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么多书看得完吗?”

 秦声何来 2023-03-11 发布于重庆

书是死去的人

人是活着的书

昨日上午帮师父整理书房。看着书架上的千本藏书,我突然想起曾经有人问过我的一个问题:这么多书看得完吗?

其实,这些书只是师父藏书的冰山一角。不过,由这个问题,让我想到另一个问题:书一定要看完吗?

若进一步追问,则会出现两个根本问题“书是什么?为什么要读书?”

关于这两个问题,我在去年思考过。(《思考:书有什么用?》)

不过,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当时我对书的认识还比较肤浅。

于是,我从书架上找到那三本师父推荐给我阅读的关于书与读书的书,想看看别人是怎么认识书和读书这件事的。

这三本书分别是《书的故事》、《读书这么好的事》、《如何再次拿起书》。

阅读之后,让我对书和读书这件事有了新认识。

首先是关于“什么是书?” 这个问题。

在我头脑中,此时冒出的一句话是:

“书是死的,人是活的”

若把这句话补充完整,更准确地表述应该是

“书是死去的人,人是活着的书”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最早的书就是活人。

那时候没有文字,所以人们的信息与经验交流主要是靠口耳相传。

就算后来有了文字,也只有很少的人能看得懂。而更多的人还是依靠听书。

而那些类似游吟诗人,说书先生的人,就是当时活着的书。

这事儿其实也很好理解。

言语是人类天生交流的工具,但文字不是。你看看小孩天生会说话,但识字认字却需要大量地学习。

文字与书籍的诞生经历了漫长岁月。随着纸张的普及,印刷技术的发达,书籍才广为流行。

当书写成本降低,更多地作者才能通过书写,记录人生,传递知识与揭示规律。

此时的书籍才成为他们精神文化传承的载体。

换句话说,那些把灵魂注入文字的作家,虽然他们去世了,但他的思想和精神却在文字中得到永生。

所以说,书是死去的人。

当我们理解了书是死去的人,或许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要读书?”

因为与书对话,其实是在与人对话。

当你渴望与人交流,但你身边没有人时,你或许可以选择读书。

这是读书的理由之一,因为人人都需要彼此。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阿德勒说:“人的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那么,是否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说,人的快乐也源于人际关系?

所以,与书对话。 不仅能获得信息,提取知识,领悟智慧,还能获得与人对话的快乐。

作者在倾诉,读者在倾听。

此时,我想起昨天谈到《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生意?》。

想来书的作者,也是生意人。

他把他的人生经历或人生收获打包成文字资产编制成册出售给我们。

而我们付出时间精力金钱与之交换,然后,通过阅读来领悟自己的人生。

此时,再回头看“书是否需要读完?”这个问题,或许也就迎刃而解。

读书是一场生意,是赚是赔?由你自己决定。

毕竟,你为什么而读书?决定了你会怎么样读书,也决定了你会有什么样的收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