmann)担任。

瑞典税务局对他的纠缠,使英格玛·伯格曼深受伤害。他决定从此离开祖国,不再在瑞典拍摄电影。《秋天奏鸣曲》因此在挪威奥斯陆的一个旧摄影棚中拍摄。[iii]

虽然“两个伯格曼”对这次合作都有很高的期盼,拍摄过程却并不愉快。在第一次排练时,英格玛·伯格曼觉得英格丽·褒曼接受的是好莱坞四十年代的演技训练,她念对白的方式有点“拿腔拿调”,完全不适于这部影片。为此,英格玛·伯格曼尽力向英格丽·褒曼解释他想表现的人物。这是英格丽·褒曼完全不熟悉的一种类型的人,她必须试图去理解和接受。

图片

英格丽·褒曼成名很早,此时人到中年,成为国际影坛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习惯于受到追捧和称赞。据她自己回忆,她对英格玛·伯格曼的剧本多次提出质疑,以致丽芙·乌尔曼认为影片的拍摄很可能会中途放弃。[iv]但当英格玛·伯格曼让英格丽·褒曼看了拍摄的样片,英格丽·褒曼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表演确实有问题。在她的要求下,影片重新拍摄。

此外,更大的困扰是,英格丽·褒曼做过癌症手术,电影刚开拍一周,伦敦的医院便要她去接受治疗,因为发现她的癌细胞扩散了。英格丽·褒曼推迟了治疗,坚持把这部影片拍摄完成。作出这个决定无疑需要勇气。英格丽·褒曼甘于冒生命危险,将电影放在首位,确实令人敬佩。但是英格玛·伯格曼却觉得她因此情绪波动很大,急躁易怒,不容易合作。

格丽·褒曼不喜欢剧本,觉得很冗长乏味。与英格丽·褒曼在好莱坞拍摄的影片相比,英格玛·伯格曼的作品无疑都是“乏味”的:几乎没有情节、缺少冲突、没有渲染,也从不抒情。但是它们具有美国商业电影不具备的特点:只探讨人的精神世界,从不涉及物质的和琐碎的话题,也就是说只呈现人存在的核心问题。

图片

伯格曼没有毕业就离开了大学。他从在剧院打杂开始,逐渐领悟到戏剧的精髓,不久就成为一位杰出的舞台剧导演。虽然他后来开始在电影公司影片担任编剧和导演,但他一直没有离开过舞台,在拍摄电影的间隙继续执导戏剧。

在他的电影中,也经常出现对戏剧的借鉴。伯格曼最成功的作品都带有“室内剧”的特点,《秋天奏鸣曲》是其中很典型的一部。

影片开始,伊娃(Eva)的丈夫维克多(Viktor)走到镜头前谈论他的妻子。背景中可以看到坐在桌前写信的伊娃。这种独白的方式在影片中多次出现,这样可以省略过度性段落,缩短必要的交代,让影片集中于最核心的内容:两个女主人公的性格、情绪和心理的交锋。

母亲夏洛特应邀拜访多年没有见面的女儿伊娃,必然是一个欢快的场景。英格丽·褒曼扮演的母亲是气质优雅的著名女钢琴家。女儿伊娃在她面前显得很平常,既没有母亲漂亮,也没有明星做派,就是一个普通的乡村牧师的妻子。

与夏洛同居多年的大提琴家刚去世,她向伊娃描述了这段生离死别。这个话题消除了母女多年未见面的隔膜,使俩人的关系变得亲密。直到伊娃提到一个名字,使夏洛特夏洛特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了。

裂痕在一点点撕开。伊娃觉得母亲旅途劳累,不用立刻去看海伦娜(Helena),夏洛特显然被戳到了痛处,第一次露出责备的神情。丧失说话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海伦娜被母亲送到疗养院,却被姐姐伊娃接到家中。忙于在世界各地巡演的夏洛特并没有想要见到这个重病的女儿。海伦娜看到母亲却是非常高兴,但是她口齿不清,需要伊娃转述一遍,夏洛特才能听懂海伦娜的话。

图片

夏洛特的特写让我们从她脸上细微的变化感受到她的不安。但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又经常在公众场合露面的女艺术家不会轻易显示内心的感受。她尴尬地掩饰着,尽量用亲切的言辞安慰病残的女儿,就像一位受过训练的政治人物在媒体面前探望病患,而不像一个为女儿忧虑的母亲。

