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私人手札.8

 解语渊 2023-03-14 发布于福建


总是会有问题的,旧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也将随之而来,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说明你并没有停留在原地或过去。
但是,往往也是这种时候,你开始好像习惯了每个问题都应该游刃有余,立刻就给解决,否则就是某某方面的问题。一句笼统的总结,一句轻易的结论,过去的胜利果实反倒是新的负累了。
这就好像在说,给你一件东西,一开始你格外珍惜,时间一长,变成理所应当了。它不再值得被重视了,它毫无价值了,它压根不重要了。
就因为轻易得到么?难道自己曾经的付出就那么一文不值么?
动不动就放弃、轻易就妥协、瞬间就崩溃……到底是怎么走到今天的呢?是侥幸?是幸运?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天赋?
如果别人拿给你一件东西,然后拿走,损失厌恶心理起作用能理解,但是,还要因此而把自己也一并丢弃吗?
你是依赖于这一件东西而活的么?在没有这件东西之前不也活得好好的,失去了这件东西之后就不能好好活了?
这件东西如果原本就是个意外,是馈赠,是偶然呢?就像中彩票的小概率,然后,你就开始拿你的中彩票的钱企图去再次、多次、重复去增加概率的可能性?
一枚硬币总共就两个面,哪一次不是百分之五十呢?这和次数有什么关系?别把这些东西变成自己的执念,走入狭隘,真的不忍心看见你因为一点这种事情而受伤。
人的思维原本是开放的,最起码小时候是这样,然后随着越来越多的知识、阅历、经历,然后偏见和成见愈加根深蒂固,想要再回到开放性就不可能了么?
为何说「空杯心态」重要?因为真正重要的东西你从来不会失去,你的谋生之根本从来都不是无用,以及你的真实身份也并不需要你去证明它。
可是,你太关注它们了,以至于它们成为了自身的枷锁,困所自困且不自知。
顺境时看品性,逆境时看品行。都是品性不坏的人啊,为何一遇到问题就开始摆烂了呢?品行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和刻意训练得到的呀,反而是品性难以更改。为什么就变成全盘否定了,二元论如果能帮助到人,那就应该想到生和死,要么生,要么死。既然是活着的,那就应该好好地去经营自己的人生才是呀!偏偏又不够彻底了,呵!大事糊涂,小事聪明,本末倒置了呀!舍本逐末,这是闹哪样呢?傻不傻啊!
每个人从来不是有没有问题,而是有多少问题的区别。但问题并不能说明什么,有些问题只是小问题,有些问题只是暂时性的,还有些问题则纯粹是庸人自扰,而更多的问题也只是你认为它是问题,别把自己关在问题里,然后在问题里思考答案。就像人生的意义,它从来不在人生里头,而在人生之外,意义在意义之上啊!只是,大多数似乎早已习惯生活在生活之上了,于是带着这样的惯性、底层思维、第一原理性思维,一种极其主观和狭义的思维,甚至是错误的思维,这样生活着。这样去解决问题,无形中增加了多大的难度呢?首先自己就成为自己的阻碍,好像一切都是基于自身原因,或一切都是别人或别的原因,好像只要这样去想就真能解决问题似的。可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是因为问题本身的缘故么?你找不到答案仅仅是因为自己的缘故么?问题和答案本身就不在同一位置好么!简单说,穷人的问题是财富,那富人的问题还会是财富么?如果财富是唯一,富人的问题就应该是更多的财富!答案在问题之上啊!就像上游的水和下游的水,水能倒流么?
别把个例上升为普遍性,别把偶然当成是必然。别因为个例而误以为世界就是这样,更别因为偶然而自己内化、合理化,然后将此视为唯一真理。井底之蛙,坐井观天,天是井和自身的影射,并非天本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