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营造学堂】中国古建筑名词图解醉典

 迷人的三道茶 2023-03-12 发布于云南


栾栌


古建筑斗栱称谓,斗栱异名,如:唐代开元时诗人卢象《马跑神泉》诗中有“黝垩何其丽,栾栌本自然。”栾,一种树木,为落叶乔木;栌,属落叶灌木,“栾栌”即斗栱,《释名》云:“栌在柱端。”亦云:“斗在栾两头,如斗。”均表示为斗栱的本意。由文献中的上述表述,可作出下列分析:一、“栾栌”是受到唐以前古文献命名的影响;二、在长期的发展中,斗栱成为描墓夸张的对象,而以树木形容较为常见:三、最重要的是,这一名词直接反映了斗栱的缘起,即受树木形状启发产生。栾为木,栌也从木,“栾栌”实际是对斗栱源自树木的比拟称谓。

古建筑大木作斗栱组件。又称“懺”、“飞昂”、“英昂”、“斜角”、“下昂”等,在宋《营造法式》中,“昂”包括上昂和下昂,通常所称“昂”,特指下昂。《清式营造则例》中称昂是“斗栱上在前后中线上,向前后伸出,前端有尖向下斜垂之材。”用在转角铺作的“昂”,则有由昂、角昂之称;按其做法,可分为真昂和假昂。“昂”的后尾承挑室内梁架,属结构性构件,前端做成各种形状,早期“昂”的端头,为几何形体,比较简单,昂面平直;明清时期“昂”变化较多,装饰意味浓厚。现存“昂”的主要形式,有批竹昂、琴面昂、龙头昂、象鼻昂等。关于“昂”的产生,说法不一,主要有挑斡之说、上昂之说、大椽之说等。昂件使用于斗栱铺作的实物,最早发现于唐代建筑。


昂头


宋式建筑大木作上昂附属部分,位于上昂顶端,据宋《营造法式》规定:上昂“昂头”的结构处理,为“昂头”上坐斗,“头向外留六分”,整个“昂头”因上昂“斜收向里”,故昂头向外伸出。元以后上昂在官式建筑中逐渐消失,“昂头”也随之消失,但南方民居建筑仍在使用。(见图1-54)

图片


昂尖


宋式建筑大木作下昂附属部分,即下昂的前端向下斜垂的尖状体,亦称“昂头”,清式建筑称“昂嘴”。“昂尖”与昂身连为一体,其形制做法,直接反映了下昂的时代特征和建筑风格,如唐宋的批竹昂与琴面昂,明清时期“昂尖”形式丰富,出现了逼真的艺术形象,如象鼻子“昂尖”、如意“昂尖”等。(见图1-50)


昂身


宋式建筑大木作昂的附属部分,可分为下昂“昂身”和上昂“昂身”。因在形象上仅为一斜上撑杆,故上昂“昂身”为包括昂头在内的整体部分;而下昂昂身,则是指除昂头之外向后延伸的部分。在结构上,“昂身”通过铺作,巧妙地解决了斗栱出跳层数和梁架平衡的力学问题。(见图1-50)


昂尾


古建筑大木作昂之附属部分即下昂的后端,因插昂后尾插入铺作中,不做艺术处理,故“昂尾”通常是指真昂与假昂的尾部结构做法和外观形制。根据实例,在结构上“昂尾”大致有三种构造。一、与平榑结合,“若昂身于屋内上出,皆至下平榑”(《营造法式》),清式建筑则至下金桁。二、“如用平棊”,则安蜀柱与“昂尾”结合(《营造法式》)。三、位于柱头之“昂尾”,则置丁栿或草栿之下,清式建筑则位于挑尖梁之下。在外观形制上,“昂尾”通常有麻叶头、菊花头、蝉肚、六分头等做法。“昂尾”的结构与艺术处理,对于鉴别建筑年代,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见图1-50)


昂栓


宋式建筑大木作昂之榫卯,即贯穿于昂身或栱身的暗销,起固定昂的作用。据宋《营造法式》规定:“昂栓广四分至五分,厚二分”。宋式建筑中的“昂栓”,多使用于二种情况,一、“若四铺作”,只用于第一跳;二、五至八铺作,则从第二跳开始,多昂之


间只用一个“昂栓”。


明清时期“昂栓”则演变为兼结构作用的艺术构件,如清式的覆莲销。(见图1-51)


斜撑


解释有二。一、与斗栱有关的构件。一般认为“斜撑”来源于擎檐柱,是擎檐柱的变形构件。“斜撑”使用较多的地域,是在我国的南方,根据有关资料分析,就南方建筑“斜撑”的使用情况,从功能上可将“斜撑”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上昂式斜撑,



第二类是斗栱式斜撑,



第三类是装饰化斜撑,


三类斜撑在南方的民居中普遍存在。上昂式“斜撑”用于斗栱铺作,与斗栱发生结构关系;斗棋式“斜撑”代替斗栱,承托

屋檐;装饰化“斜撑”,其结构作用弱化,突出艺术性。

二、泛指所有斜置的木构件,如北方的戗木等。(见图1-52)


真昂


古建筑大木作斗栱组件。“真昂”泛指通常所说的早期的下昂,即凡斜向直达室内梁架,并起结构作用的昂,则称之为“真昂”,但上昂也属“真昂”之类。“真昂”出现前,使用华栱出跳加深出檐,但华栱的里外出跳过多,则导致檐口太高。“真昂”的使用,一方面在取得均等出跳的同时,又降低了出跳的高度,也解决了华栱与室内屋面的矛盾。自唐以来一直到元初,“真昂”是斗栱中昂件唯一构造形式(相对假昂而言),现存元以前古建筑,“真昂”的使用情况,按出跳分类,大致有头跳昂、二跳昂、间隔昂、重跳昂等。(见图1-50)

图片


假昂


古建筑大木作斗栱组件。即相对于真昂而言的昂,“假昂”之后尾演变为斗栱铺作部分,已不具真昂的结构作用,而重在表现装饰效果。在宋《营造法式》中有一种名为插昂的构件,插昂又名挣昂、矮昂等,插昂从外观看,与真昂一样,但它是“插入”梁栿下面,一般只用于四铺作斗栱,昂身不超过柱心,说明宋代可能已有“假昂”的使用。插昂是假昂的过渡形式。

元代中期至明清时期,“假昂”则被广泛采用,其形制改“插入”为整体制作,昂头保留真昂造型,昂身起华栱作用。“假昂”的

使用表明古代匠人,由重在昂的结构作用向重在装饰效果的认识的转变,也是导致斗栱出踩增多的原因之一。(见图1-53)

图片


下昂


古建筑大木作斗栱分件之一,为外檐斜向受弯构件。宋《营造法式》称“昂”,又名“撒”、“飞昂”、“英昂”、“斜脚”等,《义训》称:“今谓之下者,以昂尖下指故也。”明清时直接称“昂”。“下昂”的作用是延长铺作的长度,同时降低出跳的高度,加长建筑的出檐,平衡斗栱与屋内梁架重量。“下昂”始于唐初,以后各代沿用不辍。“下昂”有真昂与假昂之分。关于“下昂”产生的原因,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主要观点:

一、来源于上昂,上昂较“下昂”出现得早,汉代建筑图像资料可为佐证;

二、脱胎于挑斡构件,认为“下昂”是挑斡后尾演变而来;

三、由杠杆派生,杠杆的稳定性,解决了多达七八铺作的出跳问题。

“下昂”的不同形制,反映了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和历史特征。(见图1-50)


