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会引导孩子看书?这些是看了就忘不掉的好办法!

 文话童心 2023-03-10 发布于北京

最近,有群友提了一个直击灵魂的问题:

孩子算是爱读书,但是如何引导她去思考、评价?

小编其实有一瞬间是有点呆住的,想说:我还停留在看到荐书就收藏、收藏过就当自己看过了的阶段,这就又开始升阶了吗?仿佛看到了自己跟在老司机后面踉跄追赶的身影……

但其实细想想,读书,与读书后的思考、评价,本就是非常和谐融洽的一体两面,而非分开各自独立的A和B。边读边思考、评价、讨论,才是走了心,才是真正聪明、有效也更有趣味的读书法门啊!

其实关于这一点,甜甜妈老早就写过一篇(五年级女孩悦读《红楼梦》原著,我做了哪些铺垫?),很多群友都觉得颇受启发。而伴着最新一届文话童心中文阅读争霸赛的进程,这个话题一交流,大家又聊出不少新的方法心得,简直是灵感迸射、金点子频出……围观的小编觉得简直是捡到宝了!赶紧整理出来,邀大家一起“众乐乐”。不得不说,群友们真的是卧虎藏龙!!跟这样的伙伴们一起读书,真是件快乐又过瘾的事啊!


引导其实有个最简单好上手的万能“三段式”——

我自己的经验就是万能的三段式提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我觉得还比较好上手吧,先让孩子跟你说说这本书讲了什么内容,里面有什么样的主要人物,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最后结局如何,为什么会是最后的结果,中间有哪些转折或者变化,你觉得这样设置合理么?如果你是ta,你会怎么做?你的想法现实吗?会受什么制约么?……诸如此类的。在孩子跟你聊的过程中你可以一步步地发问,哪怕你没有看过他们看的书,也可以发散提问。

是什么锻炼他们的提炼概括能力?为什么引发深入情节的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培养独立思维?读书,获取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孩子独立不盲从的主见。

发现娃写阅读笔记时经常是在概括大意,很“套路”。怎么破?

如果他想不出来写什么,我都优先建议他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印象最深刻的、最有同感的、或者最不赞同的地方,都可以。如果是科普类或者知识类的,可以说一说他自己学到的知识,最好能和以前读过的、或者自己生活中有实践的联系一下。要不就停留在书上,就忘记了。

如果这些都不想做,也可以去梳理文章的结构。如果是散文类的,或者文笔比较优美的,我会建议他关注一下写作的方法。反正内容和形式,关注一样就行。

到底怎么才叫真正的有效阅读?

想有效阅读,我觉得要分步骤走:

1.确定自己的类型。按心理学上说,我隐约记得是分三种人,视觉型的,听觉型的,触觉型的,要找准最适合自己的记忆方式。

2.有阅读习惯。就是吴军说的那种,和甜甜妈说的是一回事。大咖总结出来最有效的步骤,应该有意识地形成习惯,然后化为已用。

3.家长辅助很重要。比如,自由探讨(共读一本书);有意识引导(比如我每天给孩子读一篇《今天》,会把我平时听作文课、看《写作教练到我家》得来的办法,潜移默化融入这篇文章。

举例:“这篇开头真棒!这种人生哲理的故事就适合开门见山,先点题、再讲故事,咱们看着才更明白……(等读完全篇还可以再说)你看结尾说得比开头细致,开头结尾一呼应,让我读完还意犹未尽”之类的。

实在不知道怎么引导,怎么办?

我是感性派的,引导孩子也是追随感受。看得最开心的,看得想马上分享给别人的,看得想流泪的,看得想拍大腿的地方,找出来,从这开始说,让我也共情一家伙。如果都没有,那这本书的所得就是知识性的,把新知总结出来。如果连这点收获也没有,那就是——选书选错了!


培养娃的阅读习惯还有什么好用的妙招?

给大家提供一个个人实测有用的办法,这是一个层层互推的方式:

1.和孩子商量好,设置一个任务,一周内如果完成,就带TA去书店或图书馆自由阅读(亲测2-3小时合适,时间不宜太短)。

2.完成任务的实物奖品是:孩子可自选1本书(TA自己挣来的+自选的,一定会积极阅读,相信我)(此处建议:家长别贪多,一周1本已经不少了)。

我家孩子用了两周时间适应了图书馆的节奏,很喜欢。最近还拉上朋友,一起去那里写作文,效率实在高!因为环境很好,我在给他们一些建议的时候,他们很快吸收了。

而且我还发现,在书店里泡着,孩子的阅读状态怎么形容呢?“软"。就觉得她还挺舒服的,比在家里甚至还放松一些。也有可能是家里总有人出动静,容易吸引孩子注意力,但在外面呢,她知道反正和我没关系,就更能集中精力。

新浪微博/抖音:@文话童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