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苑深处小笼鲜

 苏迷 2023-03-13 发布于上海
《姑苏晚报》2023年03月12日 A08版

  王梦沂

  与程兄约定,在凤凰街民治路口一家小笼包店里吃茶聊天。老苏州程兄是位说书先生,善唱健谈且爱怀旧。他讲得也有道理,不怀旧,苏州哪能依旧保持粉墙黛瓦的古老情调?不怀旧,姑苏城里哪来这古雅怡人的水墨景致?不讲好柔糯的苏州话,“醉里吴音相媚好”,哪会让人有酥软感觉?程兄指着门外匆匆客流说,很多游人就是冲着这个感觉来的。我说这两日雨少天气干,如果飘落些雨丝,走在苏州街上,还真能让人骨头酥脱。程兄哈哈戏言:所以称作“酥州”嘛。

  其实那些匆匆游客,到苏州完全可静下心来,选一家苏式点心铺,去感受苏州人的闲适生活。坐下来定定心心喝壶茶,慢慢品尝一碗苏式小馄饨,坐等一客现做现蒸的蟹粉小笼,体验精致宁静的苏州慢生活。因为姑苏城并不是那种让人一瞥就感到惊艳的地方,她温婉、矜持、儒雅,甚至连苏州的饮食点心,也是在鲜美恬淡中带着细腻,要细模细样做出来的,必须静等。

  薄如蝉翼的蟹粉小笼冒着热气端上桌来。老吃法,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咬一小口)后吸汤、一口光满口香,煞念煞念啊!弥散在香甜鲜美的滋味中,说书先生的话题打开了。

  程兄的外公,是观前街原文记布店的老板谢颂文,程兄儿时常听外公讲地处太监弄的吴苑深处茶馆鲜为人知的旧事,讲得有声有色,让人垂涎欲滴。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独领风骚的吴苑深处,不仅是一处综合性的娱乐场所,更是苏州美食汇聚之地,内有厅楼亭阁、花园假山,颇具江南园林风格,茶客常常日盈千人。茶馆外小吃摊云集,整条街被饮食铺占满。东靠味雅、伊斯兰,西临功德林、老正兴,隔弄相望便是松鹤楼、大三元等诸多饭店,“吃煞太监弄”由此得名。吴苑深处无数苏式点心、风味小吃,令人念念不忘,大小馄饨葱油饼、火腿粽子绿豆糕、赤豆糖粥蟹壳黄、蛋黄面衣盘香饼、生煎馒头小笼包,各种花色面条应有尽有,故天天人流如潮,一派节日气氛。女的浓妆艳抹高跟旗袍,男的西装革履长衫呢帽,路上黄包车川流不息,路边多是卖奶油五香豆西瓜子鲜花洋画影星照片的,好一处休闲闹市。吴苑深处深几许,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渐行渐远,譬如曾经的“荣记小笼”。

  民国年间,有位叫夏荣根的,自小在无锡一家馒头店帮工,由于勤奋好学且为人正直,深得老板喜欢,允许跟从无锡名师魏金奎学技,学成之后到苏州万年桥自立门户开了“荣记小笼”铺。由于做工细致,味鲜馅好,深受附近食客信赖,生意发达后,经人介绍进入吴苑深处设铺。夏荣根制作小笼有自己的独到工艺,“持皮薄不流点滴羹,打肉馅不离万众味”成为镇店名言。从和面擀皮、加料拌馅到包制成品,均精工细作,选用原料尤为讲究,太湖黑毛猪和当年上等精白面粉,两者相融奠定了自然鲜美的味道。当年食客有句顺口溜:“若问姑苏小笼好,莫属荣记最窈窕。”荣记小笼因其皮薄肉鲜、小巧玲珑,引得吃客天天排队,生意爆满堂内,连附近几个休闲浴室,也都由荣记提篮送货上门。荣记小笼当年的为人之本、处事之道,赢得极佳美誉,可谓声名远扬。

  “可惜现在吃不到了。”我感叹道。“不!”程兄指着桌上小笼:“你现在吃的就是荣记小笼。”我抬头疑惑地望望墙上题匾,不是叫“聚笼鲜”嘛。程兄告诉我,此店老板正是夏荣根之孙。他怀着敬畏之心,接下了爷爷手中发黄的小笼配方秘谱,在此设店立铺,立志聚一笼香鲜、待四方宾客。现任夏老板,不仅还原了灵动剔透的荣记小笼,更在传承苏州美食文化上精益求精,推出鲜美的苏式馄饨与各色汤团,老店焕发新生,释放出苏州饮食文化的传统魅力,吃客闻香而来,一笼鲜香食之难忘……

  记得有人说过:如果记忆消失,传统也就消亡了,真正美食文化的传承,不是形式上的记忆,而是味道上的根植。这一点,具有工匠精神的夏老板做到了。美食有着自己的灵魂和故事,当工匠精神运用于打造点心,当美食能给人留下匠人出品的印象时,就不仅获得了人们的尊重,还可能做成百年老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