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程化背景下,劳动教育课程的内容设计与操作要义

 云哥7tz6c7y122 2023-03-14 发布于四川

有了《劳动》必修课,劳动教育就有了根基,而《新课标》的出台,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劳动课程的价值意义、目标内容和实施要求。

2022年4月,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16门学科课程标准颁布。在新的课程方案中,《劳动》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课程,并首次印发《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自此,劳动教育与其他四育一样,有了自己的专属课程和法定的“必修课”“主阵地”。本次课程方案的调整,对促进育人方式变革、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非凡意义。

文章图片1

劳动课程的价值意义

五育并举:劳动教育的时代倡导

《新课标》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此高位阐述,昭示着党的教育方针的重大调整,“五育并举”旗帜鲜明,“劳动育人”价值回归。

进入新时代,劳动教育应该与时俱进,其目标已不应仅停留于过去所强调的“劳动技术”,而是“道也,进乎技矣”,是“注重挖掘劳动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方面的育人价值”、重在提升人的“劳动观”的新劳动教育。正如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所述,“新时代劳动教育一定要有新时代的精神气质,一定要追求劳动教育的'魂’——劳动价值观教育、劳动过程里的真善美等”。

出力流汗:劳动教育的价值回归

中华民族素以“勤劳智慧”“吃苦耐劳”著称,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的铸就离不开华夏儿女“不怕苦、不怕累”的劳动精神。但随着近现代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使得个体之间的体力差距变得不那么重要。当出力流汗的体力劳动越来越多地被精细、智能的脑力劳动所替代时,人们对劳动的认知悄然发生变化,不少家长的教养方式也出现偏差,导致一些青少年养成四体不勤、懒散闲逸、“啃老躺平”的品性,产生了鄙视体力劳动、追求享受的不良认知与行为,出现了不尊重普通劳动者、不珍惜劳动成果的错误倾向,青少年的价值观、消费观、职业观急需扭转。

《新课标》之所以特别强调要组织学生开展“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的体力劳动教育,旨在纠正当前人们过于崇尚脑力劳动而贬低体力劳动的认知偏差,使学生懂得劳动是人类生命体最初存在的基本形式,在“出力流汗”中传承中华民族劳动精神,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吃苦耐劳的品格,并在亲历劳动中了解平凡劳动者的职业内容与工作状态,尊重普通劳动者和一切劳动成果。

劳动课程的内容设计

四维目标:劳动课程的核心素养

《新课标》在“课程目标”中,把与劳动紧密相关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分为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4个维度(即劳动学科核心素养),并在“总目标”中阐述了4个维度下的具体内涵,包括劳动意识、劳动尊重、劳动责任、劳动安全、劳动纪律等思想观念,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合作、劳动创造等过硬本领,劳动光荣、劳动崇高、劳动伟大、劳动美丽等价值追求,诚实守信、认真负责、专心致志、有始有终、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等精神品格,同时划分4个学段,以定性和定量的方式,明确了不同年龄段学生推荐参与的劳动实践项目及其应达成的劳动素养。

“劳动类别”与“任务群”课程内容的逻辑基点

劳动教育的内容极其丰富,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有生产物质财富的劳动和生产精神财富的劳动,有一般性劳动和创造性劳动……《新课标》要求“以劳动项目为载体,以劳动任务群为基本单元,以学生经历体验劳动过程为基本要求,构建覆盖三类劳动、学段进阶安排、有所侧重的课程结构”,并以“劳动类别”和“任务群”为关键词来建构课程内容结构。与人类的生活劳动世界、生产劳动世界、休闲劳动世界相对应,《新课标》确定了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三大类劳动内容;以三大类劳动为主体,建构了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等10个“任务群”,体现了劳动教育的生活化与情境化,也基本实现了劳动教育内容的全覆盖。

“整体建构”与“学段分解”课程内容的立体化设计

劳动课程内容需要有与劳动素养对应的同向性与匹配度,同时需要有科学性、系统性与连贯性。《新课标》对劳动课程进行了九年一体化设计,左侧为三类劳动及与之匹配的10个“任务群”,横向为课程内容在四个学段的分布,纵向可见各个学段所应涉及的任务群。从中我们发现2个规律:一是从低学段到高学段,每个任务群的“始”“终”有先后,但学段之间贯通、无断裂;二是每个学段任务群的大类基本一致,数量逐渐递增,显然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新课标》还将四个学段所涉及的每一个任务群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描述:“内容要求”提出本任务群可开展的常见、典型劳动项目;“素养表现”提出在本任务群中落实本学段劳动素养的具体要求;“活动建议”提出组织本任务群劳动实践的操作路径。这样的阐释使课程的执行操作变得简洁方便。江苏已根据《新课标》要求对中小学《劳动》教材进行大幅修订,如小学阶段按照10个任务群对原有劳动项目进行增删重组,学生将在六年12个学期中全面动态地完成所有任务群下的劳动项目学习。

“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课程内容的校本选择

有别于其他课程的教育资源,劳动教育的支持性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差异巨大,因而导致课程内容的开放灵活。关于课程内容,《新课标》在强调规范的同时给出一定程度的弹性选择。如对10个任务群,鼓励但不强制“全覆盖”,学校可结合实际自主选择各年级任务群的学习数量。

《新课标》在一定规范内的弹性要求,给予地方与学校自由发挥的空间,各校可以结合校情,自主确定开展适宜的劳动项目。如S市某区是非遗之乡,为了弘扬地方传统工艺“相城十绝”,区教育局聘请百名大师进校园,为学生开设苏扇、缂丝、铜炉、蟋蟀罐等丰富的劳动体验课程,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工艺大师,在传统手工劳动中了解家乡文化、体验劳动之美。这些充满地方特色的劳动项目,成为10个劳动任务群的有益补充。

