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知道很多两山轮战中战斗功臣的事迹,比如46军138师414团3营7连的一等功臣李庆轩烈士,他的一等功证书上战斗事迹是这样写的: ![]()
(小编:李庆轩烈士救下的战友是汪海洋。) ![]() 李庆轩战前留影 可是你知道李庆轩当时才17岁吗!是“9.23”出击作战中7连牺牲的11名战士中年龄最小的! 1985年9月23日,138师414团奉命出击越军占领的395高地,7连组建突击队主攻。此战共歼敌154名(含炮兵),我军参战的突击队员当日牺牲10人,伤36人,其中重伤16人。 李庆轩是山东单县人,生于1968年,1985年1月虚报两岁入伍入伍,当年才17岁。 ![]() 战后,战友替李庆轩烈士收拾遗物的时候发现他留下的两包“大重九”香烟和一张小纸条: 谢谢您来收拾我的东西,请抽烟! “9.23”出击前的9月16日,7连给每名突击队员发了2盒烟、6块巧克力糖。李庆轩不抽烟,他把这两包烟用红纸小心包好,在里面夹了上面那张小纸条。 17岁!当时的李庆轩面对可能的死亡时,他甚至担心给帮忙收拾自己遗物的战友添了麻烦,所以提前道谢。 17岁!他是怎么做到如此平静地写下那句话的?? 这张小纸条近乎完美地展现了李庆轩身上那种中国人最传统、最朴实、最善良、最有家教的品德。 ![]() 《芳华》中何小萍穿着病号服在夜色下独舞 在一等功臣付铁祥讲述的《对越反击战之侦察兵的故事》中提到这样一件事: 其中一个支撑点被越军袭击后只剩下姓张的战士,他只得钻进猫耳洞,用匕首和进洞想要活捉他的越军搏斗,增援部队上来的很快,迅速就击退了越军,此时这名战士已经在狭小的洞里刺死了三名越军。 增援部队跟这名战士不是一个连的,这名战士死守在洞里谁也不让进,弄一堆手榴弹放在面前,谁进洞就要炸谁。后来还是他的连长带几个人过来,哭着把他抬下去了。 后来这名战士荣立一等功,但因为大脑问题再也无法归队,复员后也无法正常工作,只能长期疗养康复,现在居住在武汉。 小编本来想查一下,找出这位英雄的部队番号和姓名,后来放弃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