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并非完全理性或纯然非理性的。”

 解语渊 2023-03-14 发布于福建
今天在研究“博弈论”的时候,突然想到一个极具争议的点,这个表面看起来科学的学术研究,它似乎并不能很好地帮助我。我是说,人并非完全理性或纯然非理性的。
诚然,从古至今的文明似乎都在说一件事:那就是尽可能地摒弃个人主观的偏见或成见,从客观角度,客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但历史告诉我们,并没有那么简单。我是说,很多问题看似已然得到解决,但它的影响或由它产生的影响以及问题得到解决后的影响,它们并没有完全消失。
就像大家追求的公平、正义、平等、自由,乃至于爱等等,一旦人为控制,一旦制约于人,一旦经由人为,它就不再那么简单了。
我是说,任何人都可以站在大义、道德、无私的层面去说话,但是,说给谁听呢?或者说,谁不知道那些呢?
可是,为什么明明知道却还是会那样去做呢?
博弈论很大程度上讲囚徒困境,讲理性客观,讲自私自利,甚至“不择手段”。本质上,在我看来,它在规避一种人人不得不面对的存在,那就是道德(或者说人性)。不仅如此,它还在一定程度上美饰“不道德”并为其行为寻找合理性。它是一定程度上的物化,将一切物化:条件、机遇、情感、道德、人……
我曾经想过这么一个阶段,兴许人都会必经这个阶段,那就是在某一刻起:将人最基本的道德和情感视为毫无意义且毫无价值的存在。
因为其不可控、不确定,且不稳定,于是彻底地剥离出来。这是科学的部分。很多知识都并不主要依赖于道德和情感,很多事实或事物的规律同样如此。科学的发展也正是与之进行对抗才得以控制和实现。
当然,它有值得利用的价值,甚至能帮助我们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我真正担忧的是:人一旦沦为这样的存在,我们与机器何异呢?
就像如果谁骂你是畜生,或说你是动物,很难不生气。同理,要是有人说你冷血、无情、自私,同样会生气吧?
然后你说,这是没办法的事——“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道如此,顺势而为罢了。不是有句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或者,你还可以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博弈论的本质是什么呢?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继而最大程度实现自身的效益。表面看起来,完全没问题啊,谁不希望如此呢?——“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整个地球。”
但是,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最优解、最佳答案、最强者……人们对此孜孜不倦,深陷“比较”的陷阱而不自知。
也许是生命太过于短暂吧?也许所见太过于狭隘?也许我们总是把目光看向远方……问题是,它真的是进步吗?
我是说,对你而言,真正重要的是什么?
当人抹去了人性,从而一切变得简单,一如动物本能,又如机器本体。诚然,它确实在短时间内就能看见效益或者说成果、结果,但是,它是符合可持续发展吗?我是说,能长此以往地进行下去吗?(或这样发展下去会如何?)
譬如“理想国”,又比如“1984”,再比如当一切以“博弈论”作为指导理论或原理,这与“狼性文化”,或者“达尔文进化论”学说,又或者简单地说,“适者生存”吧……将如何呢?
我不敢想象这样的世界将是何等的“拼天赋”啊!是何等地在扼杀创造力和破坏秩序本身啊!又是何等的不安和心虚呢!
这是把人的希望粉碎,把期待扼杀,把幻想碾压,把想象摧毁……道德,人性,信仰,情感,希望等,将它们通通击落。那我们还能相信什么呢?或者说,如果身处太平盛世,却依旧杞人忧天,我们所谓的活着算怎么回事儿呢?
这就像不把人当人看,不把自己当人,这样的人,为这样的人或这样的人创造出来的学术或科学,究竟有多可信呢?
为什么人性本善、人性本恶皆得不到发展,本质而言,它违背了人的意志和本来属性啊!人不是这样,人性也不纯然如此,如果连这点都忽略了,本质而言,前提错了,后面的就看个人道德和情感了。
也就是,教育如果不能使我们改变,更具体地说是更加适应当前时代,那么,也许教育是失败的。甚至是错误的。同样,如果博弈论并不能让我们正确认识自己,以及认识自己的处境,而一味地推崇“囚徒困境”,这就是个“创伤后遗症患者”的病症报告。——本质上,这不也是脱离实际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