上昂


古建筑大木作斗栱组件,大多位于斗栱里跳铺作。宋《营造法式》从结构上进行了定义:“其昂头外出,昂身斜收向里,并通过柱心。”现存构件在北方建筑中,十分罕见,故清工部《工程做法》未将此昂录入。可知遗例仅在浙江金华天宁寺、江苏苏州玄妙观等处发现,为宋元时期遗构。根据文献和考古资料,“上昂”应当早于下昂出现,汉《景福殿赋》:“飞柳鸟踊,”柳即昂,《说文》:“柳,马柱也。”用在檐下为支顶构件,汉明器就有此物,不过当时用于外檐。“上昂”的作用,是将短距离出跳内的檐部挑得更高。虽然与南方建筑的挑斡相似,但“上昂”绝非来源于此,它是古老的构件。(见图1-54,1-55)

图片


由昂


古建筑大木作斗栱分件,下昂形制,上坐平盘斗与角神,下为角昂,即“角昂之上,别施由昂”(《营造法式》),“由昂”是转角铺作的特殊做法,柱头与补间不施此物。宋式建筑的“由昂”,其“长同角昂,广或加一分至二分”(《营造法式》)。清式建筑的“由昂”保留宋式做法,但后尾做成六分头,成为二者区别的重要特征。(见图1-11)


琴面昂


宋式建筑大木作斗栱构件之一,为下昂做法,属真昂之制,因其昂嘴呈琴面状,似或形,故冠以琴面之名。“琴面昂”外观的典型特征,是施以的做法,使琴面“势圆和”(《营造法式》)。“琴面昂”流行于唐宋,辽金沿用,至元代昂嘴扁而瘦,整个昂向上起翘,演变为清代的如意昂、象鼻昂等,同时“琴面昂”在官式建筑中仍有使用。(见图1-56)


批竹昂


宋式建筑大木作斗栱构件之一,下昂做法,真昂之制,与琴面昂的主要区别,就是“批竹昂”的昂嘴呈“单翘”,没有弧面,昂面为直线,即“其昂面平直”(《营造法式》)。“批竹昂”始于唐宋时期,目前在山西五台的佛光寺东大殿、应县木塔等建筑中留有遗存。一般在一朵斗栱中单独使用,偶见与琴面昂混合存在的情况,此例可在山西太原宋建晋祠圣母殿见到,“批竹昂”经金元两代后,弃之不用。(见图1-57)


重昂


古建筑大木作斗栱昂之做法。即斗栱组合内下昂之重置构造,在清官式建筑中,一般为翘与昂结合做法,如单翘重昂斗栱,地方做法则有只设“重昂”不设翘的形式。除两“重昂”外,三重以上者,也称“重昂”,如宋式建筑八铺作重栱出双抄三下昂。清式建筑的“重昂”为假昂,宋式建筑的“重昂”为真昂。


斜昂


古建筑大木作斗栱构件,清式建筑称谓。因其处于角科斗栱内,与90°翘栱呈45°度斜置相交,故曰“斜昂”。在形制上,与其他昂无异,但做法和结构上略有不同,如普通下昂由斗口伸出,而“斜昂”则由无斗口的贴耳升承托,其规格尺寸也大于普通下昂。根据“斜昂”的出踩位置,可分为位于三踩的斜头昂、位于五踩的斜二昂等。(见图1-11)


角昂


宋式建筑大木作昂件称谓,因其处于转角铺作,故曰“角昂”。根据宋《营造法式》大木作图样,“角昂”与相邻构件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单角昂上坐由昂下承以角栱和重角昂上坐由昂下承以角栱两种形式。“角昂”因其位于45°方向,其长度应按照斜长做法制作。(见图1-11)


插昂


古建筑大木作斗栱昂件,又称“掙昂”、“矮昂”,属于假昂的一种过渡做法,出现于宋式建筑中,金元明清建筑均有使用,宋《营造法式》亦有记载。“插昂”与普通昂的区别,是此件的昂身长度,不及真昂或假昂,在铺作中不超过柱头中心,即“长斜随跳”。(见图1-58)


角神


古建筑斗栱中艺术构件,其形制如同宋《营造法式》所说:“若宝藏神或宝瓶”,清式建筑通称“宝瓶”。“角神”位于转角斗栱由昂之上,由平盘斗承托,其顶端支撑角梁。实物中为人形角神形象,则是由《营造法式》中的“角神”派生。(见图1-11)

图片


宝瓶



古建筑附属构件,解释有二。


一、“角科斗栱由昂之上,承托老角梁下之瓶形木块。”(《清式营造则例》)属于斗栱的装饰构件,此构件在宋《营造法式》中,有两种形象,即“宝瓶”形象和半蹲的人形形象,称“角神”。二、塔顶上塔刹的一种形式,与斗栱中的“宝瓶”完全不同,其造型为圆球状。据《洛阳伽蓝记校注》:“刹上有金宝瓶……宝瓶下有承露金盘三重…….至孝昌二年中,大风发屋拔树,刹上宝瓶随风而落……”据此可知,“宝瓶”至迟出现于北魏时期:至明清时期,“宝瓶”仍是塔刹中的主要形式,当时为“金宝瓶,容二十五石”的空心体。根据材料,常见有砖雕、石雕、琉璃、金属四种材料,分为独立“宝瓶”、多重组合“宝瓶”和与相轮结合的“宝瓶”三种类型。(见图1-11)


搭角闹昂


古建筑大木作斗栱构件,清式建筑称谓。位于角科斗栱中,为正面伸出的昂之做法,其正面为栱,侧面则为昂。按其所处踩数,“搭角闹昂”可分为“搭角闹头昂”、“搭角闹二昂”等。(见图1-32)

图片


昂嘴


清式建筑大木作斗栱昂件称谓,即下昂向下斜垂尖状突出部位。古代工匠经过实践,总结出制作“昂嘴”的成熟技法,并形成口诀,如“起二回三”,依此做法,形成“昂嘴”下皮位置与斜面;又如“嘴七、脑八、搭拉十”,即“昂嘴”小面斜长、凤凰台以及“昂嘴”下垂面,分别为0.7、0.8、1.0斗口。


凤凰台


解释有二。一、古建筑大木作斗栱部位,即清式建筑昂嘴上部的一个小面,由十八斗之外端至昂嘴上棱,为凤凰台位置,其宽度为1斗口,长0.8斗口;

二、古建筑石作构件部位,即清官式券桥与平桥中,金刚墙之向外宽出的小台。(见图6-35)

图片


靴楔


宋式建筑大木作斗栱细部做法,根据宋《营造法式》记载,“靴楔”使用于上昂之下,是支顶上昂的一种木楔子,此件的前端插入斗口,后尾做成多段卷曲纹样,清式建筑的菊花头便源于此。(见图1-59)


挑斡


宋式建筑大木作构件,根据宋《营造法式》,“挑斡”有两种形式,一是前端出昂尖,二是不出昂尖,即“不出昂”式挑斡。在“屋内彻上明造”时施用前者,多见于北方建筑,后者常与南方多见的上昂结构雷同,在做法上可视为下昂的衍化与变异。斡即瓢柄,段玉裁注:“……执其柄而运旋在我,故谓之斡。”而“挑斡”则为形象化的称谓。根据现存“挑斡”分析,其特点主要有:

一、设置灵活,可在外檐也可用于内檐,甚至同时用于内外檐:

二、减少铺作构件的重叠,可代替铺作增高出檐;

三、与上昂有着显著的区别,即上昂是斗栱铺作内的平衡构件,而“挑斡”则直达下平榑,是斗栱铺作与梁架平衡的联系构件。南方民间建筑中“挑斡”的实例十分常见。(见图1-60)


