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4月,东北战场上,第三次保卫本溪的战役风雨欲来。前两次本溪保卫战,我军与国民党优势兵力作战,靠着高效统一的指挥和广大官兵的浴血奋战,蒋介石投入重兵,不但没有占到任何便宜,还被我军打得落花流水。 ![]() 我军战斗进行中 4月中旬,蒋介石再次调集5个师近6万人,再派出空军助战,誓言要拿下溪。但此时,我军兵力却发生了重大变化,因为四平战势吃紧,林彪不惜调走驻守在本溪的民主联军第3纵队主力。本溪战场只剩下了第4纵队,外加3纵第9旅和保3旅一个团。 这与敌人兵力相差太悬殊了。更何况,前期作战的时候,4纵伤亡也非常大,虽然部队建制都在,但是兵员并没有及时补充进来,实际兵力要比编制的兵力要小的多。这一仗,必定是一场惨烈的阻击战。 ![]() 国民党兵 前两次保卫战,4纵副司令员胡奇才都参与了具体指挥,这一次他依然是重要指挥员。可他的心一直在揪着,不知道这场惨烈的战斗后,身边这些可爱的战友还能剩下多少。 4月28日,国民党分三路正式向本溪发起了进攻。我军在本溪各路迎敌,本来兵力就少,又要分成三路,许多重要阻击点上的兵力出现了空虚的情况。 果不其然,敌人在左路用与我四倍的兵力反复进攻,我军在付出惨重代价后,防线被敌人冲破,对我整个防守形势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 胡奇才 辽东军区冷静分析了形势,认为再守本溪造成人员大量伤亡,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现在最好的选择是保存实力,以利再战。因此,在报告民主联军司令部,并得到批准后,由4纵副司令员胡奇才组织驻本溪部队分批有序撤离战场。 实际上,这次撤离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因为,大部队正在与敌人交战,有序撤出既不能让国民党认为我们敌不过而溃败,又必须做好严密的防守,防止被敌人包饺子,复杂程度不亚于一场生死决战。 胡奇才的战斗经历,就如他的名字一样,在革命战争年代经常出奇招,打神奇的仗,练就了过硬指挥素质。因此,在1955年授衔的时候,他被授予了中将军衔。 ![]() 胡奇才 这一天,他在指挥所里秘密关注着我军撤离动态。他有些不放心,干脆带着人骑着马,亲自到一线查看。 此时,敌人还在不断地调兵遣将,增兵本溪,看着部队有序撤离,胡奇才感慨万分,我军各级指战员还是非常有素质的,还是让人放心的。 从他个人角度出发,他根本不想撤,因为在他心中,这些国民党军除了人多,再没有值得称道的地方。我军只要再整合一下,完全有能力打败他们。但现在必须服从命令,马上撤离。 他放眼望去,城墙上被敌人炮火炸塌的地方坐着一个人,看着远方,用水壶喝着水。这个时候,怎么还坐在那里,而且就一个人?他便拿起望远镜,想近看一下他是谁。结果一看,是11旅旅长李泽福。 ![]() 李福泽 李福泽也是一位传奇的将领,是那个年代典型的富二代,家大业大,但却选择为人民翻身解放而战斗。他是四纵的一员猛将,更是少有的知识分子,指挥部队打了很多大仗胜仗,也在1955年的时候,被授予了少将军衔。后来,他被调到大西北搞两弹一星,为我国尖端武器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可是,他却有一个爱喝酒的毛病,随身带着一个酒壶,没事就要喝两口,从望远镜里看他的表情,应该是在喝酒,而不是喝水。 可是,部队正在撤离,他在这喝酒就不对了。因此,他直接走上了城墙,来到李福泽身边,大声训斥道:“李福泽,这都啥时候了,你敢在这里喝酒。部队撤完了吗?伤员转运完了吗?我要处理你。” ![]() 胡奇才与爱人 李福泽被胡奇才的声音吓了一跳,急忙站起身,对胡奇才说:“报告副司令,全旅除了我,所有人员、武器辎重都撤完了。” “那你在这里喝酒也不合适啊!”胡奇才还是带着责备的口气说。 但实际上,刚才听他说早已经把部队安顿好了,胡奇才的气立刻消了一大半了。 “首长,我心不甘啊,我们可以打这一仗的,拼光了重建呗。但这口气得出啊!兄弟们前两次保卫本溪不容易,现在撤了太可惜了,我就喝两口酒解解闷。”李福泽说着说着,眼里泛起了泪光。胡奇才轻轻地拍了一下肩膀,对他说要服从大局。 ![]() 右为李福泽 此时,敌人炮火又开始轮番轰炸了,李福泽轻轻地笑了一下,对胡奇才说:都是瞎打,不用怕。 二人相视一笑,慢慢地下了城墙。 |
|
来自: 忘忧峰 > 《塔山精神 光耀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