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产后 大 补气血 原文 产后病治,尝见丹溪云:“产后当大补气血,即有杂证,以末治之。一切病多是血虚,皆不可发表。”此其意谓血气随胎而去,必属大虚,故无论诸证,皆当以大补为先,其他皆属可缓。余于初年诚然佩服,及执而用之,则每为所困。经者数次,始悟其言虽有理而未免言之过也。即今产科所宗,无非此法,余目睹其误,及亲为解救者,盖不少矣。故敢剖析于后,实有所见,不得不言,非存心自炫,故毁先贤。若然,则徒为笑骂之招耳。宾虽至愚,必不为也。观者深察此意。 凡产后气血俱去,诚多虚证。然有虚者,有不虚者,有全实者。凡此三者,但当随证、随人,辨其虚实,以常法治疗,不得执有诚心,概行大补,以致助邪。此辨不可不真也。 注释 第一段第二句后的引文,见《丹溪心法·产后九十二》。原文云:“产后无得令虚,当大补气血为先,虽有杂证,以末治之。一切病多是血虚,皆不可发表。”按产时去血耗气,产妇身体较虚,产后病确以虚证较多,但却不能绝对化。因为产后诸症,有虚者,有实者,有虚实夹杂者,应随证治之。如产后感染外邪之产褥热,往往呈现热邪入营、入血之证,则应直清其营血,不能仍大补气血。又如产后发热,有属去血多而致阴虚生内热者;亦有因外感而发热者。治法必须随证、随人,也不能概行大补气血以为治。景岳从实践出发,提出自己的见解,既不迷信古人,更不盲从定法,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怕别人非议,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是值得效法的。 原文 产后虚证,无非随人元气,必素弱之人多有之;或于产后血气俱去而更弱者亦有之。此当因人察脉,因脉察证,若脉气、形气、病气俱不足,此当以全虚治之。若形气不足,病气有余,或兼火邪,或兼外邪,或以饮食停滞,是亦虚中有实,不得不详审而治。此中委曲,未能言尽,惟明者悟之。 注释 本段详述产后虚证之由,及虚中夹实之证。妊娠与分娩,本是生育期妇女正常生理现象之一,故平素身体健壮,足月顺产,产时出血不多,则不一定会虚。若平素元气不足,加以产时气血耗散,因而身体更弱,显现脉证均虚者,当从虚证论治。若正虚邪实者,体虚而感外邪或夹食滞等,乃虚中夹实,则当攻补兼施。宜详为诊察,灵活掌握,不可执成不变也。 参考文献 张景岳.妇人规[M].罗元恺,点注.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1984:202-203. 罗颂平教授简介 ![]() 罗颂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二届全国名中医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全国著名妇科学家罗元恺教授的学术继承人。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代表性传承人,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岭南罗氏妇科诊法”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妇科学学科带头人;全国中医妇科联盟首席专家,全国首批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国家级一流课程《中医妇科学》课程负责人。在中医药调经、助孕、安胎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 审核:罗颂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