挑杆


古建筑大木作斗栱分件,即清式建筑溜金斗栱后尾做法,又称“秤杆”,此件源于宋式建筑的挑斡形式,不同的是,“挑杆”为假昂做法的产物,而挑斡则与下昂为一整体,属真昂形制。因明清时期的建筑梁架用材趋于保守,故斗栱中的“挑杆”结构作用减弱,装饰性增强。(见图1-61)


六分头


古建筑大木作斗栱构件做法,“木材头饰之一种”(《清式营造则例》)。根据清官式做法分析,“六分头”多为昂尾或耍头后尾的艺术形式,宋《营造法式》中的“六分头”,应为上昂之后尾的做法,其长出六分。清式建筑中的“六分头”为0.6斗口,两相比较,充分说明二者之间的渊源关系。(见图1-59)


菊花头


清式建筑大木作斗栱分件装饰物,根据现存清官式建筑斗栱分析,“菊花头”位于昂或翘之后尾,由三道弯弧构成,起装饰作用。“菊花头”形象与宋式建筑的靴楔十分相似,而且位置相同,其做法应源于此。(见图1-61)


麻叶头


古建筑大木作斗栱构件,清式建筑称谓。《清式营造则例》称“麻叶头”为“翘昂后尾雕饰法之一种”。清官式建筑的“麻叶头”,一般见于翘的里端,其外端多做成蚂蚱头形式。宋《营造法式》中的里转斗栱,在同样的位置为清蚂蚱头形制。由直线向曲线,体现了此种做法的演变轨迹,而清式建筑的“麻叶头”,更具艺术性。关于“麻叶头”的做法,有“三弯九转”之说,即三层弯弧,九处转接点。民间建筑木构件的后尾,其仿“麻叶头”做法,亦称“麻叶头”(见图1-62)


压跳


宋式建筑大木作斗栱做法,即在斗栱铺作的里跳斗口内,伸出楂头,以承托梁栿,这种结构形式,减少了铺作出跳,实际是斗栱的减件做法,起到了缩短梁栿净跨的作用。


华头子


宋《营造法式》中大木作制度构件名称,如:“昂自上一材下出,斜垂向下,斗口内以华头子承之。”可见“华头子”是承托昂的构件。真昂的使用,势必导致具有结构作用的昂,出现向下的压力和向外的推力,从而造成整朵斗栱倾斜,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在昂下衬一垫木,“华头子”源此产生,宋至元时期的建筑斗栱上普遍使用。“华头子”从斗口向外长九分,约在出栱的中间位置,结构作用显著。由于元明清时期斗栱中的假昂流行,使得宋式建筑的“华头子”逐渐消失,但元以后的假“华头子”,则是宋代“华头子”的遗留做法。(见图1-63,1-64)

图片

图片


三幅云


古建筑大木作斗栱构件,清式建筑称谓。《清式营造则例》称“三福云”为:“雀替或昂尾上斗口内伸出之一种云形雕饰。”现大多写成“三幅云”,为清官式建筑的突出特点,此构件横穿于秤杆之间,与横栱平行,起装饰美观作用,没有结构意义。“三幅云”的雏形,在山西太原宋代的晋祠圣母殿已有发现;元代的麻叶梁头继承宋代遗风;清官式建筑的“三幅云”,保留了宋元时期的特征。民间建筑丰富了“三幅云”的形式,且实例很多。(见图1-65)

图片


撑头木


清式大木作斗栱构件,在位置上与宋式建筑相同,后者称“衬方头”。“撑头木”位于桁椀耍头之上,为一长方木块,按其所处位置,可分为角科的“斜撑头木”和平身科、柱头科“撑头木”等;根据“撑头木”后尾做法,可分为“撑头木”后带正心枋、搭角“撑头木”后带外拽枋、“斜撑头木”后带麻叶头等形式。


耍头


古建筑大木作斗栱铺作构件,宋《营造法式》记载的构件名称,与令栱垂直相交,在昂或华栱上端,这一构件的形式变化,遗留有一些时代痕迹,如东汉《释名》曾有“耍头”又有“爵头”、“胡孙头”之异名的记载,清式建筑则称“蚂蚱头”。按照后尾结构方式,有梁栿端头做成“耍头”,如把头绞项造之“耍头”;有单独制作的“耍头”等。依据“耍头”外形,现有批竹式、断面矩形、桃形、曲线形、菊花头、象鼻子、龙头等,前二种属唐宋固有形制,后者多见用于明清建筑和民居。宋官式做法的“耍头”,其“长二十五分”,现存宋式建筑的“耍头”,其背上多置齐心斗,明清建筑的“耍头”增高,故不施齐心斗。四川渠县的汉阙上的出头横木,是最早的“耍头”形式,早期建筑的“耍头”资料,还可见于甘肃麦积山南北朝时期石窟中。(见图1-66)

图片


蚂蚱头


清式建筑大木作斗栱分件之一,位于挑檐桁下,与厢栱相交,属平身科斗栱做法,平身科“蚂蚱头”结构,与柱头科施挑尖梁头结构形式不同,清官式建筑的“蚂蚱头”,高2斗口,宽1斗口,其形制由宋式的耍头演变而来。(见图1-67)


衬方头


宋式建筑大木作斗栱构件,清式建筑称“撑头木”,又写作“衬枋头”。此件位于耍头之上。据宋《营造法式》大木作图样,“衬方头”为通过斗心,长达里外跳的枋木,单材做法。现存“衬方头”主要形制,有后尾做成耍头,前端与枋木里皮相交和前端与撩檐枋里皮相交,后尾隐入铺作中两种做法。(见图1-68)


重栱造


宋式建筑大木作斗栱结构和做法名称,“重栱造”是两层或以上横栱相叠的构造形式。按照位置分析,“重栱造”大致有跳头“重栱造”和壁内“重栱造”,处于跳头的为瓜子栱与瓜子慢栱的重叠,壁内“重栱造”的结合,为泥道栱和泥道慢栱。前二种“重栱造”均置柱头枋或素枋,以材分计算,宋代建筑的“重栱造”为三材两契。“重栱造”用于规制较大的建筑,一般小型建筑,如厢房不采用“重栱造”结构。东汉明器有一组出跳上承两层横栱的做法,这是最早的“重栱造”。“重栱造”结构在唐代以后的建筑中普遍使用。(见图1-69)


单栱造


宋式建筑大木作斗栱结构和做法名称,与重栱造相对应,即出跳或壁内只安置一道横栱最原始的栱件结构形式栱件结构形式,是构成重栱造的基本单元,汉代的一斗三升是最典型的“单栱造”。现存古建筑的“单栱造”,根据位置可分为跳头“单栱造”、壁内“单栱造”和令栱,令栱为跳跳头出现,形成于东汉时期,这一特点成为历代建筑斗栱的共性,至今尚未发现令栱为重栱造的实物。将“单栱造”进行刻画雕琢,以表示某种文化思想,是汉代建筑的风格。由于“单栱造”结构简单,常为一般建筑所


采用。(见图1-70)



计心


古建筑大木作斗栱出跳结构做法。又称“计心造”,南方谓之“转叶”,即在斗栱出跳上增加斗、栱、枋等构件。有关“计心”的制作方法,可见于宋《营造法式》和《清式营造则例》。“计心”在唐宋时期已经出现,但至元代方呈盛势,并沿至明清。“计心”在一朵斗栱中,通常有三种情况,


一是内檐为偷心,外檐为“计心”;



二是“计心”与偷心隔跳出现;


三、整朵斗拱全部采用“计心”形式。(见图1-71)


