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案: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谷山居士 2023-03-15 发布于上海

海藻




Image

甲亢,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于甲状腺分泌过多的甲状腺素所致的一种内分泌病,多发于青壮年,女性尤为多见。

临床上病者除有不同程度的甲状腺肿外,常伴有性情急躁、易惊善怒、心慌、多汗、畏热耐寒、多食善饥,消瘦乏力、消化不良、四肢颤抖等症状,有的尚有不同程度的眼球突出。

多数医者认为本病应包括在中医之“瘿证”范畴中,特别与其中之“气瘿”“肉瘿”更为相似。

有关瘿的病因,历代医家多认为与情志忧患,肝郁气结,痰浊凝滞有关,治疗多采用疏肝化痰一类的方剂。

我早年在治疗这种病时,也是按照疏肝化痰思路去诊治,但是疗效较慢,很是费劲。

后来在学习诸多老中医的经验之后,发现当归六黄汤治疗此病效果显著,并可以把它作为专方使用。


当归六黄汤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创制的一首名方,主治阴虚火旺所致的盗汗;其组成为: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连、黄芩、黄柏、黄芪共7味药。

在此我想谈谈怎么运用好这个方子治疗甲亢一病。

我常听到有的中医,尤其是年轻中医说,此方治疗甲亢疗效参半,时有效,时无效。后通过交流发现还是对这个方子的运用有问题

即一见甲亢患者,不分虚寒热就原方照套,一方到底,不做加减,或再加些具有治疗甲亢的药物,诸如黄药子、昆布海藻之类;怪不得无效,全忘了中医的辨证施治

我临床运用的经验如下:

  • 早期热重的情况下,凡见心悸、口干、烦躁、多食,便秘尿黄等症突出时,重用三黄之量,必要时还要加大黄;轻用黄芪、当归、熟地黄的药量。

  • 凡见饮多、心悸、乏困、手颤、盗汗、便不干等症突出时,少用三黄药量,重用生地黄、当归、黄芪、熟地黄之药量,必要叫加入生脉散。

  • 在中后期热轻,气阴两伤升为主要矛盾时,切记不要重用三黄苦寒之药伤阳气,这一点很重要;

    下面举一个病例具体来分析。

医案

董某,女,42岁。因甲亢在某医院西药治疗,但嫌药效慢,又怕西药副作用大,故寻求中医治疗;经人介绍来到我处。

刻诊:此人中等偏上身高,面色偏红黑,舌红苔白薄,心悸,口干、烦躁、稍乏,大便干,T3、T4指标均高,脉滑大。

处方:当归六黄汤加减。

生黄芪30g当归30g黄连15g黄芩30g黄柏30g大黄30g生地黄15g 熟地黄15g五味子10g制龟甲15g北沙参30g牡丹皮10g栀子12g桂枝6g甘草6g 

10剂,水煎服,每日3次。


二诊:心悸已除,烦躁止,大便已不干,余证如前。

前方调整:生黄芪50g当归15g黄连10g黄柏10g黄芩10g北沙参30g生地黄15g熟地黄30g麦冬15g五味子15g生龙骨、生牡蛎各30g 桂枝、甘草各6g

10剂。水煎服,每日3次。


三诊:诸症大减已不口干、心悸、便干。舌淡苔白腻,脉缓濡,乏困,纳略呆,左手无力明显。

随证转方:生黄芪120g当归15g生地黄10g熟地黄50g黄连6g黄芩6g黄柏6g陈皮12g砂仁6g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各15g桂枝10g甘草10g鸡血藤15g

10剂。水煎服,每日3次。


四诊:乏力减轻,胃口开,左手略有力。效不更方,续上方15剂,诸证消失。化验T3、T4指标接近正常。

又调整1个月,痊愈

Image

古道瘦马按:

上述一案,我就是坚持用当归六黄汤,一以贯之,一方到底。但是亦坚持随证转量,随证转药,万变不离其宗,以其为主而转;实际上也有专方的味道,但守中有变,这一点很重要

多年来,我始终坚持用当归六黄汤治甲亢,没有不效的,其中的奥妙就是上述所言

说句题外话,前人留下的好方很多,关键是看你会用不会用,古人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THE END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