从这一段开始,镜头经常停在夏洛特脸上。英格丽·褒曼卓越的表演才华,把夏洛特内心的感受一点点呈现出来。虽然英格丽·褒曼说她不喜欢这部影片,但却演绎得极为准确精妙。

夏洛特回到自己屋中,她的独白变得自悯自怜。对伊娃,除了不满,她也开始显露出强势,特意穿了件红裙,以表示自己不是可怜的守丧的寡妇。画面一转,伊娃此时也和丈夫也在客厅里剖析母亲。我们开始知道母女间并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和睦。但是当母亲下来用餐,三人却礼貌而亲切地维持着愉悦。这种表里的矛盾也是伯格曼的作品中经常出现的。

图片

人因被“文明”驯化,而不自觉表现出的礼仪既强大又脆弱。强大是因为它完全控制着人们的言行,成为每个人都必须携带的面具。但同时,它也不堪一击,因为人与人真实的关系往往比表现出来的复杂得多,所以自然的情绪表露又会穿透面具。面具显然一直困扰着伯格曼,也成为激发他创作的重要源泉。

夏洛特的不快因为经理人的电话而改变。得知她会得到高报酬的演出机会,夏洛特一下子情绪高涨。但是演奏肖邦前奏曲的一段,再次为影片笼罩上变幻不定的阴云。母女俩都小心翼翼地讨好对方,都担心一言不慎会毁掉愉快的气氛。同时,听对方演奏,也给母女二人一个坦然打量对方的机会。

图片

夏洛特看着弹琴的女儿,从慈爱的微笑到瞬间的阴郁,从怅然若失,又转向希望,眼睛因光彩而变亮,但随即又被不知因何袭来的伤感润湿。在这一分多钟里,从眉毛、眼睛和嘴角的变化,好像可以看到一个人的一生在快速掠过。倘若我们体会到过往所带给人无法抹去的负重,便会觉得像夏洛特这样经历丰富的人,情绪多变是再自然不过了,无需任何解释。

但对阅历相对简单的观众,后面的情节将会为这一段提供明确的解释。这也是伯格曼作品奇妙的地方。我们可以脱离影片中的人物和境界设定,以自身的生命体验去感受影片的主题,也可以回归到影片本身,在一个具体的情节里去理解。其实优秀的电影作品都应该是这样的,诠释的是人类的普遍处境。

接下来是伊娃打量自己的母亲。从内容上,如同是两个人无声的对话。从形式上来说,是一种对称。伯格曼电影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非常注重形式感。在《秋天奏鸣曲》中,大量的特写给了母女二人。屋中的其他两人:维克多和海伦娜,以及片尾出现在火车上的经纪人保罗基本用近景。而在夏洛特讲述列奥纳多(Leonardo)辞世、伊娃回忆童年以及伊娃描述列奥纳多与海伦娜的恋情时,都是采用中景,我们看不清列奥纳多、伊娃的父亲、父亲的朋友、其他客人的面貌。

显然,伯格曼有意减少影片中出现的面孔。这些人物只是背景,母女二人的脸才是影片的高光部分。就像观看伦勃朗或卡拉瓦乔的绘画一样,伯格曼将我们的目光引向他想表现的部分,让观众集中精力欣赏其中的笔墨。

图片

伊娃和维克多的儿子埃里克(Erik)在4岁时溺水而亡。伊娃告诉母亲,她能感到在另一个世界里的儿子依然与她相伴。她相信,世界有很多重的现实叠加在一起,而不仅仅是我们所看到的这一个。夏洛特觉得这是无稽之谈。她的母性没有伊娃这样强烈,因此对伊娃保留儿子的房间,经常看埃里克的照片感到不安。但儿子给予伊娃的超自然感受却能带给伊娃宁静超然的幸福感。在伯格曼的影片中,神秘的存在往往并不像宗教描述的那样具体,但却是一种塑造内心和周围世界的巨大力量。在伊娃感到绝望时,这是她活下去的支柱。

影片的高潮发生在当天夜里。临睡前,母女还沉浸于和睦的亲情。无论夏洛特还是观众都对深夜的对话感到淬不及防。可能连伊娃自己也没有想到,她会把几十年的仇恨在这个夜晚全都倾倒出来。

夏洛特是钢琴家,经常外出巡演,留下女儿在家陪伴父亲。父女俩相依无言,分享寂寞。夏洛特事业受挫,决定回家相夫教女。伊娃面对强势的母亲感到自卑,只能压抑自己的本性,不断迎合母亲。但夏洛特的本性中有冷漠自私的一面。她满足于凌驾于女儿之上的快感,没有给予伊娃正常母爱的能力。伊娃在成长中变得扭曲。成年后,她逐渐认识到母女关系对自己的伤害。但夏洛特多年忙于事业,对此一无所知。

