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晋风度之王羲之(之三)

 道_道_道 2023-03-14 发布于广东

图片

《(之一)》里说,王羲之年十三时,有计划地去拜访大名人周覬,遂使小小少年而一举成名。那么他们到底谈什么让周覬先生刮目相看呢?

肯定有人说,那还不是谈书法吗?

但不能因为人家后来成了书圣,就一定谈书法吧?显然小看了琅琊王氏的家学。

在王羲之出生一百五十年前,汉桓帝时,那时候的太学诸生已有三万多名。想想看啊,三万余名。公元一百多年前,中国的官办大学产业就已经如此傲居全世界。尽管汉室是平民子弟刘邦先生开创的,他的子女们也都没受到过什么高等教育,到了他的几代子孙,也还只是平民政权,依然保有一点素朴的特色,游侠和商人更受青睐,而文人还没有刷出存在感,一直到了汉武帝时代,他的从小教育就有点不一般,他是在文人教育中长大的孩子,所以成年后,他开始听老师们的话,走文化兴邦之道,这才有了文人的纷纷出场,有了私人讲学业的发达,而到了王莽时期,王莽自己就是出了名的三好学生,他为学者“筑舍万区”,博士弟子达一万八百名。学士们住在朝廷盖的学舍里,可以做到“行无远近皆随檐,雨不涂足,暑不暴首”。这照顾得也太周到了。他还率先废奴,改革货币。但他的改革速度实在太猛了一点,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继之汉宗室刘秀起,东汉光武复兴,但光武帝他本身就是王莽时代的太学生,还会自己讲经,显然文化人在他的国度里找到了好感觉,但东汉的光照实在太短了一点,他的那些后代们都是短命鬼居多,皇家的权力被宦官和贵戚们一步步架空,政府作为权力执行机构反倒处于弱势的一方。太学生们纷纷坐不住了,也开始不断介入政治,可政治岂是好玩的?政治会要你的命。所以东汉末年时局一片动荡,名士们大多清节保了,头却保不住了。

那时候名士们的清节,也是虚假得可笑。

把那层外衣层层剥下后,往往只剩下迂腐偏激几个大字。

比如吧,父母殁后,非要在庐墓边守上个三年五年的。私底下却生出一堆孩子出来。别人给你个官吧,非要三请四邀的还不肯去,真不请你吧,又私下唠叨个没完没了。

当然了,从文人爱刷存在感后,他们上下两片嘴巴的控场能力都变得相当惊人。可以夜遇个鸟人,也会彻夜谈个不休,早上云开雾散后却人影都见不到一个,人家说,那里只有谁谁的坟堆在,人是没有的只有鬼一个。哈,敢情他夜里纵情谈话的对象只有地下钻出来的鬼啊。

这种风气成了时尚。

“幅巾奋袖,谈辞如云”。

当然了,他们的文章也是写得美无比的,连曹操父子也如此。可人家是有实力的,有实力的瞧不起说空话的。你们算个鸟?既不会打仗又不会种田,更不会制作各种神奇的器具,只会弹琴写字说些大而无用的鬼话,杀你们的头分分钟就可以搞定。在巨大的硬实力面前,士们纷纷被灭掉。现实太黑暗,既然政治这么危险,咱不玩可以吗?咱只在朋友和同道之间谈谈不行吗?他们集体转向谈老庄谈周易谈神仙谈玄学谈养生谈宗教,这股清谈的风气绵延了几百年。一直延续到了王羲之时代。

王羲之那些著名的叔叔和伯伯,每一个都是清谈家。朝廷里进进出出的大臣们,也多半清谈起家。所以贵族子弟,起家多做秘书郎。

要清谈,得有相当学问。是不是?否则人家问你一句话,你只会翻翻白眼胡扯一通,那算什么。

这位周先生(269-322),他的起家和王羲之一样也是秘书郎出身,最后官至吏部尚书、左仆射。那是宰相的位置。他也是少年出名,身负雅望。历史君说他经常醉酒,不理俗事,有“三日仆射”之称。最后可怜得很,几年后,在王羲之伯父王敦叛乱时被无意中杀掉了——当然这里面原因很多,简而言之,王敦的反叛也是有原因的。当年王家几兄弟护送着司马睿去江南开辟帝业,功劳何其大,像王羲之父亲王旷,还为此下落不明。这东晋江山差不多就是他们王家打下的,可王家坚决不肯要江山,他们只想做一个有历史美名的臣子。保持文人的清节。

