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云水谣探秘

 冬歌文苑 2023-03-14 发布于北京

云水谣探秘

云水谣古镇位于福建漳州市南靖县境内, 原来不叫 “云水谣”,而是叫长教村,是因为一部电影而改名的。2005年导演尹力看中了长教村的溪流、古道、古街、古榕和古土楼,决定在这里拍摄电影《云水谣》。

《云水谣》讲的是海峡两岸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为了拍电影而搭建的风车和吊脚楼如今在古镇成了一处风景,风车悠悠讲述着热血青年陈秋水和富家千金王碧云的生死恋情;吊脚楼颤颤巍巍,留下了一对挚爱之人的爱情脚印;小溪潺潺,有王碧云留下的纯情;古榕沉默,见证了陈秋水和王碧云凄美的爱情。

电影拍成后,取得了极大的成功,闻名中外,而长教古村也因此出名。这里的溪流及溪流两岸绝美的风光,一对台湾年轻人的爱情故事,都大大地点燃了游客的热情,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云水谣这个富有诗意和浪漫爱情的名字,也就永久地成了古村长教的名字。

沧桑的古榕、古道和古街

我们一行跟着旅行团于今年2月25日傍晚来到云水谣的。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潺潺流水的小溪,和小溪上排成一字型,提供人们踏步过河的敦石。人们一步一步地踏着敦石前行,让我想起了凤凰古城沱江上的长长的通往对岸的敦石,和沈从文笔下翠翠的爱情故事;仿佛翠翠正倚在门边盼望情郎的归来。

我们沿着长十余公里的铺着鹅卵石的古道缓缓前行,脚下的鹅卵石由于年代的久远,已经被磨得油光发亮,不知有多少双的脚印留在这里。据说,这条路可以一直通往漳州,古时候进京赶考的考生走的也是这条古道。现在,这条古道成为观光游客发思古幽情的地方。而在古代,这里却是通往知识,通往远方,通往实现学子理想的地方;它寄托了学子们的希望,也见证了学子们十年寒窗的艰辛,和一日跳龙门的辉煌。

最吸引眼球的是排列在溪流边的13棵百年以上的古榕。老榕树盘根错节,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在云水谣拍摄地水车边上的那棵老榕树,有617年的历史。树冠覆盖面积达1933平方米,树丫长30多米,树干底端要10多个大人才能合抱。老榕树树根突起嶙峋,似乎在诉说久远的历史,也似乎在倾诉它经历的人间百态。

水车边上还有两棵形影不离的古榕树,人们把它称为夫妻树。我仔细一看,还真的是夫妻树,相距不过十米,就这么相互对望,在传递着脉脉深情;游客们争相合影留念,老榕树有知,也会感动的。

更为奇特的是这里的每一棵榕树都有各自的特点。印象最深的是一棵动物榕树,它伸出的树枝不但布满了青苔,而且长得奇形怪状,像长蛇的那根树枝居然有惟妙惟肖昂首的蛇头和长长的蛇身;各种形状各异的树枝缠绕在一起,你尽管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或是猴子,或是海龟……

古道旁,有一排两层老式砖木结构房屋,那就是长教已有数百年历史的老街市。房屋底层临街是商店,店面一间连着一间,大多保留着木板代墙的特点。时至今日,这条百年老街目前还有食杂店、理发店、打锡店、补牙店等,甚至昔日的圩场、赌场等还依稀可见。曾经的热闹与繁华并未随着时光的流逝而烟消云散。它与古榕、古道、小溪、水车相映成趣,形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每一个到此的旅人都会被惊艳而流连忘返。

神奇土楼

沿着小溪进入云水谣,可以看见星罗棋布的土楼群,大大小小共有40多座。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和贵楼”和“怀远楼”。我们这次去参观的也是这两座土楼。

导游先带我们去和贵楼,远远望见和贵楼是一座方形古堡,有些类似于欧洲的城堡,只不过欧洲的城堡大多建在山上,而和贵楼是建在乡村。和贵楼有两大奇观,一是和贵楼的院子里有两口水井,左边的一口清澈甘甜,是院内的人们饮水之处。左邻右舍也经常来这口井打水喝。我们刚刚进来的时候,就见到有三两个人提着水桶来打水。右边的一口浑浊不清,只能用来洗洗涮涮。我们上前一看,果然井里的水是浑浊的,这两口井因此得名“阴阳井”。浑浊的那口井叫阴井,水清澈的那口井叫阳井。

更为奇特的还是和贵楼建在沼泽地上的,它运用悬浮原理,以220根大松木为介质,采用桩基、筏基综合运用技术,在3000平方米的沼泽地上建起了五层高的方形土楼,整座土楼宛若陆上“诺亚方舟”,虽历经200多年,仍坚固沉稳,巍然屹立。被喻为“天下第一奇楼”。

我观赏着这座建在沼泽地的方形土楼,缓缓地行走在环形的走廊,数着一间连着一间的卧室,每一层都有28间的房间,总共有5层,那么整座土楼就有140间的房间,可供几十个家庭的日常生活。我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和魄力,以及那时家族团结的力量。

与和贵楼相距仅一公里的是一座建筑工艺最精美,保护最好的双环圆土楼怀远楼。怀远楼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内院核心位置的祖堂,也就是私塾堂与祖堂并用的“斯是室”。“斯是室”为精巧秀气“四架三间”五凤楼模式架构,占地190平方米,室内雕梁画栋,古朴天然,对联横匾,书香气氤氲。

如果说和贵楼是一座适合人居的楼房,那么怀远楼则多了几分书香气和江南园林的色彩。进门天井的左右两面墙就是类似江南园林的漏窗;而回廊的进出门全部都设计为上部是半圆,下部是长形的门,古色古香;游客穿行其间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的书院,学子们正在摇头晃脑地读书哪!

两座土楼的共同特点都是每层的房间很多,足足有上百间,可以供族人聚居。古时土匪众多,经常下山抢劫,因此,有着防御功能的土楼变成了族人的庇护所。因为,每一座楼都是厚厚的土墙围成,而每个里大外小的窗户就是一个射击孔,从里面瞭望外面视野清晰,一目了然,是一座天然的易守难攻的防御工事;到了夜晚土楼的大门一关,里面自成一统,成为了一个非常安全的住所;而土楼里面有水井,只要备足粮食,躲个十天半月的,没有问题。这在兵荒马乱的年头,实在是一处极好的庇护之处。何况土楼冬暖夏凉,非常适合人居。仅此一点,就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了。

溪流、古道、古榕、古街和神奇的土楼,给予了云水谣无限的魅力,当你跳跃在小溪的敦石;当你行走在被岁月磨得油光发亮的鹅卵石铺就的古道;当你欣赏着“夫妻树”“动物树”的古榕;当你在风车和吊脚楼前回味着陈秋水和王碧云的凄美的爱情时,你不得不佩服前人的智慧,以及后人的对云水谣的发掘和保护。云水谣是幸运的,她有慧眼识珠的好导演,也有具备远见卓识的规划者,更有爱护环境的长教村村民。是他们,用自己的大智大慧保护了这一方水土,保护了云水谣,同时也为自己铺就了一条通往理想的金光大道。

再见了,云水谣,我心目中的最美乡村,有机会,我还会来的!

2023.3.3

图片/网络

作者简介

陈精,福建大田人,现居永安、北京两地,退休教师,在网络发表诗词等作品。喜欢在文学的花园里徜徉,很享受创作后的快感,更喜欢和志同道合的文友切磋。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