夏洛特惊讶地发现女儿对她如此怨恨。她试图解释。儿时,她也很少感受到父母的温情。她承认伊娃的评判:她在情感和心理上有残缺。虽然她功名成就,是著名的钢琴家,外表光彩迷人,但内心却很脆弱,需要依靠他人的抚慰,却不具备关爱别人的能力。夏洛特发现第二个女儿海伦娜患上无法医治的重病后,便将她送到疗养院,此后很少再去关心。夏洛特对自己同样感到恐惧,她觉得自己的身体和脸逐渐老去,也拥有经历和记忆,但在内心里,她好像根本没有出生,因为她只是存在着而不知如何生活。

描述起来很简单,但影片本身所呈现的要复杂细腻得多。它是这部奏鸣曲最精彩的华章。

图片

影片对海伦娜和维克多着墨很少,却依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是影片中两个同样很有光彩的人物。海伦娜并不是一个普通的病患,而是具有精神个性的人。当她爱上列奥纳多后,列奥纳多感受到不同寻常的情感力量,当天他演奏的巴赫完全不像巴赫,而更像是难言的倾诉。他将海伦娜形容为一只脆弱的蝴蝶,努力对着玻璃振翅欲飞。但夏洛特无意中的讽刺结束了这段恋情。多年之后,在这个奇特伤感而残酷的深夜,夏洛特才从伊娃口中得知真相。

从维克多的自白和与夏洛特的对话中,我们知道他深爱着伊娃,也渴求她回报自己的爱。幸运的是,他的情感完全不是索取式的,当他明白伊娃做不到时,便给予伊娃足够的宽容、温柔和理解。

爱也是伯格曼缓释各种苦痛的良方。在他的影片中总是有很残忍的情感对峙和伤害,但在结尾处又总是寄希望于爱,或干脆以爱来结束影片(如《犹在镜中》和《野草莓》,见本书)。不过,这爱又必须是尊重和包容的。母亲走后,伊娃依然沉浸在那个可怕的夜晚中,好像一部分的生命随之死去。但她还是给母亲写了一封信,为自己用对母亲的仇恨折磨她而道歉,她承认当初对母亲的到来怀着需求而不是爱。

当然,伯格曼也并不确定,一个不会爱的人是否会接受并付出爱。在火车上,夏洛特叫醒保罗,要他倾听自己,要他给予自己安慰。保罗显然是一位温和而对夏洛特怀有感情的人,但是夏洛特完全沉浸于自我,他人只能成为一种点缀。

影片的结尾是维克多打开伊娃给母亲的信。他像在影片开始时一样走到镜头前朗读起来。维克多的画面随后被伊娃代替,她对着镜头读自己的信,就像对着夏洛特倾诉。画面中出现了夏洛特疲惫痛苦的脸。伯格曼在最初构思此剧时,希望那个夜晚的结局是让“女儿带给母亲新生”。

然而难度太大了,伯格曼承认自己没有能力代替夏洛特做更深入地挖掘。因此影片的结局多少有点模糊。这对同样渴求爱和被爱的母女是否会像以前一样形同陌路?我们当然期望不是这样。但,还是那句老话:爱需要能力。不是所有人都具备这个能力。也正因为如此,爱才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而稀缺的财富。

图片

[i] 《伯格曼论电影》远流出版1994年6月16日第一版P247

[ii] 英格丽·褒曼曾和意大利导演罗西里尼合作并同居,引起美国公众的抵制。

[iii] 《伯格曼论电影》P246

[iv] 《我的故事》漓江出版社【瑞典】英格丽・褒曼【美】艾伦・伯吉斯 著 1983年5月第一版P277

作者简介:

郑实,作家,曾在三所欧洲大学学习;游历过欧洲十余国;热爱欧洲文化、艺术。曾为各类报刊撰写影评、书评,开设文化类专栏等。

出版有“欧洲历史文化之旅”丛书 《在巴黎天空下——巴黎历史文化之旅手册》《在郁金香与巧克力的国度——荷兰比利时历史文化之旅手册》《在绿荫天使的羽翼下——柏林历史文化之旅》及《光影中的梦幻与真实——戛纳电影节密码》《我们为什么热爱艺术电影》(合著)、《老舍之死口述实录》(合著)等。即将出版:《一只装满故事的靴子——意大利历史文化之旅》,《置身繁华与流逝之间——西班牙历史文化之旅》。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