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心学史(宋代篇)

 易海圣峰 2023-03-14 发布于内蒙古

图片

宋代心学

唐朝灭亡后,经过五代十国几十年的短暂分裂,宋朝统一中国。在此前,战争连年、政权更迭,佛教成了人们精神上的避难所。宋朝初期,由于国家的统一,当世平民知识分子都希望恢复儒家修齐治平的理想,于是产生了崇道(孔孟之道)、尊经(六经)、排佛的社会思潮,为理学运动打下基础。“君臣共治”的政策,让儒者地位提升,更敢想敢做,对学术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宋儒尊崇“六经”特别是《易经》,对儒家宇宙观的构建、理学的产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为在儒家经典中,只有《易经》为儒家哲学提供了一个较完整的、关于宇宙本质与生成的哲学体系,宋代心学也得以贯通天人,进入新的台阶。宋代儒学比以往更贴近生活,满足从平民百姓到士大夫的精神需要。
有了北宋前期的社会基础,时代呼唤着担起儒家道统的大儒。

周敦颐

图片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号濂溪,世称濂溪先生,祖籍道州营道(现今湖南道县)。担任监主簿期间,周敦颐钻研《易经》而作《太极图说》,通过解释太极图、《易传》的建立了一个儒家的宇宙论纲要。《太极图说》从“太极”开始,以“人极”结束;太极、动静、阴阳、五行等概念解释了宇宙万物的生成,人则自为一极。所谓人极,指人的主体性挺立、道德意识觉醒,此二字可谓宋代心学的先声。
周敦颐在《通书》中指出“诚”是出自太极乾元,是最高的道德原则和人的本性。发心性义理之精微,这是汉儒所忽略的。只有通过主静、无欲,才能达到“诚”的境界,宋儒对道德涵养功夫的重视由此而来,这也是周敦颐对心学发展的一个贡献。他还常常让学生程颢程颐兄弟“寻孔颜乐处”,这是指人达到“仁”的精神境界后,超越了外在的物质、利害而达到内心的幸福和愉悦

张 载

图片

张载(1020-1078),字子厚,号横渠,河南开封人,学者称横渠先生。他注重道德修养,曾对表侄二程说“吾道自足,何事旁求”,又认为圣学应该以《易经》为宗,以《中庸》为的,学术思想主要阐发自这两部儒家经典。
为官时受百姓爱戴,张载回乡后还购买田地作恢复古礼和井田制的实践。他著述甚丰,最有名的是《西铭》、《正蒙》。《西铭》表达了宇宙万物为一家的思想,天地是人的父母,因而人的存在和行为具有宇宙性的意义,民众更应该顺理而行。
“大心”说是张载对心学的重要贡献。“大心”即“尽心”(扩大其心),即人要超越感官的感性认识的局限,努力扩展自己的思维、充分发挥思维的能动作用,从而体会到宇宙的博大和深刻。他还提出“心统性情”思想,认为心统率性,性可发为情。
在张载看来,人有“天命之性”(又称“天地之性”、“天理之性”)和“气质之性”,“吾之体即天地之气。帅是主宰,乃天地之常理也。吾之性即天地之理。”人是理与气的结合,气构成了人的形体,理赋予了人的本性,而且在人身上,理是主宰。天理赋予人的纯善本性,人们应当通过修养功夫,保存天命之性,恢复先天的善性。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四句”体现了一个真儒的胸怀和使命感。

邵 雍

图片

邵雍(1011—1077),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出生于河北涿县。少年时曾立下大志要建功立业,他无书不读,而且很刻苦。几年之后,邵雍认为自己以书中的古人为友很久了,不过自己还未游历四方,于是周游天下名胜。回到家里,邵雍却有一个重大的感悟:道其实就在这里。从此,他再也没有外出远游。邵雍曾两度被荐举,都称患病不愿意出仕。
邵雍也把太极解释为气,不过他更重视“数”(即“象数”)。数是宇宙的本质规定,决定了宇宙万物的变化发展。在个人修养上,他希望把主观意识融入客观物理,主张“以理观物”——用理性去把握事物的道理所在。以目观物只能看到外表,以心观物只能看到物对自己的情感因素,以理观物才能看到物的本质。同时,人也应该“以物观物”,即在认识和实践中采取无我的客观态度,从而达到无我的精神境界。

