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125陈筱倩:小学劳动教育有何实施困境

 高教课堂研讨 2023-10-02 发布于江苏

      目前我国开展劳动教育已有初步成效。比如在所调查的S小学,“劳动”这个词已被全校师生知晓;劳动课程由零变多,从以前每个月或更长时间的一次劳动课,到现在每个年级一周都可以安排一节劳动课;与此同时,在假期里,学校和老师也会支持学生们在家里进行有利于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劳动。当然,我们在肯定学校对劳动教育探索做出各种努力的同时,应该也得意识到,在探索劳动教育实践形式的初步阶段,必然会出现一些不足之处,劳动教育实施过程有待深入。

课时挤占:每周一节课难以落实

      在进行劳动教育每周课时设置调查时,发现虽然学校每周都会开设一节劳动课,满足了课标的要求,但劳动课在大多数情况下会被语文数学课等占用,甚至在期末考试临近时,劳动教育课程会被暂停。劳动教育课程的设置仍然流于表面,在教师、学生与家长的心目中也是处于边缘的一门学科。而在观察期间也发现,虽然该校课程表中写到每周五晚上有劳动实践,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仍然以文化课为主,很少真正落实。

内容有限:班级值日和打扫卫生

      在针对教师与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选择班级值日的教师占92.59%,而在学生卷中,学生也反馈了他们在校内进行的劳动教育内容,其中擦黑板、整理桌椅、教室环境布置选择人数最多。可见该校劳动教育内容还是以体力劳动为主,多为值日活动与打扫卫生。说明该学校劳动教育内容单一且固定,并没有创新型的劳动教育内容,还未突破传统劳动内容的限制。同时发现学校内并没有专门的劳动教材去辅导学生,说明劳动教育教材在学校内是缺失的存在。

家教不足:为省事省时间而忽略

      通过与家长的访谈发现,目前家庭劳动教育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是一些简单的家务活动,如整理书桌、倒垃圾等。有个别家长甚至认为“孩子没必要做家务,做家务不安全”;还有的家长认为“工作太忙,没有时间陪孩子一起做家务,孩子有时打扫不干净自己还要重做,太浪费时间”。这不仅让家长丧失了“言传身教”的作用,也让孩子缺少劳动实践的机会。另外在调查中也发现很多家长认为 “孩子学习压力大,每天做完作业便该休息了,所以在家里的劳动时间很少”。这也导致许多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较低,不能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素养,成了离开父母便无法自理的“巨婴”。

频率较低:每周一次或每月一次

      在针对学生的调查问卷中,设置了学生多久参加一次学校劳动的问题,经调查统计显示,大多数学生可以保持每周进行一次劳动,占比达到了65.57%;而学生每天坚持一次劳动的学生仅仅只有8.2%;每月进行一次劳动的学生占据25.14%;而有关学生是否在课余时间参加公益劳动的问题,调查显示选择“从不”的学生占据66.12%,而经常的只占10.38%。可见不管在校内还是校外,学生的劳动实践时间都比较稀少,劳动频率远远不足。

高教课堂研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