劳动课程的操作要义

规范实施理解和践行《新课标》要求

《新课标》在“课程实施”部分详细回答了劳动教育“怎么做”的问题,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三类教育主体。劳动教育不仅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而应由学校、家庭、社会相互协作、共同实施。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学校主导、家庭配合、社会支持,共同构建一体化的劳动教育环境,培养爱劳动、会劳动的时代新人。

四条教育途径。劳动教育要从《劳动》必修课、各学科有机渗透、课外校外劳动、文化建设4条路径全方位、立体化实施,且不能互相替代。其中,“课外校外劳动”中要求每学年设立的、以集体劳动为主、具有一定劳动强度的“劳动周”,旨在强化“出力流汗”的劳动教育,这应是未来劳动教育实施的亮点,也是难点。

四个教育环节。之前教师实施劳动教育,盲目、随意、无序、简单操作者居多,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实施流程。《新课标》提出,组织某一个具体的劳动项目实践,应包含“情境创设、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反思阶段”4个教育环节,为劳动学科教师的教育实践提供了操作范式。这种充满“教育味”的实施流程,体现了劳动课程与其他课程在操作层面的相对一致性。

五种教育方式。劳动教育不因其复杂性和综合性而失去特有的学习方式。根据《新课标》,可采用讲解说明、淬炼操作、项目实践、反思交流、榜样激励5种教育方式。其中“讲解说明”指向劳动价值与意义的“认知理解”,“淬炼操作”指向真实情境中的“具身磨砺”,“项目实践”指向驱动性劳动任务中的“具体行动”,“反思交流”指向未来再次开展劳动的“改进优化”,“榜样激励”指对劳动合作伙伴的“学习效仿”。

创新实施,因地因校制宜打造劳动教育新范式

各地各校在人、事、物、环境、资源、需求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导致劳动教育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劳动教育的实施不可能用一把尺子丈量一切。在“标准”引领下,因地因校制宜,找到适合自己的实施方式,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集中课时。《新课标》指出,劳动课在确保总课时的基础上,可采用分散或集中的方式灵活排课。江苏省S市大部分学校严格按照一周一课的要求,也有学校两课连排、单双周间隔排课,让学生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经历较为完整的劳动体验,使劳动课发挥出更大效益。还有部分学校化零为整,每年组织学生驻扎在劳动基地,开展为期3-5天的集中式、浸润式劳动。劳动课的教学方式也可以灵活多样,如整班教学的常规课、满足部分学生兴趣特长的社团课、适合居家亲子学习的线上课等,以满足不同对象、不同需求、不同情境的劳动学习。

线上辐射。混合式教学应是未来教育教学的主流形态。劳动教育因其特殊性,如劳动所需的场地、设备、材料在学校受限或难以进入教室,劳动任务情境在学校的失真性,对安全与卫生的特殊需求等,很多课程内容其实并不适合在常规的教室内开展。新冠疫情促成了S市的教学转型,2020年、2022年春季居家学习期间,每周一课的《劳动》课程也进入“线上教育中心”平台。S市教科院统一安排教学内容,推出了《做蛋挞》《扦插月季》《收纳小能手》等50多节线上劳动课,由名特优教师执教,辐射全市所有中小学生。学生与家长一起,在线上开展劳动学习,不仅收获了各种生活技能,还促进了亲子互动,缓解了居家学习的焦虑,劳动课成为众多课程中的一道独特风景。

分类组织。课标中的三类劳动分别有不同的教育导向:日常生活劳动指向当下与未来的幸福生活,生产劳动指向未来可能的职业生活,服务性劳动指向公民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带有不同教育导向的劳动项目可以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如某校将三类劳动进行分类实施:生活劳动“日常化”,要求学生每天独立整理内务,分担约定的家务,填写每日“居家劳动清单”;生产劳动“课程化”,学习《劳动》教材中的各类课程,由专职教师规范传授各种劳动技能;服务性劳动“岗位化”,在班级和校园中设立“分餐小帮手”“垃圾分类监督员”等几十个岗位,所有学生轮流上岗服务。按照不同劳动内容,分类组织、精准施策,使劳动课程更具操作性,也更能落地。

学科融合。除了《劳动》必修课,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也是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如某校以“全科视角、全域培养、全程经历”理念打造综合育人理念下的“劳动+”课程体系,形成了《农场·探究》《农场·语趣》《农场里的加减乘除》等劳动与各学科的校本融合课程。S市的劳动教育与学科融合,形成了不少可资借鉴的融合范式。

活动改造。与行业“联姻”是苏州市很多中小学的自发行为。许多德育活动、班队活动等都需要组织学生走出学校,前往各行各业中实际探索。校外基地中先进的劳动生产设备、前沿的劳动技术信息、受人尊敬的专家劳模等,是最生动的劳动教育素材。因此,将现有的德育与班队活动课程稍加改造,就能变身为校外劳动课程。

综上,在新课程中补足《劳动》课程,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育人方式变革的重要举措。有了《劳动》必修课,劳动教育就有了根基,而《新课标》的出台,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劳动课程的价值意义、目标内容和实施要求。

来源丨《上海教育科研》,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教育方针指引下的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方略研究”(编号:2019SJZDA090)研究成果,原文有删减

作者丨丁宇红,江苏省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