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鄙人真的是粗俗的人吗?甲骨文字典说字——鄙

 文山书院 2023-03-10 发布于湖南

图片
【甲骨文字典,第712页】

今天我们学《甲骨文字典》的,鄙视的鄙,卑鄙的鄙。
“鄙”的古字是“啚”(bi)。“啚”是会意字,甲骨文上部的“口”像城市,下部字形(“㐭”)像粮仓。在城外所建的粮仓,这就是“啚”。金文(见下图)是这一字形的讹变。而《说文》小篆则在甲骨文的字形上又添加了义符“邑”,表示远离城市的聚集地之意。从字形上看,“鄙”的造字本义就是指城外的粮仓或者农田。

图片

鄙又指公卿大夫的封地、食邑,这种土地一般都在郊外很远的地方,因而“鄙”字的引申义就是边远之地。
在中心城市人的眼中,边远地方人不如都城里的人见得广,行得通,说得好。因此“鄙”作形容词用在人身上,表示他的粗俗。因为处于边远地方的人是粗俗的,因此,可以说乡下人常常受人轻视,这是长期不发达社会给人们心理上造成的根深蒂固的病态。
“鄙”用作动词就是轻视,看不起的意思。“鄙”的动词用法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很普遍了,后来“鄙”的动词用法固定在书面语中,一直流传到现代,现代汉语中还有鄙弃、鄙薄、鄙夷这些词。
在交际过程中,尽管不可轻易地允许别人看不起自己,自己表示谦恭时是可以使用“鄙”字的。譬如在一些场合还常用鄙人、鄙意这些词,这不是实指他本人的粗俗,而是自称的谦辞。
图片
鄙的不同含义:
1、周代地方行政单位。王城郊外以五百家为“鄙”。
《周礼·地官·遂人》:“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酂,五酂为鄙。”
2、小邑(小县城);周代王公子弟及卿大夫在王畿内的采邑。
《周礼·天官·大宰》:“以八则治都鄙。”
(以八种法则来治理王畿(王城周围千里的地域)内的食邑
3、郊野;郊外。
《逸周书·作雒》:“农居鄙,得以庶士。”
《国语·齐语》:“昔者圣王之治天下也,参其国而伍其鄙。”
(参国伍鄙,春秋时齐国对国、鄙分治的制度。)
4、边邑;边远的地方。
《公羊传·庄公十九年》:“冬,齐人、宋人、陈人伐我西鄙。”
5、狭小。
《孟子·万章下》:“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
( 听到柳下惠风节的人,胸襟狭小的也变为宽广,性情刻薄的也变为敦厚。)
6、见识浅薄;行为低下。
《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孔子也告诉我们,“食肉者鄙”,吃肉的人野蛮低俗,脑子越来越差;“食谷者愚”,光吃素吃粮食的人愚笨,养份不够,所以越来越笨;“食气者寿”,懂得服气就长寿;“不食者神明而不死”,这都是孔子的话,出在《孔子家语》里头。
7、质朴。
《庄子·胠箧》:“焚符破玺而民朴鄙。”
《庄子·外篇·胠箧第十》: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
意思是:烧毁信符,打碎玉印。意思是抛弃仁圣知识,才不会出现窃国大盗;毁掉珍珠宝玉,才不会发生小偷小摸的事;烧掉信符,打碎玉印,人民自然朴素无欲;打破容器,折断秤杆,人民自然不争。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路性鄙,好勇力。”
(子路的个性比较坦率豪爽,也比较勇敢好斗,甚至有些粗鲁。)
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公猪),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子路一副赳赳武夫的打扮,求见孔子,并且对孔子很不礼貌,但在孔子彬彬有礼的接待下,心悦诚服,于是,穿上儒服,倾心委身于孔子,成为弟子。 拜师后,子路一心向学,《论语》中记载了很多他向孔子请教如何成为君子、士子的对话。
图片
8、鄙朴
蔽固,不通达。
张衡《东京赋》:“鄙哉予乎,习非而遂迷也。”
9、谦辞。称自己。
鄙人;鄙见;鄙意
10、轻视;看不起。
《尚书·大诰》:“反鄙我周邦。”
蒲松龄《聊斋志异·黄英》:“马素介,闻陶言,甚鄙之。”
11、鄙薄;鄙视;鄙夷
以为羞耻。
屈原《九章·怀沙》:“易初本迪兮,君子所鄙。”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12、贪吝。
《韩非子·五蠹》:“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
(现在人们的争夺,也不是见识浅薄,(只因财物太少。)
图片
道德经》第二十章有一句: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
鄙在这里所指为何呢?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应诺附从与呵斥抗拮,能有多大差别?)
美之与恶,相去何若?(被喜欢的和被厌弃的,又相差多少?)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他人畏惧的我也应该畏惧吗?)