程 颢

图片

周敦颐、张载、邵雍的理学虽然也提及到人生修养问题,不过主要还是讲宇宙论的,这是宋代理学的第一阶段。宋代理学的第二阶段由程颢、程颐开始,他们使中国思想的注意力从宇宙论转到人生问题。程颢体贴出“天理”的观念,并与程颐一起创立了有关天理的学说,把天理和人生结合起来。由于二程学说的大盛,周敦颐、张载、邵雍等人的学说的影响才建立起来。

程颢(1032—1085),字伯淳,人称明道先生,原籍河南府,生于湖北黄陂县。他自幼就熟读儒家经典,15岁就有求道之志,25岁中进士,后来由于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而不受重用,这反而让他可以潜心于学术。他发现,《诗经》、《尚书》说到主宰就用“帝”表示,形容其包含万有则用“天”来表达,儒家经典中说到的“天”其实是“理”,“神”是指万物变化的微妙,“帝”是指主宰而言。“理便是天道”,所谓天、神、帝其实都是“理”。
“理”这个概念,先秦儒家、道家都提出过,不过程颢以“理”作为儒家经典的核心,并赋予其新的内涵,继而发展出划时代的学说。他说:“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就这样,理取代了气就成为哲学的最高范畴,理学之得名就由此而来。宋代哲学的核心由气变为理,道学也称之为理学。
理既指自然法则,又指人类社会的原则,自然之理和道德之理是统一的,即“天人一理”。这样,儒家伦理原则就上升到本体论、宇宙论层面,让道德之理成为宇宙万物的普遍规律。程颢认为“心是理,理是心”,后被心学一派总结为“心即理”并加以发展。他强调理是“生生”之理,“生生”即天地化生万物的力量,说:“生生之谓易,是天之所以为道也。天只是以生为道,继此生理者即是善也。”程颢这种思想也体现在日常生活上,窗外的杂草也不去除。有人问他原因并说应该去除杂草,他说:“不可,欲常见造物生意。”他还喜欢养鱼观鱼,并称之为“观万物自得意”。程颢的“生生”其实是儒家追求的“自然”,是一种发挥天性之善而与万物为一体的精神境界,与道家说的“自然”有所区别。“生生”、“自得”之说被明代陈献章、湛若水继承并加以发挥,成为江门一派心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程颢主张廓然大公,不从私我出发顺应事物的来去,才能做到“动亦定,静亦定”的境界。“性即气,气即性”,因而人的本性是纯善的,但是生命之气有善有恶,使现实的人性也有善有恶。生命之气的不良影响可以通过修养而改变。学者应该先体会仁,认为体会了仁这种精神境界就能把天地万物与自己看成一体,从而自然达到大乐,才是“孔颜乐处”。
“天理”之说是程颢的承前启后的大贡献,此说为后人提出两个问题:天理在人身上还是在人之外?人应该怎样求天理?在此之后,宋明大儒们对这两个问题各有精彩见解,使宋明两代成为继先秦百家争鸣之后,中国思想史上的又一个高峰。

程 颐

图片

程颐(1033—1107),字正叔,人称伊川先生,原籍河南府,生于湖北黄陂县,与胞兄程颢并称“二程”。程颐24岁就自立门户在京师开封开班授徒,奇怪的是一直未考中进士,后来便绝意仕途,潜心学问。功夫不负有心人,二程一起创立影响深远的“天理”学说,开创洛学学派。
二程兄弟给人的感觉很不一样,程颢是“春风和气”,程颐是“整齐严肃”,两人学说上的区别与性格不无关系。兄长喜欢讲融通合一,不在意体用、形而上形而下的区分,主张求内尊德性,心性“不可外求”;弟弟则重视知识的积累与贯通,认为“凡在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其理”,应该在向外求物理的过程中认识心中的理,是为内外结合。大程学说被心学一派发展,小程学说则被朱熹继承和集大成。
程颐虽然主张“性即理”,不过“心”在其学说中有不可代替的重要地位。性即理指天理在人身上的体现,这个命题为儒家伦理原则的本体论依据。修养在于“持敬”,即外在要“整齐严肃”,言行举止合乎“礼”,内在要“主一无适”——专心于一个地方,在用心时不要四处走作。
“理无独必有对”,这是宇宙万物的动力与基本法则,懂得这个法则就是“知道者”。“格物”即“穷理”,每一物都有作为其所以然的特殊的理,因而格物就是认识理。“理一分殊”,反过来,格物的方法和途径是多样的,有内也有外。格分殊之万物,成果积累到一定阶段就会产生质的飞跃,达到对天理的认识。
“体用一源,显微无间”是程颐提出并广为后世理学家引用的著名命题,被认为这是“太泄露天机”之语。他说:“理无形也,故因象而明理。”理虽然是无形的,但是可以通过象显示出来。理是体,象是用,理在象中,象显示理,所以体用不离,理象合一。程颐把这个命题推广到宇宙万物,认为事物都有理和事两个方面,理是所以然,事是表面的形迹,理是体是微,事是用是显,二者一致不可分离。对于人来说,心寂然不动的未发是指体而言,感而遂通的已发是指用而言。
二程后学中,不乏提出与心有关、启发后来者的命题。比如谢良佐(1050—1103)提出“心有知觉之谓仁”,仁是宇宙生生不已的本性,人禀赋了这一点。李侗(1093一1163)提出“理与心一”,又以“默坐澄心,体认天理”为宗旨,认为人有疑惑,就要通过静坐去思考,从而激发天生的灵性解决疑惑。

