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格特质的分类:个人特质

 星晨炼 2023-03-13 发布于浙江


|
【个人特质】
是指某一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独特的倾向,
奥尔波特又将其称为【个人倾向】。

奥尔波特特别重视【个人特质】,
他指出,
严格地说,
只有【个人特质】是真实的特质。

这是因为
其一,【特质】是个人的,而不是社会的。
其二,【特质】以个人经验的独特方式发展起来的【动力倾向】,
所以【共同特质】不是真正的特质。

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个人特质】是完全相同的,
即使两个人在【共同特质】上是相似的,
但他们在行为上所表现出的仍【各具独特性】。

奥尔波特认为,
个体身上的【个人特质】
并不对一个人的人格产生相同作用和影响。

根据【个人特质】对人格的作用和影响的不同,
奥尔波特将其划分为三个重叠交叉的层次,
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
一、首要特质
【首要特质】
即个体最典型、最有概括性的特质,
代表整个人格,这是个体身上非常普遍的一种特质。

一个人只要具备这种特质,
他的一举一动几乎都可以归结为【首要特质】的影响。

首先,
【特质】在人格结构中处于支配地位,
具有极大的弥散性和渗透性,
影响到个人行为的所有方面。

不过,这种【首要特质】未必每个人都具有。
有些人因具有单个【首要特质】而成为著名人物,
例如,
【创造】是爱迪生的【首要特质】。
【多愁善感】是林黛玉的【首要特质】。
对于一个修女来说,【首要特质】可能是【为了他人的利益而自我牺牲】。
|
二、中心特质
【中心特质】
即构成个体【独特性】的【重要特质】。

每个人都有几种彼此相互联系的【中心特质】,
从而构成其独特的人格。

它虽然不如【首要特质】那样【对行为起明显的支配作用】,
但其本身具有【相当的概括性】,
对人格有一般意义的倾向,
而且经常表现在行为中,
很容易被识破。

例如,
教师为学生写操行评育时,
考虑到代表某个学生人格的那些特质,
如【准时】【整洁】【勤奋】【诚恳】等。
即属于其个人的【中心特质】。

奥尔波特认为,
用五到十种【中心特质】
即可大致概括出一个人的整体面貌,
例如
【清高】【率直】【聪慧】【孤僻】
【抑郁】【敏感】
属于林黛玉的【中心特质】。
|
三、次要特质
【次要特质】
即 一些在特殊情况下表现出的不太重要的特质,
较少为人所知。

【次要特质】
不是决定人格的主要特质,
它最不明显,渗透性极小,对个体行为影响小,

与【首要特质】和【中心特质】相比,
【次要特质】是就更为狭窄的刺激情境而言的,
它包括一个人独特的偏爱,

【对某些食物、衣着的偏爱】
【一些片面的看法】和
【由情境所制约,如某人有恐高症的特质】。

尽管【次要特质】
【有助于预测】个人在特定情境中的行为表现,
但是在决定人格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相对较小。

如果我们想要了解一个陌生人,
奥尔波特建议
首先要确定这个人身上【重要特质】,
然后确定它在每种特质维度中的相应位置。

尽管【中心特质的数量】在个体之间有很大差异,
但是奥尔波特假定
某种单一特质有时会主宰一个人的人格。
少数个体可以用【首要特质】来描述。

他还指出,
在那些【行为受某种单一特质支配的历史人物身上】
行为已经变成了他们的代名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