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甲流猖狂|那些几服药治好甲流的经验分享!

 仙鹤草中医学堂 2023-03-13 发布于内蒙古

青竹中医 让中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图片


1118篇,医路漫漫 青竹相伴。


来源|胡希恕经方医学

 导读 
近日,甲流进入高发期,北京、上海、浙江、天津等地均有学校因学生患甲流而停课。那么,面对来势汹汹的甲流,分享一些针对甲流治疗治疗高效病案经验与大家共同学习。
主题:百年流感过,千年经方来
——纪念世界大流感100年暨经方在流感中的合理运用与体会

作者简介:李雷,男,2005年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医学学士。学习期间,抄方于李培生教授和梅国强教授,历时三年有余。工作之后,中西医结合,内外妇儿同习,遍及诸家,有疑必究,然终有不得解者。后偶遇经方医学,钟胡老学说,习胡冯体系,渐有所悟,施于临床,确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妙。



案例分享一
病情介绍:李某某,女,2岁10个月。“反复发热伴咳嗽2天”就诊,热峰T 39.8℃。自服美林和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药后汗出不解
刻诊:发热,无汗出,无流鼻涕但咳嗽,无腹痛呕利,咽部红肿,舌红苔白稍干,脉弦数。因故未做流筛,但据患儿家属透露该患儿班上曾有流感流行,据此推测该患儿应该属于流感患儿。
辨六经:少阳病。
辨方证:小柴胡加石膏桔梗杏仁汤。
一付热减,两付热平。
案例分析体会
问曰:发热,无汗出,但咳嗽,为什么没有辨为太阳病?
答曰:的确有辨为太阳病的机会。第35条:太阳病……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这是讲的“病有常形,治有常法,医有常方”。但细玩此处,药后汗出不解,无流鼻涕,但咳嗽,咽部红肿,皆为病位反应在半表半里之像,舌红苔白稍干可证病性为阳,病势为实热。
此时,由于病与证是动态的,是变化的,病位发生了变化,病机发生了变化,八纲发生了变化,则法与方自然而然就会发生变化,这就是所谓的“病有变形,治有变法,医有变方”。






案例分享二
病情介绍:刘某某,男,9岁。“反复发热1天”就诊。
刻诊:恶寒发热,无汗出,头痛,身骨疼痛,咽痛咳嗽少痰,口干,无口苦,无腹痛呕利。舌淡红苔白,脉弦数。检验科证实为甲型流感。
辨六经:太阳少阳合病。
辨方证:小柴胡合葛根汤加石膏桔梗。
一付热减,两付热平。






案例分享三
病情介绍:余某,女,56岁,咽痛发热2天。(T 39.0℃)。
刻诊:恶寒发热,无汗出,头痛,全身关节肌肉皆酸痛,咽干痛,痒咳无痰,口干口苦,恶心干呕。舌淡红苔白稍干,脉浮紧数。辅检:白7.33,中5.43,淋1.63,单0.63. 流筛:甲(+)。
辨六经:太阳少阳合病
辨方证:小柴胡合葛根汤加桔梗石膏
三付热退。
案例分析体会
问曰:临床见到这么多遭遇小柴胡合葛根汤加桔梗石膏的案例,那此方是临床流感常用方吗?
答曰:是,但又不完全是。说是,是因为的确从临床来看,流感的侵袭力非同普通外感病,高热恶寒头痛无汗多见,咽痛咳嗽少痰口干常见,前者为太阳病,后者为少阳病,所以辨为太阳少阳合病机会较多。
在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口干这一个常见的症状,在冯老讲课时常辨为阳明;但在外感初起,未至渴饮之阳明病前,临床常见口干者十之八九,只是说明有化热之机转;
少阳病之“口苦咽干目眩',虽说是孔窍苦干涩之患,但是映射之本质即是“血弱气尽,邪气因入”,其中口于自然也是不言而喻的,焉有咽干口不干耶?所以我在临床上,外感初期未及阳明之前,口干都归入六经分证之少阳病。如果大家有时间,可以和阳明白虎汤之口干和太阳五苓散之口干,一一鉴别熟玩之。






案例分享四
病情介绍:廖某,男,36岁。( T 39.3℃)。发热咽痛咳嗽半天。
刻诊:恶寒不显,无汗出,口干,咽痛无灼热感,咳嗽少痰,痰中带有血腥味,四肢酸痛乏力感。舌淡红苔白稍干,脉弦数。辅检:白9.32,中7.26,淋0.61,单0.41,流筛:甲(+)。
辨六经:少阳阳明合病。
辨方证麻杏甘石汤合清燥救肺汤加减。
三付热退。
案例分析体会
问曰:清燥救肺汤乃温病时方也,何以用于流感病的治疗?
答曰:诚然,清燥救肺汤和流感,貌似没有搭界的可能,但是临床上却是有可能的。恶寒不显,表明表证微甚或无;发热咽痛口干,咳嗽少痰带有血腥味,表明里热津伤。六经辨为少阳阳明合病,温病辨为燥热伤肺。
然麻杏甘石汤虽为经方首选,但复津不够力,故而合清燥救肺汤。在大经方的前提和理论框架下,把温病经典时方之清燥救肺汤归为少阳阳明合病方,也是一种扩大温病时方运用范围的好方法。这也是胡老所言:治温病固不得死守伤寒方,但何得不遵伤寒法?!
再问曰:同为清热润燥生津,为何不选白虎加人参汤?
再答曰:是啊!这也是辨方证的玄机所在。方证合拍,如鼓应桴,何其难也!白虎加人参汤为表已解,里热盛,津伤口渴饮,汗出脉洪大,和本案出入较大。清燥救肺汤,其实是以桑叶枇杷叶易麻黄,麦冬阿胶胡麻仁杏仁易知母,有麻杏甘石汤和白虎加人参汤的寓意,药虽有异,然方义却不出伤寒大法。
这也再一次说明,源于伤寒,羽翼伤寒,遵伤寒法用大经方,是最简洁实用的寒温学习方法。方一证一症的对应,有点线面体四个层次的区别,重合度越高,效果就越好,这也是最难做到的。
有时候看似症与方很对应,其实证的重心已经偏移,故而不效;有时候看似症与方不对应,但是证的重心却已重合,故而显效。证的重心,就是病机的核心,能将证象和证方联系平衡起来的那个点,多一点为多,少一点为少。个中趣味,必悉心把玩,才能有所体会!



其他答疑:
关于药量的问题,我们谨遵冯老和陶校长的说法,大剂(足量)煎(量开的大一些),适量服(分多次服),中病即止,有效了再慢慢减下来,病好了就停。
关于服用方法,一付药让病人煎了头煎二煎,混在一起。预备半天的时间,观察有没有退热。大剂煎,适量服,每2小时喝1/6,6个小时就喝了半剂的量,观察有没有汗出,有没有改善。如果体温降下来点,再每4小时喝一次。如果体温正常了,6个小时再喝一次。临床中和病人交待好,讲清楚。

▼版权申明

整理/薯蓣 排版/薯蓣  校对/青竹学术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