偷心


古建筑大木作斗栱出跳结构做法。南方谓之“不转叶”,与计心相反,在出跳上减少斗、栱、枋等构件,有关的“偷心”的做法,称为“偷心造”。“偷心造”减少材料,使结构简洁明快,常常成为内檐斗栱的共同特点,其表现多为逐跳“偷心”,而外檐斗栱更多的则为隔跳“偷心”,这是唐宋辽金以来的突出特征,明清时期“偷心”做法则很少使用。(见图1-71)


偷心造


古建筑大木作斗栱组合方式。“若逐跳上不安栱,而再出跳或出昂者,谓之偷心。”(《营造法式》)即斗栱出跳的上段,省略一组构件做法,此组构件一般是瓜子栱及其瓜子栱以上的慢栱,由于这两列横木多承托一道枋木,所以“偷心造”的构造,实际上是檐下梁架的简易做法,其作用既节约了人工和木材,同时也使出跳的华栱减轻了压力。“偷心造”是唐宋辽金时期多用的手法,元以后的古建筑,几乎不见“偷心造”的形式,即使是地方手法也较少发现。汉代华栱出现岀跳,但没有横向构件,是“偷心造”的最初结构方式。宋《营造法式》规定了头跳偷心、隔跳偷心、并跳偷心三种“偷心造”结构形式。“偷心造”实例,在山西境内现存的唐宋建筑中多见。


计心造


古建筑大木作斗栱组合方式,即相对于偷心造结构的斗栱结构做法,即“凡铺作逐跳上安栱谓之计心”(《营造法式》)。在现存元代以后的古建筑中十分普遍,经过发展的“计心造”构造形式,被清工部《工程做法》定为法定做法,显示出斗栱在结构上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古代匠人在长期的施工中,发现偷心造的缺点,是力的分布不均匀,造成结构松动,“计心造”便缘此形成。隋唐时期已经使用“计心造”,宋《营造法式》列出大量的“计心造”斗栱组合图样,而且列在了偷心造的前面,说明宋“计心造”结构,在官式建筑的重要作用,然而现存宋至元建筑的斗栱铺作中,“计心造”常与偷心造共用,应当说宋至元,是“计心造”的过渡时期。明清时期建筑几乎全部为“计心造”结构。


斗口跳


古建筑大木作斗栱做法,宋式建筑中斗栱组合方式,其特点是华栱从栌斗中挑出,多由梁栿的前端制成,上施交互斗直接承托撩檐枋,这种做法充分说明华栱构件,是由梁架枋木演变而来的这一事实。也正因这一特点,“斗口跳”的华栱只设一道,即一跳华栱,足材形制,两侧置泥道栱,如同令栱,在柱头之上,上托柱头枋。传统建筑的斗栱结合形式多种多样,但均以此为基础。山西平顺唐建天台庵大殿,是目前发现“斗口跳”的最早实例。(见图1-72)

图片


把头绞项造


古建筑大木作斗栱做法,宋式建筑斗栱结构方式,与斗口跳十分相似,但为最简单的斗栱构造形式,与斗口跳不同之处,在斗和栱的使用,如“把头绞项造”的正面伸出的不是华栱,而是耍头;泥道栱上置齐心斗;由于不施华栱,故“把头绞项造”不出跳。相同之处在于耍头与华栱,同为乳栿或搭牵的前段制作。如将此做法与出跳的斗栱联系,“把头绞项造”实际上就是令栱与耍头的结构形式。“把头绞项造”最早见于甘肃麦积山的石刻窟檐,西安兴教寺内的唐玄奘法师塔也存此形制。小型建筑和民间住宅,尚存此形式。(见图1-73)

图片

六铺作重栱单抄双下昂里转五铺作重栱出两抄并计心

宋式建筑大木作斗栱铺作构造形制。即外檐斗栱为出三跳,结构层次为六铺作,第一跳单抄,第二、三跳为出下昂;内檐斗栱为五铺作,为双抄不出昂做法,其横栱均为重栱造形式。(见图1-74)

图片


七铺作重栱出上昂偷心跳内当中施骑斗栱


宋式建筑大木作斗栱铺作构造形制。外檐斗栱为六铺作,内檐斗栱为七铺作出四跳,三、四跳重置上昂,第二跳设骑斗栱,一、三跳为偷心造结构,此做法减少了内檐斗栱层次,缩短了出跳尺寸,是斗栱的减件做法。(见图1-75)

图片


八铺作重栱出上昂偷心跳内当中施骑斗栱


宋式建筑大木作斗栱铺作构造形制。外檐斗栱为六铺作,内檐斗栱为出八铺作,五跳;第四、五跳重置上昂,第二跳为骑斗栱,在构件组合上为减件做法,与七铺作重棋出上昂偷心跳内当中施骑斗栱构造形制大致相同。(见图1-71)


四铺作外插昂


宋式建筑大木作斗栱铺作构造形制。即整朵斗栱为四铺作,只出里外跳,而外檐斗栱的出跳为插昂,既不同于真昂的昂尾做法,也有异于假昂的结构形式,实际上是介于二者之间的装饰性构件。(见图1-76)


四铺作里外并一抄卷头壁内用重栱


宋式建筑大木作斗栱铺作构造形制。里外跳只出华栱,无昂,华栱即卷头,出跳也称抄,泥道栱与慢棋为重栱造形式。清式建筑的单翘品字斗栱与此结构形式相同。(见图1-77)


五铺作一抄一昂


宋式建筑大木作斗栱铺作构造形制。即出跳为两跳,一跳为无昂出单抄,二跳为下昂,计五铺作。头跳偷心造,壁内施泥道栱与慢栱重栱。(见图1-78)


六铺作一抄两昂


宋式建筑大木作斗栱铺作构造形制。即出跳为三跳,一跳为无昂出单抄,二、三跳为下昂,计六铺作,头跳偷心造。在宋《营造法式》中,此结构形式,又可分为六铺作两抄一昂做法,前者壁内为单栱造,后者则为重栱造。(见图1-79)


六铺作两抄一昂


宋式建筑大木作斗栱铺作构造形制。即出跳为三跳,一、二跳为无昂出双抄,三跳为下昂,计六铺作,头跳偷心造。在宋《营造法式》中,此结构形式,又可分为六铺作一抄两昂形式,前者壁内为重棋造,后者则为单棋造。(见图1-80)

五铺作重栱单抄单下昂里转五铺作重拱出双抄并计心

宋式建筑大木作斗栱铺作构造形制,即出跳为二跳,与清式的五踩相同,每跳头之上的横栱为重栱造,跳心为计心结构,第一跳为单抄,只出华栱,第二跳为下昂;里跳同外跳出跳数相同,均为出二跳,但只出华栱,无昂。(见图1-81)

图片


单栱七铺作两抄两昂


宋式建筑大木作斗栱铺作构造形制,外跳为华栱重置和下昂重置结构,即“两抄两昂”,由第一跳至第四跳,隔跳偷心,二、四跳计心,横栱为单栱造形制,宋《营造法式》记载有此斗栱构造图样。(见图1-82)

图片


单栱八铺作两抄三昂


宋式建筑大木作斗栱铺作构造形制,外跳出五跳,与单栱七铺作两抄两昂的区别在于:一、第一、四偷心造,不同于隔跳偷心做法;二、正心泥道栱与慢栱重叠,反映重栱造结构。这种结构做法,在宋《营造法式》大木作图样中有所表现。(见图1-83)

图片


挑金斗栱


古建筑大木作斗栱做法,清式斗栱中的一种形式。“挑金斗栱”分为内檐部分和外檐部分,外檐部分与溜金斗栱结构相同,所不同的是,溜金斗栱的内檐部分不具承挑作用,后尾落在承斗枋上;而“挑金斗棋”则直接承挑金桁。“挑金斗栱”源于宋式建筑彻上明造六铺作后尾挑斡斗栱形制。(见图1-84)


