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陵挖出一张科学家也无法解释的脸,仅出现5分钟,还好拍了照片

 历史探奇 2023-03-11 发布于河南
内容图片
秦始皇陵园中最吸引人的应该就是那些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兵马俑了,它也是世界第八大奇迹。法国总统希拉克曾说过:“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目前已出土的近8000尊兵马俑中,大多数是按真人比例制作而成,他们或坐或立,有的呈握弓状,有的呈射击状,他们的五官、头发、胡须和手,甚至他们身上的铠甲、衣服、护腿、履、靴等细节都十分逼真,特别是他们脸上的彩绘,红、黄、紫、蓝、黄、黑、白等各种色彩使英勇神武的秦军变成了一支明艳靓丽的彩色兵团。
内容图片
在这些色彩缤纷、神态各异的兵俑中,有一张连科学家也无法解释的脸。1999年9月10日,考古队在兵马俑2号坑发现了两件绿脸俑,他们头挽发髻,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左腿蹲曲,右膝跪地,双手在身体的右侧一上一下,呈持弩跪射姿势。他们的表情自然平和,双眼黑白分明,炯炯有神,全身绘有各种颜色,头发、胡须、瞳孔、手的颜色与正常人无异,与其他陶俑唯一不同的是他们的面色,其他陶俑的面部都是接近正常肤色的淡粉色,而这两尊陶俑的面色却是罕见的绿色,虽历经千年,他们的面部依然绿色如新。
这些五颜六色的陶俑是怎么绘制出来的呢?经考古专家分析,陶俑身上的彩绘是由生漆底层和颜料层两部分组成。生漆是从漆树上采割下来的乳白色胶状液体,氧化后变为褐色,在空气中存放几个小时以后变得干硬生成漆皮。漆被称为“涂料之王”,远古时代的漆树十分珍贵、采漆和运输都非常不容易,所以,能够在兵马俑身上做如此精细的彩绘是一件相当奢侈的工程,恐怕只有千古一帝秦始皇能够做到吧。
内容图片
陶俑身上的大部分颜料为天然矿物质材料,如朱砂、赭石、石青、石绿、骨白等,还有少部分人工颜料,比如铅丹和铅白。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珍贵的颜色——紫色,它并不是天然颜料,而是人工合成的物质,这种紫色最早出现在汉代器物上,因此也被人们称为“汉紫”或“中国紫”。如今,“汉紫”出现在秦兵马俑身上,说明我国在秦代就已经掌握了制作紫色的技术和方法,从而证明我们的祖先具有超强的智慧和能力。
但是,经过2000多年的水浸、火浇、风化等大自然的侵蚀和破坏,大多数兵马俑身上的彩绘已经脱落,只有少部分色彩残留。为了保护人类文化遗产,考古人员必须在五六分钟之内给这些兵马俑身上涂上保护液,否则这些极其宝贵的彩绘颜色就会快速脱落、损坏和风化,无法再现。因此,“绿脸俑”一出土就立刻被送到文物修复室,考古专家使用专业的兵马俑色彩保护技术和特殊材料对兵马俑进行色彩保护。
内容图片
为什么这两尊俑的脸是绿色的呢?“绿脸”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绿脸俑自从被发现的那一天起,就引起了众多学者和文物专家们的浓厚兴趣,他们对。绿脸俑提出了各种猜想和推测。目前关于“绿脸俑”有以下几种猜想:
第一种,也是目前认可度较高的说法是,绿面俑是军中傩(音nuó,是古人在腊月举行的一种驱疫逐鬼的仪式,是一种原始巫舞。)人。有考古专家认为,远古时期,军队中非常流行驱疫逐邪的巫术祭祀活动。据史料记载,夏、商、周时代有傩礼,还有不同规模级别的傩祭,比如国傩、天子傩、大傩等。自周朝开始,傩礼成为军礼之一,主要是定期驱疫逐鬼和为死去的帝王将相送葬。秦俑坑模拟的是秦军阵,因此,秦兵马俑也很可能有傩人。
第二种,有专家推测,在士兵的脸上描绘各种色彩,是为了装神弄鬼吓唬敌方。
第三种,有人认为,可能是工匠在给兵俑涂色时出现了失误,也有可能是工匠患有色盲症,调错了颜色。但反对者认为,秦代对工匠的要求非常严格,工匠失误要受到严厉的惩罚,因此,不会有工匠出现这么严重的失误。
第四种,有专家认为,秦人所处的陇东地区是一个多民族交融的地区,其中包括巴族的寡妇清,宗贝族(今四川、湖南一带的少数民族),还有羌族,秦人与这些少数民族关系密切,绿脸俑或许融入了某些少数民族文化元素。
第五种,有人认为兵俑面部呈绿色就是正常的肤色。
除了以上几种猜想以外,还有人说在兵俑脸上涂抹绿色是士兵为了祈祷平安,甚至有人猜测是工匠们的恶作剧,或者是工匠们充满个性的另类创意。
总之,关于绿脸俑众说纷纭,这个谜团至今仍未解开。关于它的种种猜测,还有待于日后的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内容图片
绿脸俑目前仅出土这两件,一般不安排公开展出,从2002年绿脸俑首次被公开展出算起,20年间只公开展览过三次,一次是在兵马俑博物馆、一次是在陕西历史博物馆,还有一次是在台湾。绿脸俑被禁止出国展览,除了去过台湾以外,未在其他国家展出过,它的出现无疑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又添加了一道亮丽而神秘的色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