司马睿刚开始在江左称帝时,见王导都不敢坐御座,还要请王导先生先上座。后来帝业巩固后,他见王家势力实在太大,自然有点不爽,便在朝中提拔了一些他的人,这些人中有他的妻家亲戚,他们自然心领神会,便开始想各种法子来制约王家,甚至还有人从外面打进来想直接干掉王导,见到这样的局面,领兵在外的王敦实在气不过。

王敦夫人是西晋公主,他也是司马家的正宗驸马,在家他受夫人的气,在外他是不想受任何人的气的。哪怕是司马睿。这皇帝的位子还是他们王家打下的呢。他领兵杀向南京,司马睿吓得不轻,说我也不想做这个皇帝了,我还是回我的琅琊国做琅琊王吧。而王导呢,可不喜欢堂弟来这一出,他在南京城里不但不配合,还天天领着王家人去磕头请罪——想必这中间,也有王羲之。

在这局势混乱中,这位好喝酒整天醉醺醺的周先生,他的某种行为被王导误解,最后成了刀下鬼。

历史,总是这样诡异。

而周先生当年初见王羲之时,正是春风得意时节,家中常常高朋满座,于酒足饭饱中周先生幅巾奋袖,谈吐如云,赢得粉丝无数。那美少年王羲之要想博得周先生的好感,肯定也是要和他比拼学问的吧?谈书法,那话题未免单调了些。更何况周先生也不是以书法出名啊。

那王羲之的学问从哪里来?

我想他没有进过太学。

一个是历史君并没有记载,而他自己也未尝留下只言片语。而从史家的研究来看,东晋帝国在江左立足,帝国的书籍兵荒马乱之中并没带出多少,至于太学,虽然后来也建起来了,但远未到汉桓帝那时的巅峰状态。更何况,东晋是苟安之国,北面大片土地都被异族占领,朝臣们天天喊着要北伐,夺回失去的土地,可哪有那么容易啊,在江左立足就已经够不错了。小国寡民,小日子也蛮不错的。至少江南那么可爱,文化那么发达,北伐成功的希望暂时渺茫一点那就算了吧。

安于江南熏风暖意的基本上是高门大族的佳子弟。他们从北方过来,虽然在搬家过程中财富丧失了一些,但有厚禄支撑着,经济面是不需要他们考虑的,他们很快适应了江南的空气,爱上了江南的婉约。像王羲之后来连官都不想做,只想每日和朋友们在江南薄酒潇洒,纵情山水,看看白鹅,顺便拜访一下高人。然后应他们的邀请,丢下一两行字,翩然而去。这才是诗意人生。

在晋时,五品以上子弟可入国学。可门阀士族不一样,他们的家学水准可能都要远远高于国学。更何况,他们还有独家之秘。

南朝刘宋时,有位王家后代王淮之说出了他们王家的独家之秘:“自是家世相传,并谙江左旧事,缄之青箱,世谓之王氏青箱学。”而南朝史家沈约则说:“吾少好百家之言,身为四代之史,自开辟已来,未有爵位蝉联文才相继,如王氏之盛者也。”

这些话还是有点玄幻,比如“王氏青箱学”到底里面装什么锦囊妙计,并没有透露更多。

但王家世代出俊才高人,自然会被研究者注目。据学者们说,那些著名的家族要学的东西很广泛,可不只是经学儒学而已,他们要学谱学,还要学玄学和道学,更要学书法、音乐和文学。而绘画,似乎是凭兴趣自修,至少王羲之是如此。

但那个时候用得上的学问,也就这些,算是一网打尽了。

这样的家学,现在还有吗?

我们最多给孩子报个书法班,上个写作课(还是低档的老师),外加上个钢琴课绘画课游泳课什么的,就这些,孩子们已经要哭出来了。而王羲之,可是什么都上的。无非他们不考试而已。

但不考试,就一定学不好吗?

所以我们对考试也得用上辩证观。

因为王氏的家学是会在实战中很快派上用场的。更何况,小小少年就能找大名士去比拼学问,小玩一下辩论赛,从此起高名,扬天下。

现在只有上央视的诗词大会,小小的孩子的确扬名了一个。而更多人,是不可能让孩子投身于背诗词的。

当然了,我们有理由相信,王家的家学老师也绝不一般。是当过大官的老爷子回家养老后来上课?还是正在高官任上的叔叔伯伯们来上实战课?抑或是外请的名士们来上课?这都有可能。至少小小年纪的王羲之,是让他的两位堂伯父王导和王敦高看一眼的。说羲之是他们王家的“佳少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