溜金斗栱


古建筑大木作斗栱组合做法,也写作“镏金斗栱”,清式斗栱中的一种形式,《清式营造则例》称“溜金斗栱”为:“后尾起秤杆之斗科。”其后尾呈斜向挑杆状,端部位于下金檩之下,并落在承斗枋上,在挑杆的各个部位,装饰有菊花头、三幅云、太极图等构件。挑杆可分为多层,从正心向上折,与外檐斗栱不同,内檐没有斗栱设置,显得简洁明快。宋代的挑斡,在结构上与“溜金斗栱”性质相同,但它往往是真昂的后尾;元代真假昂混合使用,挑斡逐渐与外檐斗栱脱离结构关系,成为固定的假昂,因此,可以认定,“溜金斗栱”是由宋代的挑斡派生的。(见图1-61)


伏莲销


清式建筑榫卯类构件,又写作“覆莲销”。附属于斗栱里拽部分,用于溜金斗栱后尾。此件将溜金斗栱各层秤杆穿在一起,具有加固稳定的作用,下端露明,雕刻花纹,故又有装饰意义。其长度根据斗口确定,即“每斗口寸,应长八寸”,断面“见方一”(《清式营造则例》)。(见图1-61)


一斗二升


古建筑大木作斗栱组合形式,为斗栱最初的结构做法,始于东汉时期。一斗,即一个栌斗二升,即两个小斗,亦称升,位于栱之两端。“一斗二升”标志着中国古建筑斗栱组合模式的产生。作为铺作的基本单位,这种结构,始终是斗栱家族必不可少的。(见图1-85)


一斗三升



古建筑大木作斗栱构造形式与牌科名称。


一、一个坐斗或栌斗,三个升或小斗的组合。升或小斗由坐斗承托,分别位于栱之正中和两端,此形式始于东汉,沿用至今。“一斗三升”作为铺作基本单位,在宋《营造法式》与《清式营造则例》中有明确的图样,如三踩、五踩斗栱。实物中宋式建筑的令栱,多用“一斗三升”,而清式建筑的厢栱多用一斗二升,此点成为区别唐宋与明清风格的重要例证。

二、南方建筑牌科形式的称谓,《营造法原》说:坐斗上“栱之两端及中央,各置一斗,故名一斗三升。”(见图1-86)


一斗二升交麻叶头


古建筑大木作斗栱组合形式,清式建筑称谓,为官式做法。根据其位置,这种斗栱形式有两种做法,一是一斗二升与前后麻叶相交,多见于隔架科,二是一斗二升交梁头麻叶头,位于柱头科。这种结构不出踩,是清式斗栱中最为简单的结构形式。(见图1-87)


三踩斗栱


古建筑大木作斗栱构造形式,清式建筑称谓。三踩即里外拽各出一踩或一拽架。“三踩斗栱”具体形式有:三踩单昂或三踩单翘斗栱、三踩交麻叶头等,“三踩斗栱”是清式斗栱向里外伸出的基本构造形式。


三踩交麻叶头


古建筑大木作斗栱构造形式,清式建筑称谓,根据清称谓,根据《清式营造则例》图版,三踩与麻叶头相交的情况有:单翘品字斗栱、单昂斗栱等,这种结构只出三踩,故归为三踩斗栱类,其构造简单,又具装饰性,因此,常为砖石建筑所仿造,如佛塔砖檐、照壁、无梁殿等。


一斗六升


南方建筑牌科形式之一,又称“桁间牌科”。“一斗六升”是在一斗三升基础上,叠加栱与三升制成,即一个坐斗,六个小斗,在汉代建筑中多见。《营造法原》称,此种结构“常用于厅堂间廊桁之下”,相当于北方建筑整朵斗栱中,正心瓜栱与正心万栱组合形制。(见图1-88)

图片


五踩斗栱


古建筑大木作斗栱构件与组合形式,清式建筑称谓,其结构为出五踩,两拽架,厢栱位于五踩之上,与宋式建筑的五铺作相同。根据《清式营造则例》,清官式做法的“五踩斗栱”,包括五踩重翘品字斗栱和单翘单昂斗栱两种形式。地方手法中“五踩斗栱”的组合形式不限于此。品字斗栱清式建筑大木作斗栱组合形式,也称“品字科”。根据《清式营造则例》图版,“品字科”斗栱,从三踩至九踩不等,主要有九踩四翘“品字斗栱”、七踩三翘“品字斗栱”、五踩重翘“品字斗栱”、单翘“品字斗栱”四种类型。其外檐出蚂蚱头,内檐为菊花头。只出翘,不施昂,为其突出特点。“品字科”一般用于寺门、宫门或廊下等位置。


单昂斗栱


清式建筑大木作斗栱组合形式。即仅于外跳出一下昂,与宋式的四铺作外插昂构造类同,其主要特点是:三踩之上均承随檩枋,后

上均承随檩枋,后尾做成麻叶头,耍头为足材,蚂蚱头形制,昂下无华头子,假昂之制。现存有实物。(见图1-89)

图片


单翘单昂斗栱


清式建筑大木作斗栱组合形式。与宋式五铺作重栱出单抄单下昂构造类同,其主要特点是:各跳均承枋件,五踩之上施足材耍头,假昂做法,昂之后尾做成菊花头形制,耍头后尾为六分头,上置麻叶头,正心棋之上重叠正心枋。外跳一翘一昂。(见图1-90)

图片


重翘重昂斗栱


清式建筑大木作斗栱组合形式,即宋式的出双抄双下昂构造,此式斗栱的组合特点为:各踩均为足材栱,与宋式的单栱造不同。重昂均为假昂,昂下无华头子,足材做法,此点显然区别于宋式的真昂结构。九踩、蚂蚱头、撑头木之尾部,分别为菊花头、六分头、麻叶头形制。(见图1-91)

图片


九踩四翘品字斗栱


清式建筑大木作斗栱组合形式,其里外跳均为九踩,各踩均为翘栱,无昂,里外均衡布列,且翘栱为隐刻足材栱,此式斗栱的组合,凸显明清斗栱繁缛之弊端,在结构上全然缺乏宋式斗栱的灵活做法。(见图1-92)


七踩三翘品字斗栱


清式建筑大木作斗栱组合形式,即里外跳均出三跳,且均为翘栱,无昂件,每踩翘栱做成隐刻足材形制,蚂蚱头后尾为麻叶头做法。(见图1-93)


五踩重翘品字斗栱


清式建筑大木作斗栱组合形式,即出两跳,无昂件,与宋式的铺作斗栱和清式的五踩以上斗栱组合相比,其最大的特点,是此构造的斗栱,三踩以上均为单栱造。(见图1-94)


单翘品字斗栱


清式建筑大木作斗栱组合形式,与宋式四铺作里外出单抄形式类同,不同点在于,宋式的正心栱上承承椽枋,而“单翘品字

斗栱”则承正心桁;宋式里外跳均为耍头,而清式的“单翘品字斗栱”,里跳则为麻叶头。(见图1-95)


单栱交麻叶


清式建筑斗栱组合形式,单栱即正心瓜栱“单栱交麻叶”即单栱与麻叶头的组合,由正心瓜栱与大斗构成基本形式,麻叶头与上述构件垂直相交。(见图1-96)