胡 宏

图片

胡宏(1106—1161),字仁仲,号五峰,学者称五峰先生,崇安(今福建崇安)人,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胡宏认为数千年来,许多人追求富贵,虽然有一时之得意,不过转眼身名俱灭,不如用心于学。“穷居社门,躬理耕植,时读经史,以求寡过”,是他追求的生活。

胡宏认为性是本体,是人之天命,其在人身上表现为心,心具有“知天地”的功能。他参照程颐的观点提出:“未发只可言性,已发乃可言心。”于涵养功夫上说,人心可以主宰人之性,心纯则性定,性定则气正,从而使人的气象有所改变。《中庸》“率性之谓道”之说,即心可以使性得以完成,“尽心”才能“知性”,从而使生命完满,因而古代圣贤都强调心。
在胡宏看来,人不是生而知之者,致知在于格物——穷究物理,格物要依靠耳目等各种感官,只是格物的功夫不能停留在感官上,因而人必需先立志,再用“居敬”之道来保持其志,这样,面对变幻万千、感人无穷的事物,“志立于事物之表,敬行于事物之内”,认知才能精确。他反对只读书不实践,说:“执书册则言之,临事物则弃之,如是者终归于流俗,不可不戒。”

朱 熹

图片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生于南剑州尤溪(今福建省尤溪县)。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程朱理学集大成者,被后世尊称为“朱子”。他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朱熹理学思想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所著《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标准。
朱熹是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人,著述宏富,甚至在自然科学上也有所发现,这一点为后世儒者所不及。明代大儒或述朱熹学说,或反对朱熹的某些观点,都不能脱离朱熹的影响。唐君毅说:“阳明之学,虽归宗近象山,其学问之问题,则皆承朱子而来,其立义精处,正多由朱子义,转进一层而致。今依此以看阳明学之地位,自其出于朱而归宗近于陆处看,便应视阳明为朱陆之学之一综合通贯。不可只与陆子并称为陆王,亦可与朱子并称为朱王。”
把周敦颐说的“太极”解释为“理”,朱熹提出“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即是说理和气虽然是不可分的。理是超越时空的潜在,气是时空的存在,因而理“推上去”(逻辑上)先于气。理是不运动不会变化的,气才会运动变化,他说:“理则只是个净洁空阔底世界,无形迹,他却不会造作。气则能酝酿凝聚生物。”
朱熹对心性的论述,已经可以单独成为一门心学。钱穆说:“程朱主性即理,陆王主心即理,因此分别程朱为理学,陆王为心学。此一区别,实亦不甚恰当。理学家中善言心者莫过于朱子。”
朱熹论心,重点在于“天地之心”。天地之心促使天地万物的产生,也就是理,人得此心为人之心,物得此心为物之心。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之心即仁心,仁也就是人的本性。天地之心虽然是超验的存在,不过人之心得之于天地之心,那么人通过对事物规律的理解和感悟,反过来就能够认识天地之心。他指出每个人身上都存在一个圣人之心,与天地之心相比,人心多了思虑的本能。

