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积极心理学最重要的概念,追求幸福应该是人生的重要目标或最有价值的目标。 幸福是一种感觉,是人们在情绪体验愉快的同时在认知评价上满意的一种心理状态,它与家庭生活、社会工作的获得体验有直接的关系。 “想要获得真正的幸福必须去发现自我的优点,进行充分地发挥,用毕生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少做被迫做的事情。” 我们都知道,学习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学习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曲线上升的过程。追求完美的人只想要那个结果而不管过程或不在乎过程中的收获,忽略了学习过程的试错乐趣。 积极心态追求幸福的建议: 一、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追求幸福人生的意义 幸福人生是自我和谐一致的境界。这种自我和谐来自内心最坚定的意识,或者是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探索自己生命中最需要的是什么,然后诚实地面对它,并对它负责我。幸福存在于过程的体验中。老师要教会学生在物质和精神的世界中同时成长,让学生体验到在工作和学习过程中才能获得更多的快乐。 二、重视学习过程本身 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够乐在其中并获得成就,那么他的行动和自我觉察就融合在一起,获得积极的“沉浸体验”。这种体验本身是最好的奖赏和动机,使学生拥有持续成长的动力。在这种情况下遇到困难并解决困难,是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成就体验和价值体验。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求知热情,把学习变成一种迷人而美好的历程,并贯穿于追求幸福的整个生命历程中。 三、在交往互动过程中及时表达爱和赏识 教育者要用充满爱心的感性语言表达对学生的爱,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公正、及时、正面的评价,让学生获得积极的体验,这对学生具有很好的激励效果。 而现实中很多家长和老师把这种表达忽略了,觉得对好学生来说这些是不言自明的。 其实这种忽略对学生来说是有害的。较多的消极情绪体验将会对育儿学生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可能导致学习障碍,严重的会导致生命无价值感。 学生的学习力来自足够多的积极情绪体验——被爱、被欣赏、被尊重的感觉。 面对许多已经丧失学习内在动机或学习兴趣的学生,我们更加需要用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来帮助学生修复内心世界,帮助他们从学习的消极体验中走出来去获得学习过程本身的乐趣,发现生命的真正需求,找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并让自己获得成长和发展。 对于已经有抑郁和自杀倾向的学生,要提供合适的心理咨询服务,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工作者帮助他们治疗内心创伤,重新建构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