榫卯


古建筑构件之间结构形式。榫,构件上突出的部分,又称“公榫”:卯,为凿刻去除的部分,形成卯眼,又称“母榫”。榫插入卯中,结成一体,使木构架趋于稳固。我国木构建筑上“榫卯”的使用,有着悠久的历史。距今6000至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已有用“榫卯”形式建造的房屋,这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榫卯”实物;春秋战国时期,“榫卯”制作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秦汉时期的砖墓,熟练地运用了“榫卯”技术,是我国历史上砖石结构使用“榫卯”的有力例证;唐宋时期“榫卯”技术已完全成熟,宋《营造法式》对“榫卯”技术加以总结,将这种技术归纳概括,列出“鼓卯”、“螳螂头口”、“勾头搭掌”等数种。随着木材的大量使用、生产力的提高和金属工具的普及,“榫卯”的使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制作技术空前发展,“榫卯”的形式和用途更加丰富与规范。除木结构使用榫卯外,砖石结构使用“榫卯”者也很常见。进入明清两代,由于家具形式的丰富,促使“榫卯”技术走向高潮。明清木构建筑常见的“榫卯”,主要有二十多种,如:管脚榫、馒头榫、燕尾榫、龙风榫、透榫、半榫、穿销榫、桁椀、银锭榫等,即使是今天建造木构房屋,开榫凿卯仍然是工匠使用的主要技术。(见图1-97)


出卯


宋式建筑木构件榫卯开凿称谓,语出宋《营造法式》,俗称“开卯”,如“出卯,卷刹并同阑额法”、“簇角梁上下并出卯”等。古代典籍规定“出卯”,表明木构建筑结构规范化程度的提高。


管脚榫


古建筑榫卯结构形式,也称“柱根榫”。通常用于地面柱与梁架柱的柱脚,不同的柱子,其柱下榫头形式也不同,如地面柱柱脚榫头多为圆形,而梁架内的瓜柱、脊瓜柱、童柱等柱脚,吏多的则为方形、矩形等。清工部《工程做法》对“管脚榫”的长度,规定为柱径的30%,但实物却与之不符。现存古建筑中,柱子使用“管脚榫”者,均发挥了防止其移位的作用。“管脚榫”最早出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见图1-98)

图片


银锭榫


古建筑榫卯结构形式,也称“银锭扣”,其形状酷似银锭而得名。这种榫卯两头宽,中间窄,与银锭卯口结合,十分牢固,多用于板材和柱子的拼接。砖石结构构筑物,其构件的连接,也使用此榫卯做法。(见图1-99)

图片


搭扣榫


古建筑榫卯结构形式,用于纵向构件与横向构件的结合,“搭扣榫”的具体形式有箍头榫、十字刻半榫、十字卡腰榫等,刻

有“搭扣榫”的木构件,上下咬合,易于安装,便于拆卸。使用范围包括平板枋、挑檐桁、正心桁、上下金桁等,斗栱中的昂或翘,与横栱相交时也用“搭扣榫”。井干式结构则完全为“搭扣榫”构造。桁椀亦属“搭扣榫”之列。(见图1-100)

图片


直榫


古建筑榫卯结构形式,其榫头平直,断面为长方形,可直接插入构件卯口内,根据“直榫”的长度,可分为透出榫头的“透榫直榫”和不出榫头的“半榫直榫”两种做法。这种榫卯形式,在大木作和小木作中广泛采用,在梁架中多用于穿插结构的构件,如穿插枋等,单步梁、双步梁与柱子的连接,也使用“直榫”结构。(见图1-101)

图片


暗销


木构件之间连结用小木件,与榫卯有相同的作用,“暗销”不同于榫头,需依附于某种构件存在,它可独立使用,为防止构件移位而设置。古建筑梁架中使用“暗销”的部分很多,如大额枋与平板枋、老角梁与子角梁、桁檩与垫板、昂翘栱斗之间等,均由“暗销”结合。(见图1-102)


龙凤榫


古建筑榫卯结构形式,一般施用于木板之间的连接,如隔扇、裙板、走马板等,“龙凤榫”的制作,即在两块木板之间,相对的两个边,一边做出凸榫,一边做出凹槽,凸榫入凹槽之中,结合成整体板材。“龙凤榫”也称“企口榫”。最早的遗物见于浙江余姚河姆


渡遗址。(见图1-103)



燕尾榫


古建筑榫卯结构形式,因形同燕尾得名,其外大里小,故又称“大头榫”,多用于枋子与柱子之间的结合,具有很强的抗拉作用。其做法,大致分为带袖肩“燕尾榫”和不带袖肩的“燕尾榫”两种形式,前者实际上是两个“燕尾榫”的重置形式。“燕尾榫”最早见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见图1-104)


灯笼榫


古建筑大木作榫卯形式,是木牌楼结构常见的做法。即柱子的顶部做成较长的木榫,斗栱刻有卯口,“灯笼榫”从斗栱构件中穿过,顶部为脊桁相连,故也称“通天斗”。“灯笼榫”的作用,是将斗栱与桁檩等主要梁架结合为“·个整体,以防止牌楼脱榫散架。(见图1-105)


乱搭头


古建筑椽头的搭接排列形式,包括脑椽、花架椽、檐椽等。上述椽子架于脊檩、金步桁檩以及檐檩之上,椽头与椽头之间,平行依靠,斜向交错,如彻上明造梁架,可窥其椽头相错状态。现存早期寺庙和一般民居以“乱搭头”为主要做法。(见图1-106)


斜搭掌


古建筑椽头的搭接排列形式,即将脊步、金步与檐步等各步椽头,根据举折尺度锯成斜面,钉椽时使之上下重叠相交,并用椽钉加

固。“斜搭掌”做法,解决了室内梁架美观问题,但抗拉与抗弯性能不足。宋《营造法式》与《清式营造则例》图版,所有式样均为“斜搭掌”形式,现存清官式建筑也不乏这种结构,说明“斜搭掌”运用于重要建筑的普遍状况。(见图1-107)


椽梢


即椽子之间的连接构件,多采用硬杂木制作,如槐树、榆树等,为长条方形断面,有些建筑使用铁条代替,也称为“椽梢”。“椽梢”穿入预先凿好的椽头梢眼,将若干椽子连成一体,可避免椽子左右移动。(见图1-108)


巴掌榫


古建筑维修施工时,柱子墩接或角梁结构形式,属刻半墩接榫卯。柱子墩接时,将柱子两端须墩接部位,各剔去柱子柱径的二分之一,留下的部分即为“巴掌榫”,并于伸出的榫头顶部,留出小榫头。“巴掌榫”的长度一般为40厘米左右。采用“巴掌榫”墩接的柱子,在墩接处应加固两道铁箍。(见图1-109)

图片


抄手榫


亦称“莲花瓣榫”,属刻半墩接方式,主要适用于柱子的墩接做法。“抄手

榫”的制作,首先将两根柱子的相接端头,锯成平面,画出十字线,然后按十字线各剔去两瓣,形成留出的两榫头和剔去的两卯口,榫头入卯口,完成墩接全过程。以“抄手榫”墩接的部位,应加铁箍固定。(见图1-110)

图片


螳螂头榫


古建筑榫卯结构形式,适用范围主要是桁檩间的结合、柱子的墩接等部位,因其头大身长,极似螳螂头,故名。榫与卯结合,将构件连成一体,此榫卯形式,可防止拔榫现象的发生。(见图1-111)

图片


桁椀


古建筑大木作构件与名称,清式建筑称谓,即大木作构件与榫卯,解释有二。

一、位于斗栱撑头木之上,用以承托桁檩,并防止其前后滚动的木构件。根据斗栱的位置,可分为斜正心桁椀和槽桁椀。

二、构件结合点榫卯形式,又称“桁椀”。即梁头凿刻的榫卯,以安置桁檩之用。“桁碗”的位置不同,其称谓亦不同,诸如“正心桁椀”、“金桁椀”之类。“桁椀”为明清建筑的特点之一,宋《营造法式》规定,梁头可制作抱榑口,虽在唐宋时期并不普及,但抱榑口却是“桁椀”雏形。(见图1-32)