【朱熹心学名言选】
以道心为主,则人心亦化为道心。如乡党篇所记饮食衣服,本是人心之发,然在圣人分上,则浑是道心。可见宇宙生人,并非与了人一道心,又与人一人心。
心包万理,万理具于一心。能存心而后穷理。
盖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吾之心正,则天地之心亦正矣,吾之气顺,则天地之气亦顺矣。
天下之物,至微至细者,亦皆有心,只是有无知觉处尔。且如一草一木,向阳处便生,向阴处便憔悴,他有个好恶在里。至大而天地,生出许多万物,运转流通,不停一息,四时昼夜,恰似有个物事积踏恁地去。天地自有个无心之心。复卦一阳生于下,这便是生物之心。
天地以此心普及万物,人得之遂为人之心,物得之遂为物之心,草木禽兽接着遂为草木禽兽之心,只是一个天地之心尔。今须要知得他有心处,又要见得他无心处,只恁定说不得。
天地之心不可道是不灵,但不如人恁地思虑。
天地此心常在,只是人看不见,故必到复而后始可见。
心固是主宰底意,然所谓主宰者,即是理也,不是心外别有个理,理外别有个心。
吾之心,即天地之心。圣人即川之流,便见得也是此理,无往而非极致。但天命至正,人心便邪;天命至公,人心便私;天命至大,人心便小,所以与天地不相似。而今讲学,便要去得与天地不相似处,要与天地相似。
以阴阳之气言之,则有消有息;以阴阳之理言之,则无消息之间。学者体认此理,则识天地之心。故在我之心,不可有间断也。
天地生物之心是仁;人之禀赋,接得此天地之心,方能有生。故恻隐之心在人,亦为生道也。
万物之心,便如天地之心;天下之心,便如圣人之心。天地之生万物,一个物里面便有一个天地之心。圣人于天下,一个人里面便有一个圣人之心。圣人之心自然无所不到,此便是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圣人之忠恕也。

陆九渊

图片

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号象山,学者称存斋先生,江西省金溪陆坊青田村人。少年时,他在书上读到“四方上下曰宇,往来古今曰宙”,提笔写下:“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自此,陆九渊便笃志于儒家圣学。

为官也不忘讲学,当时有人质疑陆九渊的学说是禅,陆九渊于是为大家分析了儒释之别:“吾儒无不该备,无不管摄。释氏了此一身,皆无余事。公私义利于此而分矣。公私义利之辩,邪正之分也,邪正之分,儒释之案也,其言有似是而非者,君子当明辩。”
陆九渊认为“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从而提出“心即理”的命题,指吾心之理和宇宙之理本质相同,宇宙与吾心实无二致,理是宇宙的根本原则也是吾心的根本原则。这个“理”是指道德之理,仁义礼智的总和,人类先天道德性的来源。因此,为学应该以“尊德性”为主,“道学问”为次;以立本心为主,读书其次。
他提出“收拾精神,自作主宰”的涵养主旨,意思是说不要把精神浪费在外物上,以本心作为是非和实践的准则,而无须遵从外部的权威和圣贤的经典。所谓六经,只不过是我心的具体例证。本心古往今来都是一样的,古人本心和我的本心没有什么不同,所以说“六经皆我注脚”。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陆九渊与兄长陆九龄一起受到吕祖谦的邀请,参加了鹅湖之会,与朱熹在鹅湖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辩论。两人由于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不一样,所以辩论没有结果。朱熹所说的理超越时空、先验而绝对,心只是经验意识,是知觉思虑、有善有恶,因而不能讲心即理,而只能说上天赋予的性是理。陆九渊则认为理就在天地之中,心是人的本然性,是普遍理性,是价值根源,所以得出心即理的结论。

【陆九渊心学名言选】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圣贤与我同类,此心此理谁能异之。
此理所在,岂容不同!不同此理,则异端矣。
盖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当归一,精义无二,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
道理无奇特,乃人心所固有,天下所共由,岂难知哉?
心苟不蔽于物欲,则义理其固有也,亦何为而茫然哉?
理本天所以与我,非由外铄。明得此理,即是主宰。
今释氏者,皆人也。彼既为人,亦安能尽弃吾儒之仁义?

杨 简

图片

杨简(1141—1226),字敬仲,号慈湖,慈溪(今属浙江省宁波市)人。担任浙江富阳县主簿时,他问前来讲学的陆九渊什么是“本心”。陆九渊说,比如诉讼,必然有一是一非,判断谁是谁非的就是本心。杨简忽然觉得内心清明,于是就拜只比自己年长两岁的陆九渊为师。

杨简推广心即理的学说,说天地万化都是我心内事,说:“天地我之天地,变化我之变化,非他物也。”又说:“吾心湛然清明而非物,吾性洞然无际而非量,天者吾性中之象,地者吾性中之形。故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这就接近于禅学,有点太过了。他虽然学说上比较极端,平日践履却是恭敬谨守。人们评论说,败坏陆九渊学说的是杨简的言论,不可尽信,然而他的操守可以学习。杨简也以“耆宿大儒”被授予宝谟阁学士,曾面奏宋宁宗说:“斯心即大道也。”

注:杨简为粉丝建议增加的人物。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