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学与审美(十七)是什么让我们成为有美感的人。

 柳浪闻莺眺西子 2023-03-14 发布于浙江

前文说了,美等于美感,美与美感会同时出现,只有我们有美感才能感受到美。

那我们在感物的时候,是什么因素让我们的“感” 成为美感?是什么因素让我们成为有美感的人。

举个例子:

在一条山涧溪流旁边,有的人觉得美,已经陶醉了,都要吟诗作赋,一句卧槽走天下了,有的人却无动于衷,甚至讨厌这种事物,觉得脏乱差,非要搞个混凝土的水岸。

文章图片1

任何事物,作为审美客体,只有人感到它美,它才美。它美,并不是它本身美,而是你感到它美,美实质上就是美感。

而让我们的“感”成为美感的这个因素,有三个特征。

1、不能存在于审美客体,因为如果存在于客体,那么给人的感觉就不会是一会美,一会不美,也不会出现这个人觉得美,那个人觉得不美。

2、只能存在于审美主体,并且这个因素不能带有个人性质,必须是普遍的,对所有人都有效的。

3、这种因素,谁拥有了,谁就能感到美,并且谁愿意,谁就能获得它。

关于这个因素,古今中外看法各不相同,形成了很多流派,各有自己的一套理论。

我们这里就了解一下美学家朱光潜的理论。

文章图片2

朱光潜先生的这一套理论,包括四个关键词:

距离、直觉、内模仿、移情。

1、美基于心理距离。

2、美呈现为直觉形象。

3、美表现为内模仿和移情。

这是审美心理学流派的几个重要概念。

我们先说这个距离一词。距离,也就是美基于心理距离。

美基于心理距离:主要指审美主体的心理活动。

关键动作:给人加括号。通过加括号,将人的其他属性隔离开来,让人成为纯粹的单一审美属性的人。

加括号前:人是有认识、功利、道德、宗教……审美属性的人。

加括号后:人是有(认识、功利、道德、宗教…… )审美属性的人。

加括号是西方现象学的一个概念,将所有非审美属性的属性全部括号隔离。

其实在生活当中,我们经常在加括号,比如认真工作的时候,你除了正在做的工作,其他事情暂时都在括号里。这个时候你只有工作属性。

文章图片3

比如我们很多人喜欢在工作的时候戴上耳机听歌,其实就是一种加括号的行为,我们通过耳机将工作以外的事情全部放到括号里了,我们就能全身心不受打扰地工作。

这一点,跟中国古人说的虚静,忘我,心无杂念,排除心魔,放空自己等异曲同工。

中国人不论是审美欣赏还是艺术创作,都强调这种加括号的虚静状态。

再比如李白斗酒诗百篇

文章图片4

酒,就是李白加的括号,用酒这个括号把所有与诗无关的事情全部装起来,全身心进入写诗创作的状态。

文章图片5

再比如古龙也要喝酒以后才会灵感乍现,笔下潮涌般流出文字。

文章图片6

再比如画家都需要一个自己的画室,道理也是一样的,画室这个实体的括号可以括进去所有的画外之事,剩下的只有画画。

文章图片7

再比如达摩面壁,这个洞就是括号的实体存在。

文章图片8

再比如武侠小说常说的闭关练功。都是用括号把无关的事都装起来,专心当下的事情。

无事在身,并无事在心,水边林下,悠然忘我,诗从此境流出,哪得不佳!------徐增《而庵诗话》

乃知点墨落纸,大非细事,必须胸中廓然无一物,然后烟云秀色,与天地生生之气,自然凑拍,笔下幻出奇诡。

若是营营世念,澡雪未尽,即日对丘壑,日摹妙迹,到头只与髹采污镘之工,争巧拙于毫厘也。------李日华《恬致堂集-书画谱》

如此这些,所以说加括号是获得美的关键动作。

以上都是创作者或者艺术家加括号获得美的方式,那审美者呢?

瑞士的心理学家布洛所讲的心理距离,对于所有人都更适用。既加了括号,又能让人很自然地进入审美状态。

文章图片9

他的经典例子:

如图,海上航行的轮船遇到大雾,船上的人知道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对身边眼前之景很少能产生美感的;但是同一时间的岸上的人,望着海上的船在雾中时隐时现,是一种平常少见的景观,多数会觉得别有诗情画意,美感油然而生。

船在雾中,这个事情是同一个事情,但是船上的人与现实利害太近,不可能产生美感,岸上的人离现实利害很远,从而产生美感。

这种不同的心理距离,让人自动给自己加了括号:

船上的人是把审美属性装进括号里,岸上的人是把审美属性以外的都装括号里了。

这种加括号和虚静方法,更像是专家们才能拥有的特有的智慧和操作技术。

我们平时常发生的生活状态:比如出去旅游,去看电影,去玩游戏,去玩牌等,都是利用心理距离,给自己其他暂时不想要的属性加括号,放空自己。

文章图片10

我想静静,也是这个心理活动。

文章图片11
文章图片12
文章图片13

若能实具一段闲情,一双慧眼,则过目之物,尽在画图,入耳之声,无非诗料。------李渔《闲情偶寄》

闲情,就是与平时人生忙碌拉开距离的闲适心情。

慧眼,就是把功利和认识等非审美属性都括号起来的审美之眼。

用审美之心体物,用审美之眼观物,自然就看到美了。

文章图片14
文章图片15

鸟啼花落,皆与神通,人不能悟,付之飘风。------袁枚《续诗品-神悟》

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方文山《东风破》

文章图片16
文章图片17

面对世界,

不给自己加括号,

就是错过。

再说说心理距离与仪式感。

我们常说,生活需要仪式感。这句话体现的就是现代人对审美的追求,对功利实用的排斥。仪式感就是心理距离的提示符号。

生活中有哪些仪式感?

电影院,音乐厅,美术馆,图书馆的门,提示你进了这道门应该做的事是什么。

小区大门,单元入户大门,也是仪式感和心理距离提示符号。提示你:你到家了。与家无关的属性,请打上括号。

绘画作品的画布和颜料,电影的银幕,音乐的乐器和音响,文字的白纸黑字,说相声的醒木,拍卖的锤等等,都是仪式感,都是心理距离的提示物。

我们景观设计中常用的门、窗、栏、廊等,都是都是仪式感,都是用于心理距离的形成。我们所谓框景,框住的是客体的景,框住的还有主体的非审美属性。

文章图片18

中国园林里的门。框住的是景,框住的还有你的非审美属性。

文章图片19

迪拜的巨大画框,框住的是迪拜不同角度的可以入画的美景,框住的是全世界人的非审美属性。如果没有框住,那就会觉得这个花了上亿美元的画框完全就是钱多了烧包。

美基于心理距离,就说到这里,下一章说下一个关键词:呈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