图片


抱榑口


宋式建筑梁栿榫卯做法,即梁栿两端开凿梁椀,以使榑檩通过,榑头卡在梁椀中,若环抱状,故名“抱榑口”,在结构上,可防止榑檩向下滚动。设置榑口的最初目的,虽然是“若碍榑及替木,即于梁上角开抱榑口”(《营造法式》)的权宜做法,但这种结构形式,流传至明清,成为固定不变的桁椀。


椽椀


古建筑大木作梁架构件与做法,清式建筑称谓。解释有二。

一、梁架构件,位于正心桁或正心檩之上,便于椽挡分位,并使椽子通过,将椽子卡牢,有固定椽子的作用,“椽椀”又称“橡中板”,一般建筑不用此件,其椽间空挡山土坯或抹泥填塞。

二、梁架木构件放置椽子的做法,如翼角枕头木上的椽子位置,应锯出“椽椀”,并有一定的斜角。(见图1-112)


栱口


宋式建筑大木作构件做法,即为了使栱与栱之间相交结合,而制作的榫卯结构。制作“栱口”的构件,据宋《营造法式》规定,包括华栱、泥道栱、瓜子栱、慢栱、令栱以及骑栿栱、绞昂栱等。“栱口”位于栱相交处,有上开口、下开口和上下均开口三种做法。(见图1-113)


子荫


宋式建筑大木作斗栱榫卯做法去,属栱口开口形式之一。位于华栱、昂身或栱身部位。据宋《营造法式》规定,“子荫”凿刻于栱昂构件的两侧,常与栱口相连,如角华栱“口上当心两面,各开子荫通栱身”。“子荫”为较浅的凹槽,以辅助栱口将相交构件紧密咬合。此榫卯形式作为宋官式规定,自唐代就已采用,以后各代沿用不辍。(见图1-113)


勾头搭掌


宋式建筑大木作榫卯做法。据宋《营造法式》规定,“勾头搭掌”用于普拍枋之间的结合,其中的卯眼,由柱头榫穿过。此榫卯形式沿至明清时期,元以前建筑实物中比较多见。(见图1-114)


鼓卯


宋式建筑大木作榫卯做法。据宋《营造法式》规定,“鼓卯”是梁枋与柱子的结合形式,即柱头刻卯口,梁枋做榫头,鼓,即榫头,卯,即卯口。清式建筑的梁柱银锭榫,由此演变而来。(见图1-115)


藕批搭堂


宋式建筑大木作榫卯做法。据宋《营造法式》规定,“藕批搭掌“为两个相对的梁枋,通过柱子时的结构形式。与勾头搭掌相似,不同之处是“藕批搭掌”在两个相反的方向垂直凿刻,插入柱头卯口,则用穿销固定,此榫卯形式较为少见。(见图1-116)


抱肩


古建筑大木作榫卯做法,多用于柱子与额枋之间的连接,肩,即榫头两侧部分。当榫头做好之后,在两肩部按照柱子的圆面,向内刻出弧线,以增加额枋与柱子接触面,尖锐部分抹角倒圆,称“抱肩”。有“抱肩”的榫卯,一般分为带袖肩和不带袖肩的两种做法。(见图1-104)


回肩


古建筑大木作榫卯做法,多用于柱子与额枋之间的连接。肩,即榫头两侧部分。额枋榫头做好后,两肩部向反方向抹角倒圆,与抱肩不同的是,“回肩”的肩部不与柱面接触。有“回肩”的榫卯,一般分为带袖肩和不带袖肩的两种做法。(见图1-104)


庑殿顶


古建筑屋顶形式之一,又称“吴殿”。此屋顶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组成,所以又叫“五脊殿”,又因五条脊将屋顶分成四面流水的四个屋面和坡顶,故在古代又称此屋顶为“四阿顶”,按照屋顶排水的四个方向,后来又有“四注顶”的称谓。唐代的吴道子以画庑殿顶最为著名,因此,宋《营造法式》曾称这种造型为“吴殿”。现存最早的“庑殿顶”,见于唐大中十一年(857)所建的佛光寺东大殿。《考工记》载:殷人“四阿重屋”,“四阿”,就是“庑殿顶”。考古人员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发现的商代都城,有一处宫城遗址,根据复原,证实了“庑殿顶”的存在;以后的封建统治者将“庑殿顶”奉为至尊样式,规定为等级最高的形式,成为几千年来主要殿堂的屋顶定制,因此,“庑殿顶”一般只用于宫殿建筑或重要建筑。(见图1-117)

图片


歇山顶


古建筑屋顶形式之一,又称“曹殿”、“九脊殿”。根据考古资料,这种形式早在我国汉代就已经定型,它是以“悬山顶”和“庑殿顶”两种形式相结合演化而来的,两汉时期的“歇山顶”形式为二段跌落式,形式古拙;大约南北朝时期,“歇山顶”形式普遍使用,屋面连接成一体。因“歇山顶”屋顶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四条戗脊,共计九条脊,所以,“歇山顶”又称“九脊殿”。唐代画家曹仲达最擅长画“歇山顶”建筑,所以,宋《营造法式》称“歇山顶”为“曹殿”,鉴于“歇山顶”的优美造型,古代工匠将“歇山顶”进行组合,创造出重檐歇山顶、十字歇山顶以及卷棚歇山顶等多种形式。在封建社会里,“歇山顶”形式被赋予严格的政治色彩,比如:明代规定:“官员营造房屋,不准歇山转角”。(见图1-118)

图片


厦两头造


宋式建筑大木作梁架名称,即歇山屋顶形式。有分析认为,“厦两头造”是由庑殿顶与悬山顶结合演变而来,就构造而言,“厦两头造”与庑殿顶有着明显的区别,如同为角梁,庑殿顶“其角梁相续,直至脊榑。”而“厦两头造”则“两梢间用角梁转过两椽。”(《营造法式》) “厦两头造”为收山做法,庑殿顶为推山做法;“厦两头造”为九条脊,而庑殿顶为五条脊,故“厦两头造”又称“九脊殿”。转角造古建筑大木作结构做法,即前后两坡垂直向下至最下两层椽架(椽架即清式的步架)时,转过90°,则绕过出际部分形成45°的四条脊,共计九条脊。宋《营造法式》所称的“转角造”,即清式的歇山顶,这种构造至迟在汉代出现。


悬山顶


古建筑屋顶形式之一,与庑殿顶相同也由五条脊组成,不同的是,“悬山顶”的垂脊垂直于正脊,而庑殿顶的垂脊斜交于正脊,屋面有前后两坡,两坡的出际部分,由伸出山墙的檩子承托,将屋面高高挑起,具有很强的悬空感,因此,称之为“悬山顶”,也称“挑山顶”,宋《营造法式》称“不厦两头造”。小式建筑中只有四条脊的卷棚悬山顶是悬山顶的变化形式。此种屋顶在我国十分普及,据考古发掘资料,我国原始社会的“构木为巢”时期,先民们所营造的“巢居”,就已经具备“悬山顶”的雏形;秦汉两代,“悬山顶”成为定型化的屋顶形式,由于它的规格较低,在大型建筑群体中,一般只作为配殿或配房,在中轴线的两侧使用。(见图1-119,1-120)


出际


宋式建筑屋顶部分与做法,又称“华废”、“两际”,清式建筑称“挑山”或“悬山”,位于悬山顶的两端和歇山顶垂脊以外的部分。“出际”部分包括:

一、从组成构件分析,“出际”包括勾头、滴水、檩头、枋头、博风板等;

