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附子汤治验一则

 新用户76602598 2023-03-11 发布于湖南

        患者,朱某,女,56岁,于2023年2月22日来诊。

图片

        患者自述春节前不慎感染新冠,发热恶寒,身痛无汗,医生以发汗抗病毒等药治疗虽愈,却出现极易汗出,而汗出过多,继而后背冷,夜梦纷纭,梦中之境多是已故亲人,而多被惊醒,深以为苦。谈及病情,患者愁眉不展,叹气连连。

图片

        患者祖籍内蒙,性情豪放,爱憎分明。虽远嫁保定,而性情不改。因与公爹不睦,郁结暗生。又因一年多前,因父亲去世,悲伤过度而出现胸闷气短,在我县人民医院诊断为急性心梗,而行冠脉支架治疗。

图片

        刻诊:患者汗出正,后背恶风寒,项背强,晨起口苦咽干,喜饮水,胁肋胀满,而喜太息,小便黄,着急时小便不利,淋漓涩痛。乏力,恶吃冷食,食冷则腹胀泻泄。

图片

        舌脉:舌淡胖大苔黄而干,脉右手沉细无力,左脉弦缓无力。

        病因:寒热错杂

        病位:少阳太阴少阴

        治疗:和解少阳,兼温太阴少阴。

        方药:柴胡桂枝干姜汤加附子汤

黑顺片10克先煎    党参15克    柴胡12克    黄芩10克

桂枝10克    干姜6克    牡蛎20克    花粉10克

炙甘草6克    醋香附10克

图片

        疗效反馈:2023年3月2日二诊,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缓,患者自述服药后诸证好了百分之九十,喜形于色见于言表,要求续服一剂,以期巩固。

        病例分析:口苦,胁肋胀而喜太息,脉弦,为少阳病,少阳腑郁而化热,继而口苦,热邪灼阴,则咽干,舌苔薄黄而干。少阳郁热,阻碍气机,经气不利,则胸胁苦满。纳冷腹胀腹泻,恶食生冷为太阴脾寒,脾阳虚。后背冷,项背强,貌似太阳经感寒而病,但脉沉细,而无热恶寒,典型的发于阴也。《伤寒论》第7条曰: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之说。太阳与少阴相表里。故而这里诊断是少阴寒化病,由于发汗过多,亡阳致少阴阳虚,导致卫气不足,不能温熏太阳经表,太阳之经别下项,夹脊入腰中,故而导致项背强而恶寒。三焦主管水液代谢,少阳主枢,最易气郁,着急后气机郁滞,少阳三焦不利,化火灼伤膀胱而小便不利,淋漓涩痛。至于梦中多是已故之人,是患者汗出多而阳虚阴盛,各从其类罢了。综上所述,与患者柴胡桂枝干姜加附子汤,一投而愈,患者为了巩固疗效,遂续服一周。

图片

        原文引用: 《伤寒论》第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未欲愈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第304条,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第305条,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疼,​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图片
最亮的星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