荒兮,其未央哉!(这些本质上都殊途同归。)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世间熙熙攘攘,就像宴飨,就像春游。)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而我独自淡泊,像婴儿尚未开蒙(不图享受)。)
傫傫兮,若无所归。(世间纷扰,无处安放。)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众人都复杂有余,而我纯一似有欠缺。)
我愚人之心也哉!(我是混沌未开的样子。)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别人明目善言,我却晦暗不语。)
惚兮其若海,恍兮若无止。(我感天人合一,其中大道一言难尽,无始无终。)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众人皆有所长,而我独独冥顽不灵,不思进取。)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我和别人不一样的原因,是我顺从大道。)
本章是老子的思想独白,也是老子思想的精华所在,堪称本书的灵魂。同时,本章在文字风格上也与其他章节有所不同,老子以诗一般的语言对甘守无为的道理进行了深刻剖析。
老子在开篇就提出疑问:“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唯”是唯诺顺从从的意思;“阿”是呵斥,引申为反对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顺从和反对有多大的距离呢?“善之与恶,相去若何?”意思是:善良和邪恶能有多大的距离呢?仅在一念之间罢了。
在常人看来,美和丑是对立的概念,人们普遍偏爱美好的事物,而讨厌丑恶的事物。受这种想法的驱使,人们往往会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美好的事物,当追求得到满足时就欣喜若狂,而一旦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就沮丧郁闷。得道之人则不同,他们心目中无美和丑的区别,一切顺应自然,决不刻意追求什么,也就无所谓得和失,也就不会有痛苦和烦恼了。如果一个人整日闷闷不乐,这不但是一种最残酷的自我折磨,而且会影响别人的心情。带着忧愁和烦恼生活的人,其人生的幸福感也必将大打折扣。试想一下,这样的人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呢?
在老子看来.贵与贱、善与恶、是与非、美与丑之间的种种差别都是人们按照世俗的眼光来制定的,其实并不符合“大道”。而人们以自己的主观态度为标准来看待世间的万物,必然会导致整个社会价值的混乱。老子不但揭露了社会上层追逐物欲的贪婪之态,还以相反的形象描绘出了自己的形象。文中的“我”显然是指老子本人,但又不仅仅局限于他个人,而是推及到有抱负、有理想的人。
图片
众人”、“俗人”是指社会上层。这些人对是非、善恶、美丑的判断,并无严格标准。他说“我”是“愚人之心”,这当然是正话反说。世俗之人纵情于声色,“我”却淡泊无为,以求精神的升华,而不愿随波逐流。老子将“众人”、“俗人”和自己作了鲜明对比,当众人都沉浸在春天般的美景、享用着丰盛的美餐时,他却独自甘守寂寞,保持淡泊宁静的心境,就如同刚出生的婴孩一般无欲无求。
众人借助外在的事物而享乐,一旦外在的事物消失了,他们的快乐也就不存在了。而得道之人明白外在境界转瞬即逝,所以他们要保持淡泊恬静的心境,这也正是他与“众人”的最大不同。
“众人”都有强烈的占有欲望,所以他们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你争我夺,在混乱的世道里大有收获。而“我”却好像丢失了什么东西一般。“我”在“众人”的眼里是多么愚笨的人啊!“众人”在收获到财富、地位、名利后必然会不甘寂寞,大肆炫耀。而“我”却抱着昏昏沉沉、迷迷糊糊的态度去享受生活。正因为“我”愚笨,所以心灵空虚,了无牵挂,无为而自在,烦恼和忧愁自然会远离“我”而去。聪明人凡事都要争出个所以然来,以不知强为知,不聪明强装聪明。他们凡事都要斤斤计较;而“我”却哑口无言,闷闷不语。“众人”都要有所作为,而“我”却清净寡为,这在“众人”看来,“我”是多么冥顽不化、卑鄙下贱啊!
老子对众人的思想没有作出任何批判,他只是通过众人的贪婪来反衬自己的淡泊名利。老子追求“沌沌”、“昏昏”、“闷闷”的思想境界,他认为自己之所以和众人思想不同,就是因为自己注重以洞察万物的根源来充实自己。万物之根源就是“大道”。老子整日处于大道之中,无言无为、无欲无求,自然也就无忧无虑、无伤无痛、逍遥自在,这就是真正的至乐境界。
图片

注:本人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带着孩子居住在农村,学习分享传统文化并践行,从而提升自己的智慧。对内容观点,请客观看待和思考,不盲从,不偏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