二、特指榑檩出头做法,如有“出际”的“两椽屋,出.二尺至二尺五寸,四椽屋,出三尺至三尺五寸等。”宋(《营造法式》)“出际”的长度因建筑和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如清式大木作小式做法,其挑山桁条“一头以柱中往外,加四椽四当,外入博风”(《清式营造则例》)。“出际”做法最早始于两汉时期。《甘泉赋》中有两际为“日月才经于柍桭”,又据《义训》:“屋端谓之柍桭”,屋端即“两际”,宋时的“两际”又曰“废”。庑殿顶由于两山和两坡为封护结构,故不施“两际”。(见图1-121)


出梢


悬山式屋顶两侧自山柱中向外的悬挑部分,又称“出挑”。“出梢”部分檩枋构件露岀山墙,其外露的构件,常见有二种处理方法,一、官式建筑由博风板封护,二、民间建筑中多见檩枋端头有桃形木块固定,或不做任何封护;“出梢”为明清时期的称谓,宋式建筑则称“出际”。(见图1-121)


博风板


古建筑屋顶两山木构件,宋式建筑又称“搏风版”,又写作“博缝板”。“博风板”于梁架出际两头安置,用以保护出际椽飞与檩枋端头。“博风板”只使用于歇山顶和悬山顶,宋《营造法式》与清工部《工程做法》对“博风板”的制作,均做出了规定,如“博风板”之“广两材至三材,厚三分至四分:长随梁架中。”(《营造法式》)从侧面看,“博风板”呈人字形,并勾勒出屋架举折。关于“博风板”的固定,宋《营造法式》专门规定了“搏风板钉”的制作,其“长加版(博风板)厚两倍”,用铁钉固定,现存实物几乎无一例外。(见图1-122)


卷棚顶


古建筑屋顶形式之一,“卷棚顶”虽有正脊,但不起脊,这是区别于其他建筑屋顶形式的重要标志,正如《清式营造则例》所说卷棚是“屋顶前后坡相接处不用脊,而将前后坡用弧线联络为一之结构法”,以此为基础,结合其他屋脊,可产生各种卷棚式屋顶,如:卷棚歇山、卷棚悬山、卷棚硬山或卷棚重檐屋顶等。决定卷棚式屋顶的木构件,是脊檩上弯弧的顶椽和两侧的顶瓜柱。在官式或重要的古建筑总体布局中,中轴线上一般没有“卷棚顶”式的建筑,这种形式的等级,显然低于起脊的建筑形式,因此,多见于园林建筑和配殿。(见图1-123)


硬山顶


古建筑中最为常见的屋顶形式,由五条脊组成。硬山顶与悬山顶很相似,不同的是,“硬山顶”的两山墙直接承托两坡屋面,山面的桁檩也不出头,用砖封护。“硬山顶”也有博风板,不同的是,“硬山顶”的博风板多为砖制,悬山顶大多为木制,前者为山墙的组成部分,后者与山墙无直接关系。由于“硬山顶”是等级最低的一种形式,因此,常用于普通百姓的住宅。元末明初“硬山顶”形式成熟,从明代开始,“硬山顶”形式陡然增多,其原因有:

一、明代砖的大量生产,提高了山墙的抗自然侵害能力,为“硬山顶”的普及,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

二、明代官方严格限制屋顶建筑形式,下层官僚和百姓“不准歇山转角”,更不准建造庑殿建筑,因此,为“硬山顶”形式的普及,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见图1-124)

图片


攒尖顶


古建筑中“攒尖顶”屋顶形式的总称。我国的传统建筑形式,受到平面和梁架结构的影响,产生了基于方型或长方形的屋顶造型,比如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等,但由于梁架结构的丰富变化,导致屋顶形式也随之变化,则出现完全不同于以正脊为中心的屋顶造型“攒尖顶”。这种屋顶形式,其脊饰的组合比较灵活,垂脊可有可无,可多可少,但屋顶尖部的宝顶是必不可少的。屋顶尖部卜分突出,是“攒尖顶”的标志。四角攒尖、三角攒尖、圆攒尖、八角攒尖、六角攒尖是常见的“攒尖顶”形式。此种形式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明清时代在园林和礼制建筑中盛行。(见图1-125)

图片


盔顶


古建筑中一种屋顶造型,属杂式建筑类。“盔顶”与攒尖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均突出宝顶,不同的是这种屋顶梁架,既不囿于清式建筑的步架排檩,也不拘泥于宋式建筑的举折方法。“盔顶”的四条垂脊中段拱起,造成屋面也随之拱起,与其他屋顶的凹曲坡面完全相反,外观形式很像古代将士所戴的头盔,故名之曰“盔顶”。

甘肃出土的西夏随葬品木缘塔,是典型的盔顶形式,说明至迟与北宋同时期的西夏就有“盔顶”建筑。(见图1-126)

图片


盝顶


古建筑中一种屋顶造型。是在平房的基础上,经过对正脊的灵活运用创造出来的,这种形式在平面屋顶上沿四周围四条正脊,在四条围脊相交处,又安置四条垂脊,所以,从四个坡面看,盝顶与庑殿顶很相似,不同的是盝顶的四条正脊所组成的屋面,是平顶屋面,它有八条脊,雨水从正脊下的瓦垄流出。“盝顶”属杂式建筑类,所以重要建筑很少使用这种屋顶形式,多数在园林建筑中见到。西周的铜簋已显现“盝顶”雏形,北齐的义慈惠石柱,是已知建筑中最早的“盝顶”形式的建筑形象资料。(见图1-127)

图片


重檐建筑


我国古建筑中多层建筑形式,又称“高层建筑”。其屋檐层数少则为二层,多则十层以上。在平面上“重檐顶”与单檐顶没有严格的区别。这种结构形式,主要表现在梁架高度的变化和立柱高低错落的设计。从立面出檐看,“重檐建筑”基本上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上下层之间留有一定的高度空间,上下檐连接紧密,空间内由斗栱或阑额与普拍枋,过渡到围绕柱子的围脊;一种是上下檐构成充分的高度空间,即楼阁式建筑。根据屋顶形式,可分为重檐歇山顶、重檐庑殿顶、重檐卷棚歇山顶等。

这些建筑形式除顶层造型不同外,其他构造基本相似或相同。汉代出土的建筑明器,发现有最早的楼阁建筑,应为“重檐建筑”的嚆矢。(见图1-128)

图片


十字歇山顶


古建筑中造型别致的建筑形式,由两个歇山顶结合而成,出现两条十字相交的正脊,因此,称“十字歇山顶”。四面山花沿十字正脊朝向外面,八条垂脊,将“十字歇山顶”山花勾勒得十分明显。正脊相交的中心部位,有安置脊刹和不设脊刹的两种做法,单檐十字歇山和重檐十字歇山,是目前所见到的较多的组合形式,这种造型一般在钟鼓楼、碑亭、纪念性建筑、过街楼和园林建筑使用,中轴线上很少发现这种形式。“十字歇山顶”是基于歇山顶的基本结构而产生的一种变体形式,属杂式建筑类。唐以后出现,如五代人郭忠恕的《明皇避暑宫图》中画有这种建筑形象,但现存实物为宋以后遗构,明清盛行。(见图1-129)

图片


平顶


古建筑屋顶形式。常见于甘肃、河北、青海以及东北一带,在藏族与维吾尔族住居中最为流行。现存“平顶”房屋有三种结构,一是单坡斜坡顶,雨水流入院中;是双坡斜坡顶,前后出水:三是两坡弧形顶。(见图1-130)

图片

转载请注明出处:古建文化艺术

传播:中国古建文化 |营造技艺 | 汇聚匠心 |传承文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