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管你多有才,得避讳!

 毕生谈 2023-03-10 发布于北京

西汉大历史学家司马迁的父亲名司马谈,《史记》洋洋洒洒几十万字中因此无一“谈”字,连赵谈都改成了赵同,废弃了编著书字应求完备的宗旨。

唐代大诗人杜甫被称为诗圣,一生共写了近三千首诗,各种题材十分广泛,但据说因其母亲名叫海棠,所以他虽寓居海棠颇负盛名的四川多年,却从未写过海棠诗。其父名讳闲,结果老杜写了一辈子诗,也没敢写一个闲字。

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因为祖父名“申序”,向来不为别人作序,如果必须作这类文字,则改为“叙”,后觉不妥,又改为“引”。这种办法虽然勉强可行,但已经明显地妨碍了文字的准确性。如避讳“长”字及同“长”相同的音,琴的长短还可勉强称为“修短”,而肾肠则不能改为“肾修”了。因此那时的人们在避讳问题上真是费尽了心思。

这其中最令人惋惜的怕要算唐朝号称诗鬼”的李贺了,李贺之父名李晋肃,“进”与“晋”音同而犯家讳,便不能参加进士考试,纵然李贺才华横溢,也终无用武之地,终生不得志,才27岁便郁郁寡欢而死。为此韩愈愤而作《讳辩》一文,质问道: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古时避讳可见一斑。

不管你多大官,也得避讳!

南宋名相钱良臣也讳其名,他的小儿子颇聪慧,凡经史中有“良臣”二字的,读时均改为“爸爸”。一天读《孟子》,“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遂将其改读为“今之所谓爸爸,古之所谓民贼也。”原想尊敬,反成辱骂了。

宋时有州官田登,自讳其名,州境之内皆呼灯为火;上元放灯,吏人书榜揭于市曰:“本州岛依例放火三日”时人讥云:“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唐朝为避李世民讳,将中央六部之一的“民部”改称“户部”。又为避高宗李治讳,将治书侍御史”改称“御史中丞”。

封疆大吏怎样,该避还得避。清朝乾隆年间,内阁学士胡中藻引用《周易》中的爻象之说,以乾三爻不象龙为试题,题中有乾龙二字,龙与隆同音,竟判定是影射乾隆皇帝被送上断头台。举人王锡侯删改钦定的《康熙字典》,重编作《字贯》,触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帝名,判处斩刑,封疆大吏也因失察革职治罪。

宰相又怎样?五代时的冯道,历朝为相。一天他的门客给他讲老子的《道德经》,可书的第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一句话中竟有三处犯讳。为了避讳,门客灵机一动,将这句话改为“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令人啼笑皆非。

又如宋朝著名的宰相文彦博,祖上本姓敬,在后晋时,因避晋高祖石敬瑭讳,改姓“文”。至后汉,复姓“敬”。入宋,因避宋太祖赵匡胤之祖父赵敬(赵匡胤称帝后追尊为翼祖)讳,又改姓“文”。堂堂宰相,尊姓也得一改再改!

你是皇帝,那也得避讳啊!

田恒,即田成子,因其家族出自陈国,也称为陈恒,是齐国田氏家族第八任首领,是田氏代齐过程中重要人物,“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即是由此人而来,但汉朝时为汉文帝刘恒避讳,将其改称“田

前朝的年号与本朝君主犯讳,亦要避讳。如宋仁宗名祯,宋人撰《新唐书》,将唐太宗年号“贞观”写作“真观”或“正观”。

你不是个活物,对不起,那也得避讳!

汉朝时汉文帝刘恒驾临恒山,有近臣奏曰,恒山犯陛下讳,应改为常山,因此恒山被改为常山”,相应的恒山郡也被改称“常山郡”,所以,若是三国名将赵云出生在西汉初年,就会大喊:“我乃恒山赵子龙也”。

同样是这个常山郡,其治内有一个真定府,曾为我国北方三大军事重镇之一,但清朝时爱新觉罗胤禛登基为帝,就是雍正皇帝,为避其名讳,“真定”也因此改名为“正定”。

三国时,吴黄龙三年(公元234年),由拳县野稻自生,统治者认为嘉禾,因改县名禾兴。但后来孙权孙皓即位,避其父孙和讳,又称禾兴名嘉兴”。今之江苏省南京市在西晋时名建业,后改名建邺,建兴元年(313年),又因避晋愍帝司马邺讳,改名建康”。

你是神?不好意思,还得避讳!

大诗人李白诗云:白兔秋复春,娥与许邻。娥仙子虽美且是神明,但到了宋朝因为犯了宋真宗赵恒之讳,也要改名为“嫦娥”,一至于今日。

观世音菩萨(鸠摩罗什所译)救苦救难,但因为唐太宗叫李世民,也得乖乖滴改名“观音菩萨”,要不然他老人家也享受不了人间的香火。能掐会算的徐茂公原名徐世勣,字茂功。后被李世民赐姓李,又避李世民讳改名李勣。

你若不避讳,我可是要你脑袋!

明太祖朱元璋早年为生计曾当过和尚,做过贼军,因此非常忌讳“僧”、“贼”等字眼。曾有杭州学府写贺表时写道“天生圣人,为世作则”,结果被朱元璋认为“生者僧也,则者贼也”因此而丢掉小命。

康熙年间,因明大学士朱国祯生前在经清人庄廷冒名出版的《明书》中曾直书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名,辗转株连冒名的出版者以及修订、校阅、写序、署名、刻字、印刷、卖书、藏书、官员等达数百人,处死刑者七十余人。

雍正年间,主考官查嗣庭摘用《诗经》中的维民所止”作为试题,经人告发说题中“维止”二字是暗示将“雍正”砍头示众,病死狱中惨遭戮尸枭首,儿子处斩,兄侄流放。

有清一代大兴骇人听闻的文字狱,其中因此而惨死者恐非少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