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中国人使用银两银锭一直到1933年?1933年3月10日废两改元

 梦想童年594 2023-03-10 发布于江西
文章图片1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为什么中国人使用银两银锭一直到1933年?1933年3月10日南京政府废两改元统一币制。

文章图片2

满清的腐败和落后体现在各个方面,包括币制。

明清时代,中国老百姓日常购物都是使用铜钱,大笔购物还是需要银子的。

尤其是随着清朝中后期白银的增多,一些日常购物也会用到小额的银子。

清代银两的使用却不方便。

《红楼梦》这么写:麝月便拿了一块银子,看着天平来问宝玉:“那是一两的星儿?”宝玉笑道:“你问我?有趣!”麝月也笑了,又要去问人。宝玉道:“拣那大的给他一块就是了。又不做买卖,算这些做什么?”

麝月听了,便拣了一块掂了一掂,笑道:这一块只怕是一两了。宁可多些好,别少了,叫那穷小子笑话,说咱们小气。

那婆子站在外头台阶上笑道:“那是五两的锭子夹了半边,这一块至少还有2两呢!这会子又没夹剪,姑娘收了这块,再拣一块小些的罢。”

文章图片3

看到了吗?银两的主要问题有这几个:第一,重量不统一。贾宝玉看病要给医生1两银子,需要用天平秤1两才能用。当时银两没有统一的标准重量,需要进行各种切割,比如5两银子切成两半,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第二,成色不统一。虽然都是银锭,含银量却有很大不同,有的高,有的低,只有专业人士才能识别,老百姓用起来很困难。

满清末年做过统计,各地包括省和县使用的银两共有高达103种之多,含银量各不相同,异地很难通用,需要复杂的换算。更夸张的是,民国初年中国银行调查全国的“两”,发现也有170种之多,度量单位也不统一。

这种五花八门的银两、银锭,严重影响了中国的经济。

老百姓大不了不用银子,改用铜钱,做生意的却不能不用。当年任何一个商人,任何一家商店的职员,首先就要学习鉴别白银,不然就没有办法做生意。

这大大阻碍了中国商业的发展,好在洋人给我们上了一课。

文章图片4

从清朝中后期开始,洋人铸造的银元大量进入我国。

最有名的就是墨西哥银元,也就是鹰洋,另外还有西班牙本洋、英国站洋等等。

这些银元最大的优势是,含银量是统一的,重量也是统一。

以英国站洋为例,含银量一般是在89到90%,重量 26.5到27克,铸造的非常精确。

使用英国站洋根本不需要去鉴定银子成色,也不需要称重,交易起来很方便。

鹰洋也是如此,含银量为准确的96.18%,放在今天也是很惊人的。

文章图片5

于是,这些外国银元迅速成为中国商品流通的重要货币。

到1910年中国就有外国各种银元高达11亿枚,其中鹰洋就占到三分之一。

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前的1833年,林则徐就意识到这个问题,曾经建议发行大清自己的银元。可惜,满清朝廷的官员鼠目寸光,狗屁不通,说什么“银两用了几千年,万万不能坏了祖宗的规矩”,坚决不用。

银元流通被外国人控制,可不是好事。谁都知道,货币的重要作用,就是对经济进行干预甚至操纵。通过对银元在中国的流通限制,洋人轻松控制了中国的货币。

清代经济因为银元问题多次出现动荡,曾有中国商品有百分之三十的利润被洋人利用货币轻松夺去。

到了这种地步,满清政府终于坐不住了。

文章图片6

在1889年,张之洞出面铸造了所谓光绪元宝,龙洋。

这就是中国第一种银元龙洋,这是单纯山寨洋人的银元。

从林则徐提出建议到实现,区区一块银元的改革花费了56年。

试问,满清如此故步自封、拒绝改革,不灭亡也就见鬼。

同时,看看龙洋的发行,也就知道满清的管理能力。

洋人的银元无论是鹰洋还是站洋,最大特点就是纯度和重量都很统一,值得信赖。

而龙洋本来是很好的,满清发行后却出现重大的管理问题。

各省官吏为了捞钱,肆意更改铸造标准,造出了各式各样的龙洋。

广东的龙洋含银为6钱6分,而东北的龙洋则只有5钱9分,差距大的惊人。

一些地方官借此赚取了巨额的黑心钱,老百姓则苦不堪言。

龙洋本来是为了统一重量和成色的,现在改革了等于没改,交易的时候还需要鉴定。

各省纷纷拒绝别省的龙洋流入,防止本省货币市场混乱。

直到满清灭亡,这种货币混乱的情况并没有改善。

文章图片7

袁大头出来以后,才有根本性的变化。

民国时期,银元已经成为主要的货币,还有其他几种辅币。

那时候有句俗语,叫做财不露白。

也就是不要将身上携带的白色银元随便露出来示众,唯恐被贼人盯上,就是这个道理了。

然而,直到1933年中国并没有完全使用银元,内陆很多地方仍然在使用银锭。

尤其是一些闭塞地区,银锭交易仍然很常见。

文章图片8

1933年3月10日南京政府废两改元统一币制。为什么直到1933年才这么做?

这是因为中央造币厂刚刚完成整建,拥有每日铸造40万个银元的能力,彻底解决了银元供应问题。从1933年开始到1937年抗战爆发,中国已经没有什么银锭了,各地都使用银元。

文章图片9

有意思的是,解放军在1949年到1951年曾经铸造过一批银元。要知道,当时全国正在改革旧版人民币,怎么还倒退回去铸造银元?

主要是解放军进军西藏,当地藏民认为钞票不是钱,只信任银元。解放军也就入乡随俗,使用银元同藏民们交易。比如解放军18军进入西藏时候,特别携带了大批银元,一切费用都以银元支付。18军曾雇佣一些民夫修路和搬运,也是直接用银元发工资。

声明:

本文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