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股41家公司正推进GDR海外上市

 千股封牛 2023-03-11 发布于湖南
A股41家公司正推进GDR海外上市 方大炭素GDR预计3月15日登陆瑞交所
2023年03月11日 06:00
来源: 证券日报

K图 600516_0

最新价:6.52

市盈率:27.75

总市值:248亿



  3月10日,方大炭素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申请发行GDR并计划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瑞交所”)上市,已确定此次发行的最终价格为每份GDR8.63美元,预计将于3月15日(瑞士时间)左右正式上市。

  数据显示,截至3月10日,自2022年以来,A股已有52家上市公司宣布筹划发行GDR,其中11家成功在瑞士或英国上市。还有41家正在推进GDR上市进程,其中22家均在今年披露了最新进展,境外发行GDR步伐明显加快。

  瞄准全球化布局

  方大炭素此次发行的GDR数量为2200万份,募集资金总额约为1.9亿美元,扣除发行费用后,主要考虑用于提升公司炭砖产品的产能及研发石墨烯等炭素新材料,延伸炭素产业链条及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和其他一般企业用途。公司2021年年报显示,其国外市场当期实现营收8.43亿元,占总营收的19.31%。

  方大炭素方面表示:“发行GDR上市可进一步夯实公司在炭素制品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推动产品的国际化进程,提升国际市场知名度,扩大全球市场份额。此外,与境外资本市场实现直接对接,还能提升多渠道融资能力,为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和金融资源保障。”

  不仅方大炭素,还有大部分企业都将目光瞄准了全球化布局,拟利用海外资本市场,为海外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扩大海外市场份额,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

  百克生物称,公司发行GDR募集资金在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拟用于公司研发、生产和商业化能力的建设,进一步深化公司国际化布局;伯特利称,公司拟发行GDR并申请在瑞交所挂牌上市能够满足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深入推进国际化战略,开辟在国际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A股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在不断提高,许多企业有意愿通过在海外发行GDR来吸引更多境外投资者。其次,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开放,许多A股上市公司面临业务国际化和海外并购等需求,通过GDR发行来融资更加方便快捷。”

  记者注意到,在上述52家奔赴境外上市的企业中,“新经济”含量显著上升,主要涉及新能源新材料、TMT、新消费、医药等板块。其中,涉及新能源企业居多。截至目前,已有超20家新能源产业链相关企业成功发行或筹划发行GDR。

  对于新能源企业扎堆出海融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独立国际策略研究员陈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现象体现了中国境内优质产业链相关企业的全球化资源配置雄心,也充分说明了中国经济深度参与全球化的能力。”

  发行步伐明显加快

  进入2023年以来,上市公司境外发行GDR步伐明显加快。在目前41家正在推进GDR上市进程的上市公司中,22家披露了最新进展。其中,方大炭素步伐最快,还有16家企业的GDR项目获瑞交所监管局附条件批准,2家获证监会受理,7家获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陈佳向记者表示:“GDR的发行流程如今越来越优化,审批流程越来越顺畅,发行折价率越来越合理,对战投吸引力越来越大,该模式有望在未来一段时间成为中资出海的主流方式。”

  在年利达律师事务所资本市场业务部合伙人李家栋看来,A股公司境外发行GDR将成为“新常态”。在中国资本市场持续对外开放的背景下,GDR凭借其独特属性,可以达到直接投资中国上市公司的目的,境外投资者将成为A股市场重要参与者。

        东威科技:发行GDR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申请事宜获证监会核准

  东威科技(688700)2023年3月21日晚公告,中国证监会核准公司发行GDR所对应的新增A股基础股票不超过1177.6万股,按照公司确定的转换比例计算,对应的GDR发行数量不超过588.8万份。完成本次发行后,公司可到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

41家A股公司推进赴欧洲GDR上市 超九成选择瑞交所

2023年03月23日 00:29  来源: 证券日报

 

  近日,A股赴欧洲GDR上市热情再升温,多家上市公司披露最新进展。

  3月21日,东威科技扬杰科技发布公告称,发行GDR并在瑞交所上市申请获证监会批复,至此,两家公司GDR申请已获两地监管部门批准,距离发行上市仅一步之遥。同日,金山办公也发布公告称拟筹划境外发行GDR并在瑞交所上市。

  时下瑞交所为A股公司GDR上市最热门目的地。记者梳理数据与上市公司公告发现,截至3月22日,共有41家A股上市公司推进赴欧洲GDR上市计划,38家将上市目的地定在瑞交所(占比93%),2家选定伦交所,1家选定德交所。

  41家公司总市值

  达2.62万亿元

  自2022年2月份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新规发布之后,A股频掀赴欧洲GDR上市热潮。在一年多时间里,先后有12家A股上市公司发行GDR在欧洲证券市场上市,覆盖主板、创业板、科创板等板块。

  在赴欧洲GDR上市队伍中,2022年7月13日,明阳智能发行GDR在伦交所上市,为新规后首家打通GDR上市通道的主板公司;同年9月21日,乐普医疗发行GDR在瑞交所上市,成为首家成功上市的创业板公司;2023年2月22日,杭可科技发行GDR登陆瑞交所,拿下科创板首例。

  从目前推进赴欧洲GDR上市的公司来看,创业板、科创板公司数量渐增,合计占比超三分之一。数据显示,上述41家公司中,27家为沪深主板上市公司(占比66%),来自科创板和创业板的分别为9家和5家,合计14家(占比34%)。

  这些公司多为行业领军企业,其中不乏千亿元市值龙头。相关数据显示,截至3月22日收盘,上述41家公司的总市值高达2.62万亿元,平均每家市值640亿元。其中,隆基绿能牧原股份东方财富等6家公司市值超千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之所以龙头企业逐渐青睐GDR融资,除了GDR融资本身的审核效率高、时间短等优势外,还在于通过此渠道能一次性融到可观的资金,对相关公司实施国际化战略意义重大。数据显示,前述12家成功发行GDR的上市公司累计融资总额达42.57亿美元,平均每家募资额3.55亿美元。

  “GDR发行有利于企业加快海外布局,提升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增强全球范围内的销售能力,推动国际化发展战略。”沙利文大中华区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陆景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已有3家公司

  获两地监管部门批文

  从上市进展来看,上述41家公司中,先导智能东威科技扬杰科技等3家发行GDR并在瑞交所上市的申请均拿到两地监管部门批文,获得证监会批复和瑞交所附条件批准;21家GDR项目获得一地监管部门批文(3家获得证监会批复,18家获瑞交所附条件批准);其余企业GDR项目也在有序推进中。

  近期,监管部门表态继续推动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机制优化完善。从而,有望助推更多优质企业“走出去”,GDR或成为企业境外上市融资重要途径。

  今年2月底,证监会在披露回复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相关建议时指出,证监会将立足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会同相关部门继续推动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机制优化完善,拓宽境外上市融资渠道,提升跨境证券投资便利化水平,支持符合条件的中资金融机构“走出去”参与全球市场,更好服务境内企业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GDR正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境外融资渠道,未来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以此为契机走出去。”瑞银全球投资银行部中国区主管朱正芹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GDR的发行市场还在不断拓宽,除了伦敦和瑞士外,德国市场也在积极准备中,这将使得A股上市企业可以触及更多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也为境外投资者提供了参与境内资本市场的新途径。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陈治衡认为,拓宽GDR融资渠道,有利于加速中欧市场互联互通、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促进我国国内资本市场深化发展,推动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